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章 构架(七)(2 / 2)

加入书签

                在11月,人民党三届一中全会已经结束。周树人很清楚这说起来是人大全国会议,实际上也就是奉旨办事。果然,会议上人民党的代表们抛出了一系列的议题。

                确立国号为中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国徽等等都已经确定。甚至国庆日也是由人民党确定的,“由于中国还没有真正统一,国庆日暂时不定。”

                感觉自己在一系列被迫举手投下毫无意义的一票之后,周树人倒是对这个决议深表赞同。人民党并没有狂妄自大的认为自己作为名义上中国的合法政府,就仓促的定了一天作为自己的建国日。若是人民党做出这等沐猴而冠的事情,周树人真的会觉得自己实在是看错了对象。

                在所有的议题中,据说国旗是陈克的建议,国徽是人民党的传统标志与国旗结合改出来的。国歌也是陈克所做。其他几个议题周树人都投了赞同票,唯独在国旗上周树人投了反对票。

                这反对并非针对国旗的样式,周树人觉得旗子很漂亮。

                周树人的不满也不是针对国旗的红底,“国旗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这个解释的确是有令人振奋的作用。而这也的确是事实,没有先烈们不畏流血牺牲,也不可能有中国的今天。

                甚至是视觉效果中关于近大远小上的视觉效果的黄色五角星,也不是周树人的不满对象。黄色在中国在中国代表帝王的颜色,能在国旗上与红色相匹配的也只有黄色了。

                周树人不满的是大星小星的问题,人民党的解释是小星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这四大阶级平等的围绕并且监督作为领导政党的人民党。

                这在个时代,“小星”是有隐喻的,是指小妾。清朝人张船山是蜀中四大才子,他在苏州搞了一个小妾,这老不正经的张船山还设计让小妾与张船山的夫人相会在可中亭中,会谈甚欢,他夫人却被蒙在鼓里。这个张船山很得意他的手段,发挥了骚人的本质,赋诗曰:“天孙冷被牵牛笑,一解银河露小星。”意思是说,织女还在银河那头苦等,牛郎却有了小妾了。

                尽管人民党把国旗称为五星红旗,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种无聊的争论。但是周树人能保证肯定会有文人起来反对的。

                不过少数人的反对并无意义,至少周树人很清楚,由劳动者组成的浙江人大代表团里面,凡是工农兵出身的没有一个懂得这个隐喻。这些工农还有军队出身的人大代表们是真心觉得这旗子很好看。

                所以周树人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想法了,如果认为“自己的那一票应该是至关重要的一票”,那么周树人大有理由认为其他人所赞同的国旗是“没文化”或者“包含恶意”。可是从少数服从多数的角度,既然最终投票结果是大多数人都同意国旗的样式,那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周树人就有义务来维护共同的投票结果。哪怕是他心里面再不爽,都得承认这面国旗是中国的旗帜。

                不管是讲法理还是讲民主,周树人对于投票结果都挑不出任何可以指责的地方。可周树人心里面就是感觉不爽,对他来说这实在是一种全新的体会。

                除去这个内容,人大作为权力机关,还真的享有巨大的权力。例如政府1917年工作报告中关于1917年已经完成的工作报告,以及1918年财政预算。各种数据看得周树人头晕目眩。什么是财政,政府的钱到底是怎么发行,还有货币回笼计划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周树人发现自己根本听不懂。这不仅仅是专业术语问题,而是周树人根本没办法对全国有一个概念。

                例如新建立的东北三省到底是什么样?为什么要撤销热河省?人民党提出了一个未来三十年内废省建郡的讨论草案到底基于什么目的。周树人发现别说全国,就连浙江废省建郡,到底以什么理由建郡,到底把浙江分割成多少个郡。他作为土生土长的浙江人都理解不了。

                周树人感觉自己唯一能够理解的则是“问责制”,就是说怎么建立劳动群众对政府以及人大等机构的监督。周树人倒是真的理解了。不过他对人民党提出的“群众路线”“法治框架”“保护公务员”的说法又感到了狐疑。

                人民党很实在的提出了“认知程度”的问题,就是关于群众们对各种制度的认知程度,人民党提倡的平等,与人民认知的平等,两者之间到底有何种差别。如何处理这种差别。

                周树人对人性的黑暗面颇有认识,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这对谁都是一样。如果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每个人都会有希望自己立于别人之上,到底以什么为判断标准。这可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反正人大会议就这么开呀开呀,人大代表们更多的是来学习的。人民党把一个中国的模样描述给大家听,大家听的晕晕乎乎,树立了正确或者不正确的理念,最后对人民党提出的议题投赞成票拉倒。

                就连周树人也发现,自己真正面对国家大事的时候,尽管很想实行人民权力,可具体操作中,也只有这么随大流。

                会议上所有代表都明白的,也就是陈克当选国家主席这件事,就连尚远当选政府总理,很多人大代表都不知道尚远是谁,也不知道伤员都干过什么。所有人都投票给陈克的时候,还是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投票给尚远的时候,很多人就不知道这庄严的一票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经过了这次人大会议,周树人觉得自己成长了不少。坐在书房里面指摘天下事很容易,真的把天下事往面前一方,这些人大代表们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

                到了1918年1月,人大会议结束后,果然如同周树人所想,文人对各阶层成为“小星”是极为反对的。各地都有无聊人提出了各种嘲讽。

                倒是人大代表冯煦与沈曾植倒是发文试图驳斥这种污蔑诗经的问题。

                “嚖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宦命不同。”是《诗经?召南?小星》中的一章。这两位学者认为这是指一位小吏的感受。

                后来在诸多人胡乱解释,认为此诗之意为颂扬后妃之德。汉代郑玄便认为,“小星”即众多无名的星,用以比喻周王的众妾。南宋朱熹的看法近似:“南国夫人承后妃之化.能不妒忌以惠其下,故其众妾关之如此。盖众妾进御于君,不敢当夕,见星而往,见星而还……遂言所以如此者,由其所赋之分不同于贵者,是以深以得御于君为夫人之惠,而不敢致怨于往来之勤也”深奥之极。故小星在古代又借指“妾”。

                冯煦公开认为这种辩驳纯粹是三纲五常的思路导致的曲解。

                尽管反对冯煦的文人远比支持冯煦的人多得多,但是冯煦好歹通过这件事开始试图确立自己的立场。

                对于这些争辩,人民党根本一点兴趣都没有。对人民党来说,真正的大事在于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推翻了临时政府,获得了莫斯科等大城市,以及俄国相当国土的领导权。

                布尔什维克建立的苏维埃正式向人民党发电报,电文中请求中国政府与俄国一起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电文中说苏维埃正式派遣使者到中国来与人民党做正式谈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