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2 / 2)

加入书签

        心里已经有了初步战术,以新军海军为主要火力,沿着黄河水陆并进,出其不意打击敌人。

        所以刘季提出的直接绕过南面和东面,出其不意打北面兀刺孩城的计划非常对李长河胃口。

        因为这样最能发挥海军优势。

        兀刺孩城在夏国最北面的大河边上,是屯兵重镇。

        最重要的是,如果老老实实从陆上打,无论是杨文广说的从东到西,从永乐城方向一路往西打,还是折惟忠、杨洪昭说的从南向北,从十里井、洪州、盐州方向往北打,都要一路攻打众多城镇,缓慢推过去。

        这确实也是这个时代打仗的常态。

        但如果直接从顺大河从北面往南打个出其不意,可以直接越过众多坚城,攻向夏国首府兴庆府!

        当然,要执行起来还困难重重,最大的困难就是夏国的“御林军”右厢朝顺军大营就在兴庆府北面的大河边上。

        而且兴庆府北面沿岸还有定州和怀州城,也不好混过去。

        好在这些问题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去考虑。

        不过经此次谈话,他心中的将领人选也大致确定了下来。

        至于具体怎么打,不是现在就能随便确定的,还需更多商榷,特别是对于夏国的情报,还不够充分,要等来年开春,再好好收集一些。

        对于此次游河畅谈,大多数人都没觉得什么,以为只是他兴致大发组织的一次郊游。

        只有魏朝仁,杨文广,折惟忠几个老油条听出不同寻常的味道,明白李长河是下定决心要打夏国收复河套了。

        腊月中旬,皇宫上下宫女太监弥漫一片欢喜气氛,不只因为过年,还因为上面的圣人们心情好,他们的日子也好过。

        如今不管宫内宫外,关于皇太孙的盖世之功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年关将近,各国使节望风而来,连遥远的的吐蕃诸国也派人过来拜见,至于更近的高丽、金国、夏国、白夷、大理、交趾等诸国更不用说。

        今年的北方大战已经出了分晓,基本确定谁是新的天下霸主,多国纷纷来朝拜也在情理之中。

        当初辽国也景国并雄南北时,很多国家都采取两面站队,两面称臣的策略,比如夏国、高丽等。

        本以为辽国之后又会是南北对立,两雄共尊,没想景国居然一举打残新的北方霸主,景国主帅,景国储君李长河更是蛮横无理的抢走金国皇后,迫使金国纳贡称臣,几乎等同骑在金国头上拉屎。

        做到这种地步,该站哪边几乎一目了然了。

        皇上自腊月来,红光满面,甚至走路也轻快许多,对他们这些服侍之人也不似以前那么严苛,各国朝见让皇上龙颜大悦。

        最近只要多说好话,已经有好些人得到赏赐,即便犯了小错,也不会像以往一样被苛责。

        听说今天皇太孙要进宫陪皇上皇后用膳,众人纷纷都卖力起来,讨好皇太孙是是必然的,另外他们如今的处境大多都是皇太孙的功劳。

        到下午,皇太孙来了,引路的小太监早在宫门前等候。

        皇太孙不是一人来的,还带着他的两个妃子,以及另外一个女人。

        进宫之后在人群簇拥中直接向后宫而去,周围许多人好奇的投去目光。

        …

        宫中晚宴其实没那么丰富,而且这还是皇家家宴,不是宫廷宴会。

        其实身为皇家人,什么山珍海味新鲜玩意没吃过,所以吃的就是心意,菜肴没那么复杂多样,但样式精致,很用心。

        李长河带了阿娇和诗语,两人还带了小辰和寅寅两个孩子,皇上皇后就是想见见两个小家伙。

        另外还有起芳,李长河想带她去蜀中,但先要和皇后知会,让她先给本家打招呼。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都迫不得已,即便他是皇太孙,是帝国未来的接班人也是如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