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荒谬猜测歪打正着(1 / 2)

加入书签

再订阅一些,  小可爱萌就能立即看到兴奋到癫狂的我了哦~当后期朱元璋人手渐渐充裕,每一场战役开打前,都有一大堆谋士充当智囊团,  李善长的能耐就显得没那么突出,大部分时候留守大本营了。

        但从朱元璋开始当老大,  到大明建国,  人手也没充裕几年。

        被朱元璋这样压榨的李善长,  看上去衣袂飘飘弱不禁风,  脱掉了广袖长衫,那一身的腱子肉估计不比武将差多少。

        现在能进入朱元璋核心领导层的文人就李善长一个,  其他都是武将,  大多还是和朱元璋一个县、一个村、一条街上出来的大字不识的穷兄弟。

        要和这群人和谐友好的交流,李善长早就练就了遇事不决先物理说服,  再口头说服的本事。

        常遇春至正十五年,即陈标出生那年才投靠朱元璋。那时候李善长的脾气已经好了许多。他也没有机会和李善长共事。

        所以,  他第一次被李先生爆捶。

        跟着李善长一同过来的几个武将一边帮李善长捡书,  一边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哎哟,  好久没看见李先生揍人了。”

        “李先生的力气还是那么大。”

        “那是自然,当时俺跟着李先生守城的时候,  李先生能一只手扛一个沙土麻袋。”

        “听说李先生能和大帅对打不落败?”

        “那肯定是谣言。李先生只是力气大了些,动作都是花架子,  认真打打不过咱们。”

        “啊?难道你还要和李先生认真打?不是站好被李先生打吗?”

        陈标手动缓缓把下巴合上。

        原、原来李先生这么厉害吗?

        李善长把常遇春扣地上,  并骑在常遇春身上给了他两拳后,才放下衣袖整理了一下衣袍站起来。

        “刚回来就惹是生非,  大帅还说让你回来修整一两个月,  给你一个立大功的机会,  让你单独领军去攻打衢州。就你这性子!能担此重任?!”揍完之后,  李善长才开始讲口头上的道理,“标儿,过来,别害怕。”

        陈标挪动到李善长身边,抓住李善长暴揍常遇春的手。

        不害怕,不害怕,我一点都不害怕。

        常遇春灰头土脸从地上爬起来,不断揉着脑袋在地面上撞出来的大包,对李善长点头哈腰道歉。

        虽然他连发生了什么事都不清楚,先道歉就对了。

        这可是李善长李先生。

        现在朱元璋声势逐渐浩大,虽然有名气的文人仍旧对朱元璋挑挑拣拣,但投靠朱元璋的人也不少。所有投靠朱元璋的人,都是由李善长先考察其品行能耐,再推荐给朱元璋。

        就算常遇春已经是朱元璋麾下“大将军”,对上李善长也怂得很。毕竟他在至正十五年才投靠朱元璋。

        “标儿,发生了什么事?李叔帮你做主。”李善长摸了摸陈标的脑袋。

        常遇春有苦难言。李先生你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先揍我?!

        武将们纷纷笑着走过来。

        “标儿,几个月不见,又大了一圈。”

        “虎头虎脑,看着就聪明。嘿,趁着陈老大不在,咱们把陈老大存着的坛子肉全吃光。”

        “你想被老大揍,尽管试试。”

        “唉,那个鼻青脸肿的不是文正吗?标儿,你就让文正带你出门玩?他身手那么拉,保护不了你。下次来找叔叔我。”

        “找你个屁,你身手也不咋样。”

        跟在李善长身后处理军务的武将,显然都是住和陈标同一条街的“淮西将”,即朱元璋当时被郭子兴夺了兵权后,跑老家招揽来的穷兄弟们。

        他们虽然没和“陈国瑞”亲近到像汤和、徐达一样有事没事就去陈家蹭吃蹭喝的地步,但和陈标往来也不少。

        陈标依次和叔叔伯伯们打招呼后,用短句子装嫩,条理清楚地将今日“我和哥哥们见义勇为,打了小的来了老的”这件事一五一十说出来。

        李善长挤开一众淮西将领,把陈标抱起来揉揉。

        哎哟,我的心肝神仙童子标儿少爷啊,又聪明又乖巧又善良,可招人疼。

        李善长抱着陈标,对常遇春骂道:“你脸呢!”

