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太子也是三国迷?(2 / 2)

加入书签

    天子还有很多女儿,若是自己去北方干出一番事业来,兴许也能走上王布犁的老路!

    王布犁若不是娶的天子嫡长女,还没那么轰动。

    韩国公的儿子都只能娶庶女,那说明他自己是淮右布衣的事,不是挂在口头上,而是切实这么认为的。

    所以大家当驸马的机会很大啊!

    毕竟淮西勋贵集团的人是少数,国子监大部分学子都是普通人家出身。

    好一点的官宦之家也会把孩子送到这里来,毕竟国子监的师资力量还是蛮拿的出手的。

    当朝驸马爷可并不是什么花瓶,是可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的。

    反正那句谚语也广为流传,读书读的好不如长的好。

    大家没有生在皇家,那就只能想法子跟皇家搭上关系,迎娶公主也不失为一条上进的路子。

    宋濂本来是打算等自己退休了,再把读书种子方孝孺搞成关门弟子,好好教导他一番。

    未曾想竟然被王布犁给截胡了非要去什么北方那个苦寒之地历练!

    就说气人不气人?

    “老师要退休了,也可以收几个北方的学子教导一二!”

    朱标提出来的要求,着实是让宋濂措手不及。

    “太子殿下,此事容我想一想,毕竟我年岁大了,精力不够,否则也不会只教导几个学子,我也想要有教无类。”

    儒家自从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走的就是精英路线,而不是孔子的有教无类。

    想要读书,可不是谁都能有门路的。

    别说你家里没钱,就是有钱都不一定能请到名师教导,除非你还有权!

    如此,大家今后才能更好的抱在一起,拧成共同利益小团体。

    朱标瞥了宋濂一眼便没再多说什么,他招呼身边人去寻王布犁,正好要与他说一说心中的感受。

    未曾想宦官回报说是驸马爷醒盹之后便离开了国子监,回到县衙去处理日常公务去了。

    听到这话,朱标也并不想马上回皇宫,而是急于同王布犁分享一二他的心得。

    虽然自己这个妹夫有时候说话难听了些,但毕竟忠言逆耳,且此子看待事情的角度异于常人。

    朱标觉得多跟王布犁接触,也能长见识。

    谁知道王布犁在仙境当中都学到了什么杂七杂八的学识,总之他妹夫是个宝藏,值得挖掘。

    太子朱标同国子监的其余考官告别,由曹国公李文忠陪同。

    大家都是实在亲戚,将来也都是他的嫡系,走近点又没什么的。

    就算的他爹,也不会因为这种小事怪罪的。

    朱标的政治资本还是蛮雄厚的,只不过现在年轻了些,权力上还是一般般。

    可是他们到了县衙,却听人说四爷去夜秦淮查案了,因为前几日疑似自杀身亡的巡检使刘有江去过那里,还点了冰火两重天过夜。

    那问题就极其严重了。

    他一个巡检使,能有多俸禄点三十贯的奢侈活,更不用说其他消费了?

    听到这话,李文忠便与朱标一同前往夜秦淮。

    说实在的,朱标对于这个消金窟还从来没有踏足过。

    今天倒是颇为激动,因为他晓得这里面是多赚钱的生意,李景隆账目做的不错,没什么差错,皇家的买卖,也不敢有人出差错。

    朱标还没进门,就被人迎了进去,再进去一瞧,里面的人热闹的很,许多冰块都放在一旁,免得如此多的人聚在一块特别闷热。

    台上有戏子在演杂剧。

    春十三娘一扭一扭的迎上来,说着客气话。

    倒是李文忠开口道:“我是李景隆他爹,带我去见他,不必行礼惹人注目。”

    听到这话,春十三娘连忙弯下腰,请国公爷去二楼。

    至于捕头钟牛带着一帮兄弟坐在大厅叫好,他们是来查案的。

    但问题是陪侍刘有江的妓女服务的人多了,问也问不出来什么。

    还不如借着办公的机会,在这里养养眼,顺便等着下值,反正跟着驸马爷白女票就对了。

    钟牛瞥了一眼正在上楼梯的那个年轻人,他见过,据说是一个从五品的官,在工部还是刑部来着?

