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永不停息的战争(2 / 2)

加入书签

  最终在最艰难的日子,还是法国向它投来了惺惺相惜的目光,法国正愁没地方搞钱,就开始恢复了与俄国的各种贸易,靠俄国的廉价工业材料制造出工业制品,然后倾销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去赚钱,而俄国则是赚第一笔原材料买卖的钱。

  没想到这个曾经的欧洲宪兵如今还得靠着死对头法国才能勉强维持财政,法国跟俄国也在越走越近。

  而俾斯麦看到了法俄越走越近,她却没能阻止这些事情,可以说当时间进入八十年代之后,俾斯麦的预测以及她操刀的外交项目或多或少都出了一点问题,原因有很多,但核心的矛盾还是民族仇恨以及大萧条带来的影响。

  民族仇恨可以用利益的链条来缓解,但是大萧条怎么办呢?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大萧条之后都暴露出了一个最致命的问题,就是消费能力跟不上生产力的暴增,市场就这么大,那么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抢这点市场,美国作为后起之秀,已经隐隐约约有了世界霸主的潜质,除了法国和德国的民族仇恨比较朴素之外,剩余的矛盾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市场展开的。

  大伙这一仗什么都可以不要,领土和赔款都是次要的,打垮对方的产能才是这场战争真正的目的。

  可以说俾斯麦的平衡之术在哪个市场还尚未饱和的时代或许有用,因为可以用殖民地来稀释这些矛盾,德国实力强大,各国都会给面子,战争是最后的手段,大伙又不傻,能靠讨价还价解决问题,那为什么还要打仗呢?

  各国也还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但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改变了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若想活下去,那就必须用一场战争来改变这一切。

  俾斯麦一个人,或者说德国根本就解决不了这种规模的矛盾,因为它也是资本主义国家,它也需要市场,既然矛盾客观存在,而德国本身不具有消除矛盾的能力,那俾斯麦无论做出再怎么精彩的外交博弈,都只能暂缓战争的脚步而已。

  德国一直以来的拆东墙补西墙策略埋下的隐患也在此刻完全爆发,只能说这种情况的确是德国外交的失误,它既想和法国一直保持和平,又想不惹到俄国,还得在不跟美国敌对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限制它。

  奥古斯特知道战争将会对德国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无论输赢,德国的国力都将空前的削弱,所以她选择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而她不曾预测到这条道路其实与上一条道路无异。

  和平的道路是艰难的,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少之又少,或许死了,或许变换立场,这是一条通向死亡、血腥与暴力的道路,无形的力量推着浪潮中的各国奔向那场战争。

  自1648年,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诞生开始,人类走进了一个新的纪元,1689年的光荣革命更是令欧洲彻底成为了世界的中心,在殖民时代,他们创造了许多文明,正如他们所说,更高等级的文明将会奴役低等级的文明。

  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资本主义对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塑造了一个属于资本主义的世界观结束了封建时代,将民主与自由的理念带给了全世界,那是整整两百年属于欧洲的时代。

  但是光辉的背景之下,资本主义的殖民统治同样是压迫的,剥削的,欧洲各国都犯下了许多泯灭人性的罪恶,聚拢了大量的不义之财,而这一切都将在这场战争之后烟消云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