第733章(2 / 2)

加入书签

        这几年来,新军的威名实在太大,千人跟随晋王南下,前前后后击溃十几万叛军,随后太行山中剿灭北汉叛军。

        最后破蔚州、安定、燕山府,擒辽国皇帝,重重传奇加身,新军就如其统帅晋王一般,仿佛已经不是人,而是神了,所以当新军那面人人皆知,耳熟能详的旗号在中秋皎洁月光下开过转角打出来的时候,叛军士气彻底奔溃了。

        …

        援军接近,叛军攻势也更加猛烈,更要命的是军中强弩,也叫神臂弩。

        是汉弩的继承和升级版本,这种版本甚至能射穿蒙皮木盾,给武德司造成不小伤亡,普通士兵的皮甲根本防不住。

        黑暗中李长河根本不敢露头,因为这不是开玩笑的,射在甲胄上还好,可能只是皮外伤,要是运气不好射中没覆甲的地方,命就没了。

        武德司也有这样的弩,有二百多张,但一直没有用武之地,因为前面人堵门口,容易误伤自己人。

        但每次在叛军就要冲进来的时候,又是这些威力巨大的强弩救他们一命,一百多张神臂弩同时对着一处小门射,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

        当门外传来火枪声音的时候,李长河知道援军杀过来了,立马让众人撤回来,免得距离太近,被火枪误伤,同时所有人换上后方的神臂弩,对着门口一阵乱射。

        大片叛军陷入两面夹击状态,伤亡很重,但还是坚持住了,随即大片黑衣骑兵开始出现在视野那头,火光闪烁,响声震天,开始0猛烈射击,叛军被堵在玄武门外的空地上,成了夹心饼干,士气开始逐渐崩溃。

        火枪可不比弓弩,弓弩近距离都很难射穿扎甲,板甲之类的防具,很多时候靠射击不着甲的部位杀伤,而禁军精锐都是有铁扎甲的,但新军火枪可不管你是什么甲。

        不过最后压死骆驼的一根稻草还是新军大旗,当新军大旗开过转角到达阵前时,叛军开始变得恐慌,喊着什么新军来了之类的话,逐渐有人开始丢下刀枪,跪地投降。

        毕竟如今新军的威慑力,实在太大。

        众多武德司士兵欢呼报成一团,笑着笑着就哭了…

        李长河也有一种脱力敢,踩着脚下腥臭血水,去看后方重伤的季春生,德公和何昭正在照看,李长河放下手中的神臂弩,捏住季春生满是老茧的冰冷手掌,脉搏已经几乎感受不到了。

        他呆呆看了一眼手边才放下,沾满血的神臂弩,要是没这两百张弩,他们都坚持不到援军来了,他致力于火器技术的开发,关键时刻救他的却不是火器…

        弩,是中国古代军事科技的重要杰作,但是,中国是一个重人文的国家,潜意识里,认为人定胜天,所以认为人的谋略,比科技更加重要。而有些精神里则是反过来的,他们认为科技可以解决一切,所以不注重长远谋略。

        这种潜意识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即便现代人,说起古代什么弩厉害,很多人都说什么连弩,诸葛连弩之类的,因为什么“黑科技连弩”承载的文化自信,文化意义,重于科技意义。

        但有趣的是有m国学者因为感兴趣,专门致力于复原世界上各种弩,还做成纪录片,靠的是严格的历史考证和科学分析。

        结果他惊讶的发现,所谓连弩,确实可以实现半自动发射,射速快于很多古代弩,但威力只是玩具级别的,根本无法射穿任何甲胄,也无法达成实战意义,更不可能装备军队,除非领导是傻子。

        同时他认为,从物理学考虑,连弩想要实现大威力也是不可能的,还认真进行一系列计算和推理来证明自己观点。

        反倒是中国的其它正常弩,比如军事典籍中记载的军中制式弩图纸,还有出土的军队装备弩,那些没被吹上天的,比如汉军弩,宋神臂弩等。

        威力、射程远远大于同时期欧洲弩,而且在体积和重量上又远远小于欧洲弩。

        因为弩在上膛之后,弦会紧紧扣住固定凸起,这时候因为拉力太大,人力是扳动不的,欧洲弩利用简单杠杆原理,在弩身后方加一个长长的铁质杠杆来实现击发。

        这也导致弩弦无法拉太开,因为弩臂弩弦积蓄的力越大,后方的杠杆扳机就要越长才能获得同样巨大的力来让弩发射。

        简单的说,欧洲弩如果全长1米,那它的弦只能往后拉0。3米左右,不然就扣不动扳机了,而一米的弩,已经是重弩级别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