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血战凡尔登(1 / 2)
轮换战术可以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奇迹,正是这个战术令法国抗住了德国汹涌的攻势,贝当足够重视自己的部下,所以才愿意做这么庞大的行政工作,去协调每一支部队每一个师的轮换防守。
那些在凡尔登前线已经待了够长时间的士兵会被调往其他清闲的地区,甚至直接放假回家,而没有在凡尔登待过的士兵,又会被调到凡尔登来,这项举措可以大幅减小士兵的身心压力,振奋了士气。
而这种战术有一个巨大的弊端,贝当将整个法国几乎所有的部队都换到凡尔登来过,这些士兵几乎都见识到了凡尔登的残酷,这将会在未来造成长时间的厌战情绪。
但是贝当知道吗?他当然知道,但是不用这套战术,法国就没办法坚持下去,万一失败了,那法国可就亡国灭种了,无论如何这场仗都必须打下去。
就算是两杯毒酒,法国也得选毒性慢的那杯来喝,而有些人问,这值得吗?
整个法国最精华的北部被打成了废墟,时至今日,法德双方在法国的土地上扔下了超过两百万发炮弹,战火和硝烟充斥着每一寸土地,但是法国人是不会问这种问题的,他们只会问对面的德国人,这值得吗?
因为是德国越过了比利时,入侵了法国,对于法国人来说,一开始这场战争的确是帝国主义的战争,那到现在,这场战争对于法国的性质就变成了卫国战争,德国进攻法国的时候可以说是在自卫,但为了自卫把无辜的比利时打到亡国,这只能说对面确实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了。
反侵略战争是侵略战争导致的必然结果,所以即使法国被打到亡国的边缘,他们也会坚持战斗,即使他们的政府放弃战斗,他们的人民也会坚持战斗,法国战斗并不只是为了瓜分胜利的果实,它还要保护这面旗帜下的人民。
这场战争在后世也将成为一代法国人的回忆,凡尔登战役也成为了法国人民团结一致的象征。
怀着这样的信念,法军的士兵们最终都选择踏上了凡尔登的战场与德军鏖战,而德军这边也不遑多让,施里芬也采取了类似于法国使用的轮换战术,不过德国这边的轮换跟法国那边并不相同,比起贝当那种出现伤亡之后才轮换的情况,德军这里不管有没有伤亡,你都必须来凡尔登打个卡,只要你是个士兵,你就得来凡尔登蹲几天,这些行政工作是德国政府部门负责,得到了奥古斯特的首肯。
德军在凡尔登的进攻被贝当挡住了,他的防线牢不可破,并且他本人对七十五毫米的野战炮也情有独钟,这种大炮虽然不及克虏伯大炮,大炮的口径小了很多,但是好处是造价低,很轻易就能量产,而且更加轻,不需要向德国那样用铁路运送,即使是马匹也能拉得动。
这个需要灵活组织防线的时候,数量才是最重要的,反正那些难啃的防御堡垒贝当是没什么想法了,要不是上面的人催得紧,贝当根本就不打算进攻。
德军的进攻也造成了极大的伤亡,这样下去可不行,因为英国还没准备好登陆,德军可不能在英国人来兜底之前就将血流干,所以施里芬重新设计了进攻路线,集中进攻默兹河左岸,这里有着大名鼎鼎的死人山,也是战地一中的经典地图,凡尔登高地。
这场战役,德军用了整整一个集团军进行进攻,而法军这边也不遑多让,派出了将近十六万的部队进行防御,从德军的前沿阵地到死人山的这段距离只有两英里,而这两英里的距离,德法双方付出了超过十万条人命。
八月底,德军朝着死人山发起了猛攻,德国的精锐部队越过了重重的炮火,在队友的掩护之下渡过了默兹河,刺破了法军的阵线,法军几乎完全失去主动权,在这关键时刻,法军发起了最后的决死冲锋。
他们的主战场在林地,法军再一次组成了拿破仑时期的密集阵型,而这一次德军还以为法军这是在排队送人头,没想到对面拿破仑上号了。
德军一批一批的放倒法军的士兵,但是没用,他们的勇气媲美拿破仑的老近卫军,即使身旁的战友被杀死了,他们的眼神也没有出现一丝一毫的动摇,他们将德军最精锐的步兵军团给打的溃退,战线出现了反推,德军刚拿到的死人山还没捂热乎,就被法军赶了出去。
当德军指挥官站在阵地向对面的山丘眺望时,他们只能看到那面象征着法兰西帝国的三色旗,而在那面旗帜下,是漫山遍野的尸体,他们依然年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