        常遇春:“……我只是路过,真的只是路过,没有帮小玉出头的意思。”

        想想也知道,能和蓝玉打架的肯定也是大帅麾下小将,他吃多了撑着才会插手。顶多蓝玉打输了,他回来操练蓝玉一番,让蓝玉打回来好吗?!

        陈标歪头:“小玉?”

        淮西将领之一的郑玉春笑着为陈标解释道:“这位是和你郑叔同名的厉害大将,常遇春。文正揍的那个小子叫蓝玉,是常遇春夫人的弟弟。”

        陈标好奇地打量常遇春。

        常遇春是陈标为数不多记得的明初人。穿越后,他自然也悄悄打探了一番常遇春的事。

        很意外的是,常遇春居然不是朱大帅的老乡,而是至正十五年,也就是自己出生那一年才投靠朱大帅的前盗匪。

        常遇春不是朱大帅的亲家吗?陈标疑惑极了。难道常遇春之后非常厉害,所以才和朱大帅成为亲家?

        陈标年幼,今年才开始走出家门围着玄武湖这一圈转悠。对朱大帅麾下众人的消息都是听第三人说。

        今天他还是第一次直面记忆中寥寥无几的明朝有名历史人物,不由好奇地多打量了几眼。

        陈标打量常遇春的时候,常遇春也在打量陈标。

        他知道朱大帅麾下有一个很神秘的将领叫陈国瑞。

        陈国瑞不常领兵打仗,甚至不常出现在众人面前,主要任务是做生意替朱大帅筹集钱粮。

        现在军中粮饷越发富裕,朱大帅占领的地方越来越繁华,据说陈国瑞的功劳不小。那个神秘的将领显然是朱大帅心腹中的心腹。

        他同样成为了朱大帅的心腹,却没有接触过这个人。

        陈国瑞的存在,一直是常遇春心中一根刺。

        这根刺并不是说常遇春嫉妒陈国瑞什么的,而是他居然没见过陈国瑞,这说明他在朱大帅心中的地位没有外人看到的那么高。

        现在常遇春终于接触到了神秘的陈家人。

        那些打仗本事不如自己的淮西将领们围在陈标身边,显然这群人都和陈家人很熟。

        就我不熟。

        我还是朱大帅指腹为婚的儿女亲家,就我不熟。

        常遇春越想越委屈,忍不住瞪了陈标一眼。

        陈标:“……”这人瞪我一个小孩,有什么毛病吗?难道他还能记恨我一个小孩召唤来李叔,把他脑袋砸出了一个大包。

        陈标拉了拉他家文人李叔的衣领,理直气壮告状:“李叔!他瞪我!眼神好凶!”

        李善长幽幽看向常遇春。

        常遇春赶紧狡辩:“我没有!我眼神就是这么凶!”

        李善长冷哼了一声,把陈标的脑袋往自己怀里按了按:“他没有瞪你,就是表情凶。乖,别看他,晚上会做噩梦。”

        常遇春:“……”那是陈国瑞的儿子,又不是你李善长的儿子,你这个反应是不是过分了!