    可是他身后的曹国公李文忠的模样,作为捕头的钟牛能记不住吗?

    那年轻人凭什么敢走在曹国公前面?

    想到这里,钟牛猛地的一个激灵。

    什么他娘的从五品的官,那年轻人就是当朝太子!

    钟牛的眼神随即不敢在追踪,他也害怕自己被检校盯上,只能佯装喝水,不敢去探寻什么。

    王布犁其实同眼前的老头子聊了许久,以至于一旁陪同的李景隆都觉得没意思。

    而且听起来这老头子大概以前不是跟着“吴王”混的,而是敌对势力的谋士。

    如今改名叫什么湖海散人。

    王布犁却对这个老头子十分感兴趣,他就是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呀。

    卧槽,见到真人了,王布犁自然是好一顿说。

    夜秦淮的名头别说应天府内的百姓如雷贯耳了,随着商人的奔走,也都陆续传到其余地方。

    罗贯中是想要把自己以及他师傅兼好友施耐庵的遗作给刊印出来,但他又没有这个财力。

    听闻小公爷想要招什么戏曲写手,尤其是三国方面的,这就给了罗贯中极大的信心。

    为了手中的书籍能够出版,罗贯中甘愿冒险进入应天府南京城内。

    李景隆对这些事不感兴趣,不过他知道王布犁喜欢三国这方面的故事,所以就差人把他给叫来了。

    蒋环见太子以及曹国公来了,连忙敲门禀报。

    王布犁这才停止了交谈,罗贯中稍微有些紧张。

    他一个快六十岁的老头子了,咋还能惊动当朝太子来见呐?

    李景隆一下子就站起身来,赶快迎接,待到关上门之后,众人才行礼。

    朱标瞥见王布犁身边站着一个老头子,尽管衣衫干净,但明显可以感觉出来此人日子过的颇为拮据。

    一个破写小说的人,挣不到钱太正常了。

    更何况还没有人给罗贯中出版,他写的多好,没有发卖到市场上,那也挣不到钱。

    所以为了谋生,罗贯中不得不写一些戏曲来糊口,但他更擅长是写小说。

    就算是罗贯中活了七十岁,直到死,他的书都没有被出版,老眼昏花就更挣不到什么钱。

    罗贯中目前是拼着一口气,想要获得小公爷的赏识,毕竟李景隆年少人傻钱多的名头,罗贯中还是听过的,万一成了呢。

    未曾想与他侃侃而谈的竟然是最近名头正盛的驸马爷王布犁,可聊着聊着,当朝太子都来了,着实是给罗贯中整不会了。

    难不成太子也是三国迷?

    “查案子呢?”朱标坐下之后,问王布犁。

    “不是,这位湖海散人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我很喜欢看,便与他细聊了一会,准备出版,正好用活字印刷试验一二。”

    王布犁把这本命往朱标面前推了推:

    “不过我准备给它改个名字,封面就写四个大字,《三国演义》,中间的字都省略了。

    原来的名字一瞧就容易扑街,卖不出去,封皮不要有那么多字。

    还是《三国演义》更加通俗易懂,保准先生的书能够大卖,我们合作都能赚钱。”

    罗贯中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来了,只要能出版,那就好说。

    驸马爷说改名字就改名字呗,而且也无伤大雅,他说的有道理啊。

    而且他知道王布犁十分喜欢这本书,有些剧情这位驸马爷还能与他侃侃而谈,是被自己的才华所吸引的。

    罗贯中还能有什么其余的要求?

    “哦?”朱标接过这本被王布犁改名的三国演义,翻开道:“妹夫,不是我打击你,你看得懂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