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杨震最强劲的对手(1 / 2)

加入书签

作为一名相当有战略眼光,而又没有日军将领那样狂妄自大毛病的冈村宁次。对于自己的对手无论是什么人,历来都是相当重视的。他也习惯了在战役之中,多做上两手准备,而不是像日军其他将领那样,不仅是对手不屑一顾,就是经常是一根筋走到底。

他之所以这么做,除了按照判断做好充足准备,以及很多东西不是想隐瞒就能够隐瞒住的之外。其实在他的内心之中还希望,抗联能够在侦察到这些情况之后更改主攻方向。将原来的目标绥东,改为经察南进入平津地区。

这样一来,他完全可以利用察南与平津以北,内外长城之间的大马群山、燕山、军都山都层层叠叠的山地,将抗联参与攻击的有生力量,逐次的消耗在无穷无尽的山地战之中。那样要比在察东的草原、戈壁地貌上,抵抗抗联的装甲集群冲击,对于华北方面军来说要容易的多。

虽说察南的山地自古以来就被称之为平津门户,对于华北方面军来说至关重要。但冈村宁次认为,在对手火力和装备都很强大的情况之下。如果能将抗联拖进察南的山地之中,对华北方面军才是最有利的。

出了战术上的考虑之外,将主要力量放在察东一线在战略上的风险,也是冈村宁次必须要考虑的。尽管认为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但是对于他这个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来说,多做几手准备是必须的。

除了两个师团与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之外,他不敢在察东放太多的兵力。他的防御重点,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其实还是作为华北平原的门户与平津地带的察南。他是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不是蒙疆驻屯军的司令官。

他在张家口一线放上整整一个野战师团的兵力,就是作为机动力量使用的。一旦抗联的主攻方向是按照自己判断的那样是绥东,这个师团可以与晋北出动的兵力,以及原来的守军配合夹击抗联的攻击部队。

如果自己的判断失误,抗联向西不过是虚晃一枪,其真正的主攻方向最终还是察南。那么部署在张家口一线的师团可以与部署在其北面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相互配合利用山地层层阻击,为方面军调集援军争取时间。

那么只要张家口地区的守军,能够为方面军调动兵力争取一定的时间。方面军可以利用平张铁路以及集中的大量汽车,以最快的时间将部署在平津地区,甚至津浦路沿线的二线部队调往前线参战。

冈村宁次自认为自己的这种部署实际上是一举两得,可以起到根据战局的变化随机应变。如果抗联的主攻目标不是绥东,他手中有一支应变手段。而如果自己的判断准确,部署在张家口一线的兵力也可以作为机动力量使用。

如果自己的吓阻战略起作用了,能将抗联的主要有生力量从绥东吸引到察南,那么这么部署正好可以形成三面合围之势,将抗联的主攻力量围歼在察南山区。当然前提能将抗联的主力,真正目标吸引到察南一线来。

尽管这么做对于作为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冈村宁次来说,他很清楚这其中的风险。更清楚一旦作为平津以及华北地区门户的察南丢掉,以及让对手进入华北平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这不仅仅是华北的共产军会依靠抗联提供的装备,短时间之内恢复元气,重新让经过多次残酷扫荡,已经转为稳定的华北重新陷入去年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有可能会丢掉日军在中国,最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华北大平原。

抗联不是装备贫弱的共产军,他们有飞机、坦克和重炮。越过平津一线就是一望无际,无险可守的华北大平原,而这种地形很有利于他们的装甲集群快速的突破,却极为不利于防御。

当年帝国陆军也不是利用机械化的优势,在华北平原上横冲直撞,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攻占了河北大部分地区。而从此次战例来看,抗联明显比当年的日军,对坦克集群作战研究的更深。

一旦其进入华北平原,只要油料充足,他们的坦克集群可以一口气冲到黄河边上,甚至是越过黄河进入黄淮平原。华北平原是侵华日军主要的粮食等农产品基地,尤其是棉花和油料,是日本维持战争所急需的。一旦被抗联突入这里,那么对日本的整体战略将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尽管这么做的风险很大,但是平津以北的层层叠叠的山地,却成了日军此刻最好的屏障。山区的地形,也是阻挡抗联坦克集群的最好战场。冈村宁次的目的,可不单单是守住自己的地盘。如果能将抗联的攻击部队聚歼在察南山区,那么对于他来说也算是大功一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