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杨震的最终目的(2 / 2)

加入书签

但是先打牢工业基础,将特种金属冶炼生产工业基地建立起来是必须的。因为杨震很清楚,美国人的援助不会是太过于大方的,一旦美国人在未来的美日战争时候,彻底占据上风,他的援助就有可能随时终止。

实际上杨震的预感还是对的,在珍珠港事件发生仅仅半个月之后,美国人就公开宣布将抗联纳入租借法案之中。而且给予抗联的援助,不通过国民政府而单独计算。原来还有些遮遮掩掩的抗联驻美办事处,则直接公开露面。

不过三个月之后,美国援助的第一批物资就已经通过苏联运到。虽说只是十五万余顶美国人库存的,在一战时期生产的仿制的英国托尼式钢盔,以及一部分卡车配件,以及橡胶和汽油,但是其速度却是远远的超过对国民政府的援助。

在整个战争期间对抗联的援助数量和力度,也远远的超过对国民政府。而在美军结束冲绳战役之后,美国人的援助力度即大幅度的下降。其武器装备和机器设备基本上就已经停止援助,甚至原材料也停止了援助。

到了战争的最后阶段,援助的物品以军装布料、车辆配件,以及一些非军用物资为主,尤其是以战后重建急需的水泥等一些其他物资为多。比如在冲绳战役结束之后,美国原计划给予抗联的四百辆M四中型坦克,却是换成了一百辆的推土机外加二百辆拖拉机。

但对于杨震来说不管有没有美国援助,未雨绸缪还是相当必要的。利用战争时期的特殊情况,建立自己的特种钢材冶炼、稀有金属提炼工业,对于抗联,包括整个中国未来的发展还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仅是关系到眼前,更是关系到中国工业未来发展的长远。杨震知道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等战争结束,再想建立一个完成的国防工业体系,那代价就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倍了。所以包头一定要拿下来,而且是越快越好。

不过要实现杨震的这个想法,至少要将日军蒙疆驻屯军彻底的打垮,使其丧失反击察北、绥远地区的能力。否则即便拿下包头与察北一线,如果日伪军全力反击的话,依旧很难站的住脚。因为无论是抗联,还是关内部队都不可能长期在绥远与察哈尔地区保持大量的部队。

只是在很多人看起来要歼灭或是打垮相当于日军一个军建制的蒙疆驻屯军,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在杨震看来只要关内部队与出关部队配合的好,却是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

第一就是部队在抵达绥远地区作战后,可以得到有力晋绥军区的支持。晋绥军区主力是由一二零师主力发展而来的,主力还是红二方面军的老底子,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思想素质绝对过硬。

同时晋绥军区在杨震的力主之下,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部队完成了换装,战斗力有了较大的提升。而晋察冀军区虽说主力大部分已经编入挺进军,但是在北岳山区还留有相当的兵力。这些都可以在战役发起之后,为部队作战提供支援。

而且晋绥军区虽说主要力量都在晋西北,但是在绥北的大青山地区,还有规模不小的一个游击支队。这个游击支队虽说装备差了一些,但是其不仅对整个绥北地区熟悉地形,而且可以牵制日伪军较大的兵力。

最关键的是可以配合日军作战的伪蒙军主力,已经被杨继财在克什克腾旗一战击溃。整个伪蒙军除了在绥西地区的部分兵力之外,其余已经无兵力可以抽调。没有了伪军的配合,单凭日军蒙疆驻屯军兵力根本就不敷使用。

第二,日军蒙疆驻屯军虽说在大同驻扎有一个整编师团,但是其相当一部分的精力,还要被绥西的国军第八战区部队吸引,无法全力对付从东面发起攻击的挺进军与抗联联合攻击。

此时驻扎在绥西的那位绥远省主席兼国民政府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可不是那些眼睛只放到捞钱上的草包。其作战指挥能力,绝对是在一流之上。放眼国内各个方面部队,能力超过他的不能说没有,但可谓是毛麟凤角。

其麾下的主力部队,虽说一水的晋造装备与中央军相比差了一些,而且缺乏重火力。但是其战斗力在全国绝对是数一数二,而且作风极为顽强。最关键的是,这位副司令长官不仅骁勇善战,而且抗日意志极其坚决,曾经多次重创蒙疆驻屯军。

与装备太差的十八集团军相比,这位老兄一向是蒙疆驻屯军的头号劲敌。只要他还在绥西,蒙疆驻屯军就要抽出相当一部分的兵力防备其所部。这一点对下一步的作战,无疑是相当有利的。!-125-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