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嫡系(2 / 2)

加入书签

对韩淑秀,张汉卿也是表现的十分尊重。在妇女地位还很低下的民国之初,有这么一位女性,有思想、有眼界、有能力,更可靠的是,他是郭松龄的夫人。对缺少人才的张汉卿来说,每一个这样的人物都要抓住!

于是,宾主尽欢。

于是,少帅经常与郭韩两夫妇谈古论今,商榷时事。

当张汉卿把建造一支新式奉军的理念与郭松龄分享后,郭松龄十分欣赏之,并愿意全力支持;当张汉卿将建立奉天革命党并以之领导东北的土地革命、解放妇女运动和工人运动的想法向韩淑秀表白后,激动不已的韩淑秀主动要为少帅作为建党发起人之一并作为联络人,并拟在以后负责妇女运动与工会工作。

在张汉卿的极力举荐下,借着少帅这杆大旗,张作霖也许是早有耳闻,自然使郭松龄步步高升。先是升中校教官,然后很快就兼职成为将军府里举足轻重的高级参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张汉卿自己在修炼内功,但不妨碍他对于国内局势的关注。老袁殡天后,黎元洪总统、段祺瑞总理在施政方略上的争执开始凸显,北洋分裂危机开始浮在明面。7月,长江巡阅使兼安徽督军的张勋向各省督军发出呼吁,准备于9月在徐州召开督军团会议,拟以地方抱团的力量对中|央施加压力,成为直、皖系之外的“第三极”。

这一做法立刻获得了响应,各省都与他眉来眼去,连张作霖也决定以奉督的身份掺合一脚。没办法,在干强枝弱的现状下,想在东北有所突破,非得有强援不可。而这个督军团,明眼人都可以看到它与当年的“东南联保”有异曲同工之妙。

张汉卿清楚地知道随后的国家走势,他完全不用做任何动作便可以痛快淋漓地做他的少帅,反正奉系的崛起是大概率事件。不过既然穿越来一趟,难道是要自己做历史进程的旁观者的吗?自己知道“天命”在讲武堂还那么拼,不就是想获得一个更好的结果吗?

人心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达成,同样一支强军的练成非短期之功。在讲武堂训练再刻苦、成绩再优秀,总不如自己独领一军来得有意义。现在身边已经有诸多的追随者,如果再像正史上那样按部就班地接位,穿越的意义便大打折扣。现在是北洋史上最动荡的时代,既是灾难,也是机会。

机会就在身边。

当初自己配合张作霖骗到袁世凯的军火从而扩编10个营的新军,因为恶了老袁,所以一直没能获得中|央正式的番号,没办法只能摇身一变作为张作霖的卫队。张作霖原来就有一个近千人的贴身马队,加上这支生力军后,成为一个人数达8000人的庞大队伍。满编的27师也不过一万二千人,这么多新军立刻让嗜兵如命的将领们闻到了腥位。

在张作霖卸任27师师长后,孙烈臣继任,当初同为旅长的汤玉麟便想接管这支队伍,再与孙烈臣并驾齐驱。但是张汉卿极力阻挠,他认为汤玉麟被剥夺了掌握省城密探队的权力之后思想极度动荡,他在53旅已经把持这么多年,再把这么一支军队交给他很让人不放心。

其实张汉卿是藏着私心的,他早就盯上了这支新军,当然不想让别人染指。他在不止一个场合向张作霖提出重整一支新军的想法,并经常拜会张作相和孙烈臣,和他们讨论整军方略,意思很明显,他想大显身手了。

在进讲武堂之前,张作霖便激将他说做得好了给个团长干,这个团长他可不想在27师当。无他,那里虽然是父亲起家的军队,但兵油子太多,想按自己的心思搞事情阻力一定不一般的大。而新军从上到下基本上未受污染,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如果把已经考察合格、依附于自己的这些中下级军官们安插在新军里面,一是可以方便自己更好地控制军队,二来也是给各方一个强烈的信号:信汉卿,得永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