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第254章(1 / 2)

加入书签

当群臣们重新上班的时候,发现了医学奇迹。

        朝中几位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的重臣,在大明刚建立的时候都不显老态。大明建立后,他们为大明殚精竭虑,耗尽了心血。

        特别是前两年两广大案和南北榜案连发,几位重臣体态容貌明显衰老。好几个重臣都和李善长一样,走路必须依靠拐杖。

        一过年,这些人突然像是年轻了好几岁,连脸上的皱纹都仿佛平整了一些,凹下去的脸颊都鼓了起来。

        就过了个年,你们干了什么吃了什么?是陛下和太子赐予你们仙丹了吗?!

        当他们在太子身边看到病重致仕的李善长的时候,心中更加确信,陛下和太子一定赐予了心腹仙丹。

        他们在正月里拜访李善长的时候,李善长都已经病得不能起身。现在李善长现在居然丢了拐杖健步如飞?!

        又过了几个月,当这些朝中重臣灰白的头发上冒出一根一根一缕一缕黑色发丝的时候,群臣们都疯了。

        什么仙丹这么有效,能不能给我也赐一颗!!

        御医们也很震惊。

        他们挨个为发生了“医学奇迹”的朝中重臣把脉,最后得出一个他们自己都不信的结论。

        没有仙丹,发生了“医学奇迹”的朝中重臣,唯一和之前不同的地方,只是现在他们心情很好。

        唐大夫已经闭门著书立说,唐大夫最看重的弟子王宾,现在已经混成朱标身边第一御医。王宾和朱标私交很好,他向朱标提出了疑惑。

        朱标反问道:“为什么叔叔伯伯们身体变好的原因,不能是因为他们心情好?既然郁结于心会缩短寿命,那心情好自然也能增加寿命。”

        王宾想了想,点头:“有道理。”

        朱标笑道:“你不问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高兴得头上都冒出黑头发了?”

        王宾问道:“我可以知道吗?”

        朱标给王宾画饼:“十年。这十年帮我把医学校开起来,我就告诉你。”

        王宾不觉十年漫长,笑道:“太子殿下,一言为定。”

        只当御医,就能在太子面前获得如同朝中相公般的看重,这十年真的不长,王宾干劲满满。

        朱标认真地把这个承诺记在了小本本上,并展示给王宾看,以证明自己绝对不会忘记。

        王宾笑得更开心,心情就像是要飞起来一样。

        他想,心情好确实能让人长寿,他现在就认为自己如果一直跟随太子,一定能长寿。

        御医最后也渐渐接受,朝中出现“医学奇迹”的重臣真的只是单纯心情好,影响了身体。

        但其他人不相信。

        胡惟庸看着自己白了大半的头发,嫉妒地看了一眼刘基灰白头发中突兀的几缕黑发,暗暗下定决心。

        我一定要更努力,让太子殿下也赐予我仙药!

        胡惟庸确信太子殿下一定有仙药,因为太子殿下是神仙下凡,人尽皆知!

        朱标见流言越传越奇怪,只好让报纸辟谣,免得百姓被“迷信”蛊惑,也免得后世哪个不靠谱的自称历史研究者的人胡言乱语。

        世间都言人逢喜事精神爽,百姓们信了。

        许多大臣仍旧不信,有些人甚至开始花钱找偏方炼丹。

        朱标表示自己仁至义尽,不信的人请随意,吃丹药吃死了别怪我。

        尊重个人选择,放弃助人情节jpg。

        自从朱标告诉了叔叔伯伯们未来后,叔叔伯伯们的心情过分好了,身体一日比一日爽利,干活也一日比一日利落。

        以前他们还会和朝臣吵架,还会为未来迷茫。现在,他们只会用看傻子的眼神怜惜地看着这群不知道未来的人,然后强硬地把事情安排下去。

        之后朝臣们气得睡不着,他们吃好睡好,每天做的梦都是美梦,一整天脸上都是笑容。

        情况如何诡异,朝臣被吓住了。

        再加上南北榜案后,朝中对朱元璋执行政策的反扑暂时被按下。朝中明明换了许多不熟悉工作的新官员,政策推行速度却飞速加快,之前吵了许久都没吵出结果的事一一被推行。

        比如定下炎黄历和拼音表。

        制定炎黄历很简单,只是要把以前史书都和炎黄历对照起来是个大工程。不擅长庶务只擅长读书和编书的学士们本来都在忙于修《元史》,如果再加一个炎黄历,他们感觉会很忙,所以总消极对待。

        现在中书省的相公们直接把这件事压了下来,根本不和他们商量,还放言你们不做有的是人做,甚至相公们表示,自己很想做。

        几位大先生窃窃私语。

        “制定炎黄历肯定会名垂青史,语文课本必定有我一笔!”

