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调研贫困户(1 / 2)

加入书签

宋朝阳关切的问道:“扶贫款已经到位,为什么老乡们还是不肯开展养殖项目?”副县长介绍道:“这里面存在的原因很多,譬如,壮劳力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青壮年都去城市里打工了,村里只剩老幼妇孺,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就做不了;还譬如,老乡们的自救自助意识明显淡薄,思想落后,就算有人救济上门也不愿意干事儿;再譬如,一部分人有小农狡诈意识,领到村子用扶贫款购买的牛羊崽子之后,竟然偷偷贩卖掉,只看重眼前利益,不为今后着想。唉,扶贫工作很难做啊。”宋朝阳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情况,不由得有些震惊,道:“还有这样的人?”

        县扶贫办主任插口道:“宋书记,您不知道,还有比这种人更人性次的呢。有个贫困村的特困户,通过我们县里扶贫,家里以六头猪为基础,初步形成了三十五头猪的小规模养殖场,家庭年收入从三千元提高到五万元。结果呢,村里有人眼红嫉妒,晚上跑到他家猪圈里,偷偷投喂了用农药泡制过的猪饲料,三十多头猪当场就毒死了一大半。后来那人被派出所的人抓获,问他为什么下毒手,他说见不得这家人比他过得好。”

        宋朝阳皱了皱眉头,没说什么,吩咐道:“找一家没有开展扶贫的贫困户,我们进去坐一坐。”

        副县长就招手把九坡镇镇长杜伟光叫了过来,现场安排任务。杜伟光又找西山村长,西山村长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脸色晒得红膛膛的,闻言咧着嘴苦笑道:“上回了洪水以后,村里人家都成特困户咧。”杜伟光知道宋朝阳这个吩咐的要点在哪,对村长说:“找一家原来就很贫困,也不接受县里扶贫帮助的农户。”

        村长想了想,选中一家,让人先过去通知,自己陪着这些大领导们慢慢往那边走。

        来到这家贫困户里,宋朝阳与家主促膝长谈。这家男女老少一共七口人,两位老人留在家里看家,顺便带看孙子孙女,家里的两个顶梁柱儿子与儿媳妇都去省城打工去了,家里在村子北边半山腰上有四亩山地,院子里养着两头猪与十几只鸡。留守五人的全部经济来源,就来自于那几亩山地种植的农作物与养着的几只畜类,平时三餐不是窝头就是喝粥,过年过节才能吃上一点肉,生活可谓清苦之极。

        宋朝阳问道:“老乡,你儿子儿媳在省城打工,过年的时候回家,能带回多少钱?”老头说:“他们在省城得租房,得吃饭,得买衣服,刨去这些,回家的时候能带回七八千块钱。”宋朝阳有些震惊,一家七口人,一年就只收入七八千块钱,问道:“两个人怎么才赚这一点?”老头叹道:“唉,两人只有儿子工作,媳妇过去是伺候他的,也不赚钱,加上省城花得多,也就攒不下几个钱。”宋朝阳说:“既然在省城也赚不多,为什么不留在村里?”

        老头说:“省城赚得再少,也能见着活钱儿啊,在村里干一年,也没几个钱。”宋朝阳道:“县里不是有扶贫项目吗?你们为什么不参加?”老头说:“你说养牛养羊那些事?唉,干不了,咱没养过,不会养,养它们还得搭棚子搭圈,准备粮食,哪有那个闲工夫,也没那个闲钱。”宋朝阳笑道:“你们这不就闲着呢吗?怎么没有闲工夫?”老头哈哈笑道:“这样闲着不操心啊。”

        宋朝阳就皱紧了眉头。

        接下来又走访了几家困难户,基本每家家主都能说出似模似样的原因来,虽然经不起推敲,但人家就是认定了这些,谁也拿他们没办法。

        李睿已经认领了西山村当做自己秘书一处的互帮互助对子,还想在村子里好好的搞一下结对扶贫,争取在办公厅里做个典型出来呢,可等走访了这一趟下来,看到这里的贫困户们都是如此懒惰惫怠,心里就凉了半截,暗道:“如果村里贫困户们都是这种态度,自己也别来了,估计来了也没用。人穷可以扶助,人穷还懒惰惫怠可就扶助不了了。”

        一圈走下来,宋朝阳对自己的扶贫大计也有了新的评估,眉头一直紧紧咬在一起,脸色也不大好。看来,这件事远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自己当初想的是,在市里振臂一呼,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都会行动起来,打一场漂漂亮亮的扶贫攻坚战,并且会很快取得成绩,自己也就在省委黄书记那里有了地位。现在一看,扶贫哪里是那么容易做的?光是改变这些贫困户的生活态度就是一个大大的难题。他们的态度改变不了,就算给他们搬来金山银山,他们也会放弃不用。

        回到九坡镇委政府大院后,宋朝阳立时召开了扶贫工作现场讨论会议,市县镇村四级干部全部参加,畅谈如今扶贫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难题,并商讨解决的办法。这个会议一开就开了三个多小时,开到了晚上天黑。李睿记笔记就记了十几张纸,手腕子都酸了,才等到会议结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