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少年中国(2 / 2)

加入书签

        五十义士所在的滑州,所创立的大蛇军,最后怎能变成那样丧权辱国的存在!

        一定有隐情……这其中一定有隐情!

        王彦缓缓将腰刀回鞘,脸上忍不住露出笑容。

        这才是他认识那些绝对不隐忍的小官人,不论被谁算计,绝不会白白吃这个亏。

        十三岁的青霓深深吸一口气,游戏里过往种种化作心中激昂那股气,冲荡在胸腔,猛然吐出——

        “金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蛮夷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张浚头皮一下子发麻,他看到一片战场,少女文笔为刀,言为剑,将在这扬州进行一场口诛笔伐。

        谁能想到少女口中文章竟然会是这种文章?她自小学着这样的锦绣文章长大?她究竟是谁?来自哪里?

        十三岁的青霓不管那些学子有多震撼,只想把自己想要说给大宋听的话说下去。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王彦望着马车顶上那个人,眼眸中好似闪烁着繁星。

        加入大蛇军以来,他对那些小官人的感情都很复杂。一方面感动敬佩于他们为百姓,为国土做的那一切,他们真真将自己一颗热心奉上,满眼都是百姓的生活好坏,另一方面,他也确实被小官人一些不爱惜自己的行为气到肝疼,比如之前对战铁浮屠,他会忍不住去想:你们逞什么能呢?你们的命和士卒的命孰轻孰重,你们心里没有数吗!

        可今日这篇文章,却在他心里猛然一敲,若暮鼓晨钟,振聋发聩。

        是啊,他们是少年啊,是朝阳、乳虎那般的少年,任事若侠,嬉笑怒骂,是春前草般坚韧,是长江源般流露生机,又怎么会去计较性命轻重,怎么会舍义取生呢!

        老年人和少年人,恰似朝堂上诸公与边境小官人。

        百官从宫中行出,停在道路旁,都在注视少女。

        她心中……少年中国是何等模样?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庆历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呜呼!凭君莫话当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

        呜呼!

        诸学子掩面而泣,好似有一巴掌打到他们脸上。

        百官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

        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这是在说大宋啊!凭人作弄,这是为何?为之奈何?如何奈何?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

        少女声音越来越大,那声音犹如滴水之石,滴穿人心。

        可除了她的声音,这一片地方再无一针之响。

        所有的声音都来源于她,这声音好像替换了呼吸,替换了心跳,替换了血液流动……人们脊背在颤抖,头皮在麻痹,脸颊仍是火辣,目光却比之火热百倍,灼灼盯着少女。

        这些从全国各地遴选出来的进士,这些浸淫官场多年的官员,此刻却在专心致志听着一个少女的诵读。

        他们能感觉到,一股气势在积聚。

        是什么呢?

        那是什么呢?

        沉睡的火山即将喷发,潜在浅滩的龙将要归海。热油在锅盖下翻滚,有什么东西滋滋作响,要从人心里炸开。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火山猛然一轰,岩浆铺天盖地而来,巨龙腾空,龙吟震震。

        十三岁的青霓倏然大睁眼睛,向前一步,让在后世响彻华夏,影响了数代人的少年中国说,在宋朝振聋发聩。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九洲,则国胜于九洲;

        少年雄于世界,则国雄于世界!”

        那些跌坐在地上的学子猛地站起来。

        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

        无数个人站了起来,无数个人靠近这辆马车。

        好似惊雷在心中炸响,他们无法忽视心灵上的震动,也无法将视线从少女脸上移开。

        一切情绪在先前都如同被压制的弹簧,此刻汹然弹起,拊掌之声若疾风骤雨,又如骇浪轰然盖至。他们眼中狂热比火炉还烫,烫得空气燥热,好像要将宫前这块地焚烧起来。

        沸腾之中,十三岁青霓脸色红涨似充血。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她从车顶上跳下来,来到密密麻麻人群中。人群自发分开,让给她宽敞的道路。

        少女此刻声音已然嘶哑——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火热让他们的身体发烫发疼,周边人如何能按耐住那股躁动,齐声高喊:“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气浪翻腾,一阵又一阵,激昂与兴奋盖过一切,彻底将冷静燃烧至尽。

        十三岁的青霓又跳回车顶上,再次高昂:“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他们的灵魂在这一刻疯狂嘶吼:“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声音凝结成气势,在道路,在城壁,甚至在整座行宫中蔓延,赵构匆忙出来,只看见自己的大臣们围绕着那个少女,眼眶发红,声音嘶哑,看见自己的太学生们仰着脑袋去看她,脖子都酸了也不愿意放下。

        那少女似乎察觉到他的视线,逆着光看过来,仿佛在笑。

        ——你的大臣,你的太学生,我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