        “什么语文课本,应该是历史课本。”

        “难道不是就算不考试也必须了解的常识吗?”

        “全世界都用我们的炎黄历。”

        “改个名字,叫公历好了,黄帝元年就是公元元年。这样把公历传出去的时候,其他国家不会抵触。”

        众人看向刘基,刘基摸了摸自己鬓边的黑发,笑得高深莫测。

        众人拍板:“就叫公历了!‘公即天下’,这不是我们大明自己的历法,是天下人的历法。”

        他们想起朱标所说的后世把西元叫公元就一肚子气。

        大先生们表示自己除了自己手头的工作,再编纂一部历法毫无问题。各位大学士们见诸位相公居然要来抢工作,立刻就不愿意了。

        太子正式参政后,官员福利越来越好,皇帝也变得和蔼可亲。再加上太子妃这个钦差当得太过卖力,努力监督官员在地方上的违法乱纪行为,他们在地方上捞不到什么钱,倒是跟着太子“投资”,钱大把大把的进口袋。

        再加上太子将两广大案和南北榜案的舆论把控得非常厉害,百姓们看完了报纸,经过了自己的分析,再加上两广逃难的百姓和那三千上街散发报纸的考生亲身倾诉,他们认可和皇帝对着干的人都是坏人。如果现在他们因不想修历而辞官,回到家乡之后肯定会被人指指点点。

        所以许多想“大隐隐于朝”,只拿俸禄不干事的前朝大文人们只能被迫工作了。

        大明朝不是除了朱元璋的老班底外没有能人,只是大部分能人不和朱元璋一条心。

        现在他们无论被迫还是真的改变了心意,终于肯在行动上和朱元璋一条心了,就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出来。

        朱标看着“拼音表”都傻了。

        最终,朝臣们仍旧没有达成用哪个国家表音符号来为汉字表音的共识,于是他们自己编出了一套符号为汉字表音。

        以前汉字音律都是用反切法,即找两个常用汉字,一个表声母,一个表韵母。朝臣们都是精通声韵的人,把用来反切的常用字找出来,然后简化成类似偏旁的符号,作为汉字的声母和韵母。

        然后,他们又根据这套新创造的拼音表,弄了相应的罗马字母、天方字母(阿拉伯字母)、梵文字母拼音表,以“普惠外藩”。

        朱标本想弄一个通用的拼音表来减轻对百姓扫盲的困难,没想到朝臣们不鸣则已,一鸣就拿出来四个拼音表。朱标也不知道这算简单还是搞得更复杂了。

        不过除了朱标本人在考虑这个推广难度,其他人都认可了这个拼音表。

        在他们看来,这比反切法容易许多,连这个都学不会,还读什么书?

        朱标只能说,只要比现在普及汉字和官话读音的难度低,就算进步。推广吧,就这么定了,各地公学和大学都得教导拼音表。

        全大明文人迅速接受了这件事。虽然各地方言众多,但要科举当官的人都得学官话,否则你让皇帝和上官和你用文字交流吗?现在有了更容易更规范的途径学习官话,他们都很乐意。

        于是,拼音表顺利推广。

        草原上,一些从中原逃回去还没死的蒙古贵族仍旧心系中原。他们从游商手中高价买到了报纸和拼音表后,都十分郁闷。

        元朝曾经推行过表音文字,试图取代汉字,即八思巴字母。

        忽必烈曾经强制推行八思巴文字,就像是朱标前世历史中的大清强制推行满文后。八思巴文字的结果和满文一样,王朝灭亡的时候,那文字就变成了“死”文字,迅速衰亡,连他们自己的民族的人都不愿意学习。

        蒙古贵族都很奇怪,为什么大明推行拼音表会这么容易。难道他们做的事不是一样吗?

        “这你们就不懂了。”朱棡喝完一碗羊奶酒解渴,用手背擦了擦嘴,道,“你们不行,大明行,原因有两点。”

        蒙古贵族竖起耳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