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亮刃(1 / 2)

加入书签

正德元年,四月底,杨瓒一行自淮安出发,经扬州府、苏州府、松江府,一路南下,于五月下旬抵达金山卫。

        再向前,即进入杭州湾,抵达江浙。

        补给过淡水菜蔬,官船再次离岸。

        闻讯赶来的松江府官员扑了个空,准备好的拜帖表礼也未送出,只能眼睁睁看着官船走远,扬帆海上,不见踪影。

        “这个方向,似乎不对。”

        金山知县忽然神情一变,引来同僚侧目。

        “钦差江浙,为何往东去?”

        “观其方向,是往大取山岛?”

        一语惊醒梦中人,想起自淮安府传来的消息,在场官员都是眉间紧蹙,表情变了几变。

        “难不成,这位钦差真是决心剿匪?”

        “九成。”

        “浙海匪患难平,更有倭贼夹杂其间,仅凭几百官兵,恐难拿下。”

        话微酸,也是实情。

        越靠近江浙,近海岛屿越多。

        大小不一,零星棋布,散落海中。

        岛上千态,或草木葱茏,或怪石嶙峋。或毒虫遍布,或百千海鸟栖息。

        部分海岛,自秦汉便有人定居。本朝设立官衙卫所,有繁荣者,村镇规模不下于陆上州县。

        然也仅为个例。

        多数岛屿渺无人烟,更无卫所官员。如有淡水,能驳船,必为海盗占据。走私货物,交易海外方物,常年可见番商倭人。

        自成化年起,偶尔能见到高鼻深眸,穿着打扮古怪的佛郎机人,带着金银器物,比手画脚,同商人交换明朝的丝绸瓷器。

        起初,两三年乃是七八年才有一艘佛郎机船入港。

        弘治十年后,忽然变得多起来。甚至有少数人离开船队,定居岛上,向当地人学习官话。更换明朝衣袍,学习明朝礼仪。

        岛上的商人海匪,乃至倭人,都当是看西洋景,图个乐呵。

        这些长相怪异,浑身飘着怪味的佛郎机人,起初很嚣张,破船靠岸,下来几个人,也不打听一下情况,就敢插旗圈地,说什么奉国王之名,占据此岛。

        不凑巧,此岛归谢十六管辖。

        语言不通,单看动作,也晓得对方是什么意思。

        官府抓人,还要过堂审讯。海盗根本不讲究这些,想占自家地盘,还有什么可说,揍就对了。

        先是陆战,继而海战。

        两艘佛郎机船都被海盗夺取,一艘沉海,一艘成了谢十六的战利品。船上的佛郎机人,大食人,二十几个强壮的黑人,都被带到岛上。

        有岛上番商能说佛郎机话,挑出水手船工,以及身强体壮的苦力,余下都被沉海。

        同海匪讲仁慈,无异于劝老虎吃素。

        何况,这些远道而来的佛郎机人,实在和“好人”不搭边。不客气点讲,明着是所谓的探险家,实则就是一群匪徒。

        登上陌生大陆,第一件事就是画圈占地。

        遇上好欺负的,烧杀抢掠;不好欺负的,被狠揍一顿,只能自认倒霉。惹上谢十六一众海匪,更是踢到铁板,角色调转,被烧杀抢掠,当做货物买卖。

        为番商寻到银矿的佛郎机人,即在这群人中间。

        番商用两块银饼交换,仍拍着大腿,直叫亏本。

        看得一众海匪哈哈大笑。

        被当做货物买卖的佛郎机探险家,没有任何反抗的资本,只能老实认命。不然,下场定会和船长一样,丢进海里喂鱼。

        知晓杨瓒要对付许光头和谢十六,两名番商心惊不已。但刀口抵上脖子,摇摆不定只会死得更快。

        几番思量,最终,将同谢十六的交易和盘托出,包括登岛时见到的武器,岸上布放,都说得一清二楚。

        “据小的所知,岛上有火炮,能发铁球。”

        一名番商说完,另一名番商立即补充道:“还有火铳,火雷。谢十六的手底下,不下二十人擅使弓箭。小的听醉酒的海贼说漏嘴,谢十六的海船上,藏有前朝的攻城弩,连许光头都眼馋。”

        “交易多在双屿岛,许光头不露面,都是谢十六和其他五个人安排。不是信得过的商人,绝不许登岛。小的和海贼交易数年,每次登岛也要蒙上双眼,到岸才能解开。”

        番商滔滔不绝,杨瓒端起茶壶,轻轻嗅着茶香,没有插言。

        待番商停住,方才道:“交易数年?”

        四个字,语调没有任何起伏。

        番商激灵灵打个寒颤,奈何话已出口,收不回来,只能对神明发誓,一定改过,效忠朝廷。

        “本官相信。”

        杨瓒颔首,放下茶盏。

        瓷沿轻磕桌面,发出脆响。似有铜锤敲在头顶,番商缩了缩脖子,耳际嗡嗡作响。

        “尔等是识时务之人,想必不会忘记本官前番所言。”

        番商连连点头,唯恐杨瓒真的翻脸,贴出告示,将他们丢去江浙,自生自灭。

        “小的不敢忘!”