        陈标软绵绵道:“我不怕。”

        他从李善长护着他的手臂中探出脑袋,看向街道一旁。

        陈文正性格鲁莽,李保儿当然不放心陈文正单独带陈标玩耍,每日也一同出门。

        在陈文正打架的时候,李保儿带着几个陈家的家丁将被蓝玉欺辱的父女俩护在身后,现在正冷眼看着蓝玉和常遇春。

        常遇春扫了那群瑟瑟发抖的百姓一眼,又看向蓝玉。

        蓝玉眼神躲闪。但他忽又想起自家姐姐,于是勇敢地瞪了回去。

        常遇春:“……”

        李保儿对常遇春拱手:“常将军,大帅为了破除陈规陋俗,被文人们骂成无知草莽,说大帅治下民不聊生。大帅曾言,不蒸馒头争口气,咱们贫苦人最懂贫苦人,没有那群道德模范,也能把地盘治理好。”

        常遇春道:“我会将蓝玉交由军法惩治。”

        蓝玉惊讶地瞪圆眼睛,正想说什么,被常遇春手下兵士按在地上,用胳膊上的红巾堵住嘴,捆得严严实实。

        陈标抬起他的小短胳膊抬手作揖,憨态可掬:“谢谢常将军,常将军是讲道理的好人。”

        所有人听到陈标这软绵绵的话,都用好笑的眼神打量常遇春。

        常遇春这么急着让手下人捆了蓝玉,显然是为了能自己处置蓝玉。否则按照现在大帅军中的规矩,几十军棍下来,蓝玉半条命都没了。

        常遇春看着软软的一团小奶娃,娇声娇气地向他道谢,其他同僚都在看他笑话,不由有些尴尬和气恼。

        他又瞪了蓝玉一眼。

        常遇春极其敬重妻子蓝氏。蓝氏爱护蓝玉,常遇春也宠着蓝玉,养成了蓝玉骄横的毛病。

        他自身也是个暴虐的性子,蓝玉的骄横在他看来不算什么大问题。蓝玉领兵打仗很有才干,让他颇为喜欢看重,多次向朱元璋推荐蓝玉。

        现在蓝玉居然因为抢女人的破事让他丢这么大的脸,常遇春终于决定这次一定要和夫人好好说说,磨磨蓝玉的性子。

        “处置”了蓝玉,常遇春还得安抚受惊的百姓。

        常遇春摸出了一个银锭。那差点被抢的小娘子却没拿常遇春的银锭,而是爬到陈文正面前狠狠嗑了几个头,又爬到陈标面前狠狠嗑了几个头。

        陈标叹了口气。即使他再自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于心不忍,便拍了拍李善长的胳膊。

        李善长把陈标放到了地上,陈标仰着头对小娘子道:“陈家在应天东边开了个布坊,正在招女工。报我堂兄……还是报我的姓名吧。说陈家少爷陈标让你来的,管事的会预支你三个月的工钱,你拿去给你的父亲买药。”

        小娘子先惊讶地瞪圆眼睛,然后眼泪夺眶而出。

        她赶紧擦干眼泪,再次向陈标嗑了几个头。

        小娘子那被蓝玉踢了好几脚的老父亲也挣扎着爬过来,向陈标磕头。

        陈标赶紧想扶起那位老人,扶……扶不动。

        小娘子破涕而笑,扶起自己父亲。父女俩向陈标告别后,头也不回地向城东走去。

        李善长在父女二人走后,才道:“他们本来是在这里卖艺的?”

        陈标点头:“都穷得活不下去了,还想护着自己仅剩不多的尊严。这种人在富贵人家眼中一定很可笑,但叔叔伯伯们肯定能理解。”

        郑玉春笑道:“当然,咱们都是苦过的人。标儿,大……陈大哥把你教得真好。”

        陈标当着他一众叔叔伯伯的面,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他教我个屁。

        淮西将领看懂了陈标白眼中对他们大帅的腹诽,纷纷哈哈大笑。

        常遇春低头看着自己手中的银子,居然觉得有些烫手。

        他出来当盗匪前,也是在地里刨食的老农,谁没有苦过呢?

