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身败名裂的准备(1 / 2)
徐上峰和林擎天。
两人可谓是真正的相交多年,不说成为巨头之后在一起搭档的时间,就说当年林擎天还是帝国西南市市长的时候,徐上峰就跟他一起共事过。
当年的林擎天是西南市市长,而徐上峰,则是西南市的副书记。
在早一点的时候,林擎天担任西南市副书记的时候,徐上峰则是西南的组织部长,前前后后,两人共事超过十年的时间,可谓是真正的老朋友老同事。
后来王系和西南派系彻底结怨,林擎天调任南粤,担任南粤的行省书记,虽然进了决策局,可却被迫离开了大本营西南市,从此处在跟陈画楼,跟整个王系激烈争斗的第一线。
而那个时候本来就已经是帝国中心委员的徐上峰却捡了林擎天一个天大的便宜,顺势成为帝国西南市市长。
那段时间,王系和西南派系之间的冲突刚刚爆发,争斗却极为激烈,为了打击彼此的士气和声望,双方很多计划都没有考虑周详,就已经开始实施,而双方激烈争斗的第二年秋季,随着当时的西南市书记,林擎天的某位亲密战友的落马,整个王系都确立了全线进攻的优势。
那是一段不同寻常的时期,可对于西南派系内部而言,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最欢喜的,无疑就是徐上峰了,他担任西南市长,头顶上的代字刚刚去掉一年多,就在西南派系几位大佬的支持下更进一步,顺势成为西南市书记,并且在来年的秋天增补为决策局委员。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西南市, 落入了徐上峰这一系手中,西南派系内部同样有两股势力,就如同如今的王系,郭天龙和邹仁特代表着王系的老一辈,而陈画楼和叶年伦则代表着王系的年轻代一样,在西南派系中,徐上峰的那一系,被人统称为保守派,而林擎天那一系,则被称呼为激进派。
派中有派,这是任何一个派系都要面对的问题,有些时候,派系内部的争斗,甚至比起跟其他派系的战斗还要激烈的多,只有面临外来威胁的时候,才会一致对外。
西南派系成立的时间远比王系要早得多,内部的一些冲突和矛盾,积压自然也是极深,趁着林擎天去了南粤,而其亲密战友又落马的情况下,西南派系的保守派大佬直接出手,将徐上峰送上了西南市书记的位置。
从徐上峰开始,到如今的决策局委员,西南市书记赵迎飞,全部都是保守派的人物,而林擎天代表的激进派,却只能在北方市等一些地方开阔疆土。
其实有些矛盾,在很久之前就被引发了,如果不是因为外来的大敌威胁太过致命的话,西南派系内部的矛盾,也许从徐上峰担任西南市书记的那一刻起,就将彻底的暴露出来。
可因为王系接下来的凌厉攻击,让西南派系又暂时团结到了一起,并且一直到了今天。
事件的起因,同样也是因为那位落马的西南市书记。
西南市是直辖市,书记向来都是高配的决策局委员,帝国领导人的身份,他的落马,方方面面的影响几乎是可以牵扯全局的,那会王系和西南派系摆明了就是你死我活,抓到这么一条大鱼,哪里有放过的道理?
深挖细查,由当时的帝国首相李冬雷亲自出面,做通了派系内部的工作,并且联手南方派系,将那位书记的所有事情全部都翻了出来,并且成功的跟当时的西南派系领袖薛治国扯上了关系。
薛治国。
对于如今很多帝国的年轻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有些陌生的名字,可对于一些老人和中年人来说,这个名字却一点都不陌生。
神州帝国近几十年来,第一位没有获得连任的帝国最高元首!
前帝国最高元首薛治国,在他第一届的任期满后,就直接因为身体原因退了下来。
这无疑是表面上的结果,至于内部有多少腥风血雨,不是当事人,谁都不清楚。
而这件事情,也彻底展现出了在李冬雷率领下的王系的绝强战斗力,更是直接打断了西南派系连续两位首长接力的完美计划。
薛治国不曾获得连任,对于西南派系来说,这简直就是灭顶之灾,西南派系原本即将爆发的内部冲突彻底消失,那个时候,林西南是不是能接班都成了问题,面对自身的政治生命和前途,林擎天亲自出面,整合保守派和激进派的声音,并且对保守派做出了极为巨大的让步,最终才让西南派系勉强稳住了阵脚,在薛治国退下来后,他有惊无险的成了决策局常委巨头。
随后林擎天为了积累自己的威望和声势,直接对北方派系出手,一个可以左右帝国大局的派系轰然倒塌,西南派系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林擎天也彻底将西南派系的声音统一,并且获得了所有元老的高度认可,随口就是他登上最高元首的位置,然后带领下西南派系跟王系战斗,在王系强大的威胁下,整个西南派系始终团结,所有的矛盾,都拖到了今天。
武道势力只是一个引子,而西南派系保守派和激进派多年来的各种矛盾,才是让林擎天和徐上峰渐行渐远的关键。
而且徐上峰之所以不认可林擎天的不断妥协和各大武道势力的入世,杀父之仇是一个原因,不认可那些武道势力的罪人的身份也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徐上峰隐约觉得,林擎天不断的妥协,是为了给他自己,给西南林家留一条退路。
是的,是给他自己,给他掌控的家族留下退路,根本就不是为了西南派系留下退路。
争夺特勤系统的话语权,有林轩辕在,这有多艰难可想而知,就算西南派系能够侥幸掌控帝国特勤系统的半壁江山又如何?
勉强立足是够的,可是林擎天嘴里的反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