        “大人有吩咐,小的拼命也会做到!”

        “大人,小的忠心耿耿,天地可鉴!”

        “大人让往东,小的绝不往西。大人让抓狗,小的绝不撵鸡!”

        “小的一片赤诚之心!”

        番商声嘶力竭,旁听的王守仁都皱起眉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抬手止住两人发誓,杨瓒道:“本官正有一事交代你二人。”

        “大人尽管吩咐!”

        杨瓒点点头,似对两人的态度十分满意。

        “两日后,船靠嘉兴。尔等登岸,联系谢十六手下海匪,言有货物交易。”

        什么?!

        番商瞪大双眼,这岂不是上门送死?

        “尔等不愿?”杨瓒神情微沉,“发誓改过,莫非是诓骗本官?”

        “小的不敢!”

        番商满口苦水,无法下咽。

        “大人,海匪狡诈,必要先查验货物。小的离家数月,仓促之间实无法安排妥当。”

        “此非难题。”杨瓒缓和神情,道,“所需货物,本官自会备妥。茶叶,丝绸,布帛,银饼,俱已装箱。尔等只需联系海匪,设法登岛。”

        “大人,小的……”

        番商仍有些犹豫,杨瓒勾唇,笑意未达眼底,令人脊背生寒。

        “还是为难?”

        明明是目秀眉清,丰标不凡,这一笑,却比凶狠的海匪更令人惧怕。

        番商打着哆嗦,连忙摇头。

        本能告诉两人,敢点头,后果会相当严重。

        “放心,本官会遣人与尔等同行。尔等只需携货物登岛,如往常一般交易。莫让海匪看出端倪,即可平安归来。事成,本官会上奏天子,免尔等之罪,为你二人请功。”

        “谢大人!”

        番商行礼,感激涕零。

        到底是发自肺腑,还是做表面文章,杨瓒不在乎。两人老实办事,中途不出纰漏,即是万事大吉。

        番商退出船舱,王主事开口道:“佥宪当真不担心?”

        “不担心。”杨瓒转头,笑道,“有王主事与之上岸,安排定然周密,本官何须担忧?”

        “佥宪过誉,下官实不敢当。”

        “当得。”

        杨瓒笑得愈发真诚。

        “王主事文武兼资,具王佐之才,周指挥亦有夸赞。今番南下,连剿六处海匪,如能再灭许、谢一众悍匪,天子班功行赏,周指挥使有鞍甲之劳,王主事亦有荡荡之勋,功不可没。”

        “下官功薄蝉翼,佥宪实在过奖。”

        王守仁起身拱手,连言不敢当。并言,此番剿匪,若无杨佥宪提供海图,事无可成。

        “如论功,佥宪当居首。”

        杨瓒笑着摇头,知晓王主事不好拐,诱其主动跳坑已万分不易,再想更进一步,实是痴心妄想。

        想到这里,杨瓒不由得开始怀念谢丕。

        遥想往昔,谢状元何等高情逸态,乐于跳坑。现如今,积累下经验,也是越来越不好坑。

        咳!

        算算时间,谢状元应该抵达倭国,未知如何发展,是否已寻到银矿……

        如杨瓒所料,谢丕和严嵩一行,早于半月前抵达倭国。

        为避人耳目,先往京都,宣读天子圣意,将最大一面木牌交由幕府将军。

        至于天皇,不好意思,谢状元时间紧急,见过曾向国朝“纳贡”的足利氏,就算完成任务。接下来,便要以观访各地为名,前往石见勘探银矿。

        发现银矿的佛郎机人,被安排进使臣队伍,为谢丕带路。

        受大明赏赐,幕府将军很激动,郑重挂起木牌,安排酒宴美人,款待上国使臣。

        菜肴寡淡,酒水一般,倒也能接受。但那几个所谓的美人,是什么鬼?

        脸上涂满面粉,眉毛剃得精光,嘴唇三点红,展颜一笑,露出两排黑牙。

        白脸,无眉,黑齿。

        这是人还是妖怪?

        谢丕强自镇定,严嵩脸颊抖了抖,险些当场喷酒。

        美人靠过来时,几乎能看到从脸上掉落的粉渣。

        这不是惊吓,而是惊悚。

        严副使起身要跑。

        不成了,下官撑不住了!

        站住!

        谢状元一把拦住,表情严肃,眼神锐利。

        为了大明,为了银矿,区区难关,算得了什么!

        严嵩苦笑,这是区区?

        谢丕点头,区区!

        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还不只是一级。

        严嵩无奈,只能苦着脸坐下,尽量做到目不斜视,否则,难保不会夺路而逃。

        设宴的足利氏搂着美人,观赏歌舞,乐在其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