        陈标看着常遇春尴尬的模样,想起这个人在朱大帅军中的地位。为了不给老爹树敌,他走到常遇春身边,拉了拉常遇春的衣衫下摆。

        “常……常将军,银子银子。”常遇春没愣过神,陈标无奈踮起脚尖,小肉手抓住常遇春紧紧握住的银锭,“找大夫的费用和预支的三个月工钱,从常将军的银子出,常将军就不愧疚了。”

        常遇春还没愣过神。

        李善长皱着眉干咳了一声:“常遇春,你银子攥这么紧干什么?松手!”

        常遇春赶紧松手。

        陈标无语地看了常遇春一眼,把银锭揣进怀里。

        这位现在已经很出名的常胜将军常十万,怎么看上去憨憨的?给你台阶,还要李叔提醒你,你才知道下。

        陈标摸了摸怀里的银锭,补充道:“我会和爹娘说,让他们把每一笔支出都记好账,给常将军送来。陈家绝对不会贪常将军的银子。”

        李善长和周围知情的淮西将领脸上,都浮现出古怪的微笑。

        让大帅和大帅夫人记账,给常遇春送去?

        好啊,太好啦。

        虽然他们已经认可常遇春这员半路加入的猛将。但就算是穿同一条裤衩长大的兄弟,他们也很乐意看对方倒霉,何况半路来的兄弟?

        看兄弟倒霉然后哈哈大笑,这就是他们兄弟情的象征啊。

        陈文正摸着脸上的乌青走过来,龇牙咧嘴道:“那个叫蓝玉的小子身手还不错,怎么不用在正途上?”

        李善长记着常遇春这次表功的名单:“蓝玉打仗还是很厉害,立下了不少功劳。可能回来后太闲了。唉,我和大帅说,要在应天给将领子弟开个书院,教教他们识字和做人的道理。可惜找不到合适的先生。”

        李善长想起那些离开的文人,就心疼得直抽气。

        陈文正坏笑了一下,把陈标抱起来,高高举过头顶:“先生?看这里看这里,标弟可以!”

        陈标大大的眼睛眯成了兔斯基眼,狠狠一脚踩在了陈文正的脸上。

        可以个屁!

        陈标本以为,李善长这样成熟理智的人,肯定会狠狠斥责陈文正的无理取闹。没想到,李善长居然露出了若有所思的动摇神情。

        更没想到的是,李善长身后几个淮西将领,居然全部开始起哄。

        “好啊好啊,让标儿来教!”

        “标儿要教咱那臭小子?稳了稳了,这不比我府中连秀才都不是的家伙强!“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陈哥肯定不同意累着标儿。”

        “那趁着陈老大不在,咱们……嗯?嘿嘿。”

        “你们现在在这里合谋,小心陈老大回来把你们屁股打烂!”

        “但如果李先生同意,老大恐怕……”

        几个淮西将领目光炯炯地看向李善长。

        李善长捋了捋美须,居然微微颔首:“只是教些识字断句的启蒙,标儿的学识确实已经够了。”

        陈标尖叫:“开什么玩笑!我才五岁!”

        李善长叹气:“标儿啊,你也看到了,大帅和你的叔叔伯伯们经常在外打仗,家中小子无人教导,时常惹是生非。若等天下平定再教导,就晚了。你先教他们一些道理,别让他们空闲下来。李叔会继续在外面找先生,等找到就来替你。”

        被陈标踩脸的陈文正:“对!”

        陈标在陈文正脸上跳起了跺脚舞,声音拔高到后世网红玩具尖叫鸡的程度:“对个屁!我才五岁!”

        ……

        当常遇春和李善长到来时,围观打架的许多百姓怕惹上麻烦,大部分散去。只有小部分人躲在两侧酒楼茶馆里偷看。

        其中,酒楼里有三个文人,茶馆里有四个文人,在看完这一出闹剧后,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怎么标儿一板着脸,二儿子就这么老实?

        马氏心里很不是滋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