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后一仗(1 / 2)
关东军这两个师团在反攻作战的时候,本身打的就是三心二意。刚一开始,攻击势头还是很猛烈的。但在抗联参战部队顽强抵抗,并以不断的战术反击,吃掉了这两个师团部分兵力后,这两个师团攻势力度立即减轻。
在接到命令后,这两个师团立即丢掉了所有能丢掉的东西,撤退的速度相当快。在断后部队的掩护之下,一路撒丫子向东凤城方向狂奔。让穆长秋根本还来不及做出反应,便摆脱当面抗联的纠缠。
而为了避免抗联的空中打击,以及加快撤退速度,这两个师团采取了多路撤退的办法。将所有的兵力以大队为建制,一律全部走山路。能走小路的地方,绝对不走大路。能抄近道的路线,不管多崎岖难走也坚决走近路。只要能避开抗联的空中打击和追击部队,再难走的路日军也硬着头皮走。
手忙脚乱的穆长秋,只抓到了第七师团的一个尾巴。虽说合围了第七师团所属二十八联队主力,以及二十六联队的一个步兵大队。并截断了另外一个师团的一个联队,以及该师团所属的炮兵、辎重、工兵各一部,但是却让这两个师团的主力给溜掉了。
而辽东的山区地形,也给穆长秋的追击行动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采取了壁虎断尾战术的日军掩护部队,沿途不断的利用地形拼命抵抗,迟滞穆长秋的追击行动。而面对辽东山地,穆长秋也有些犹豫,没有采取超越追击的战术。
等到穆长秋一路追击到岫岩的时候,这两个日军师团不顾抗联航空兵的沿途轰炸,已经一口气不喘的跑到了凤城。虽说等到了凤城,两个师团七拼八凑只能拼出一个师团,但对于安奉铁路沿线战场的态势,却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影响。
随着这两个师团的加入,让王效明立即感觉到压力倍增。尽管得到了完成对鞍山、海城作战的穆长秋所部增援。但因为第三军控制的安奉铁路沿线地形复杂,他只能在该处山区地带,与第三军主力展开拉锯战。
王效明多次试图集中部分兵力,从宽甸、永甸或是连山关一线包抄第三军的侧翼。但是他的多次的迂回,都被中山惇中将左挡右扑给遏制住。对草河口一线的多次攻击,也在日军顽强防御之下失利。
为了遏制王效明的侧翼包抄,这位中山惇中将就连兵站守备队、宪兵队,自己辖区内的关东军直属三个野战铁道联队,几个独立直属工兵联队、迫击炮联队,以及自己军司令部的警备部队都拉了上去。
好在他的直属兵力虽说不多,但他的辖区有数个兵站独立守备队。他身后的关东军司令部,也将所有的直辖兵力都交给了他指挥。尽管这几个守备队和铁道联队等一些直属兵力都打光了,但是好赖总算遏制住了王效明的迂回穿插攻击。
在从辽中撤退的两个师团赶到后,被打的手忙脚乱的中山惇中将,甚至连让这两个师团略微休整一下都没有同意。直接将这两个师团给拉倒了凤城以北展开。也正是这两个师团的及时赶到,在东阳岭一线堵住了王效明最凶悍的一次迂回给攻击,才化解了第三军最危险的一次险境,也避免了关东军司令部被包抄。
王效明在安奉铁路沿线进展不畅,整个安奉铁路战事一直胶着。直到追击日军撤退的两个师团穆长秋所部赶到,以及陶净非的三个师攻占岫岩,并从背后向安奉铁路之敌发起攻击,僵持的局面才被最终的打破。
会战打到这个时候,杨震一直绷着的脸上,总算是有了一些笑容。他一方面督促陶净非主力三个师沿岫岩至安东公路强行攻击前进,直插安东关东军司令部所在地。并抢占凤城,切断第三军主力的撤退路线。
同时电令杜开山不少于两个师并骑兵旅,立即调往本溪战场。就地从沈阳、辽阳一线,沿着安奉铁路以南攻击前进。困守在开原东部山区战场的几千四十四军残部,已经用不到那么多的部队。
尽管杨震也知道,各部队连续作战已经异常的疲劳,伤亡数字也都不小。但这个时候正是咬牙的关键时刻,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一刻。只要打垮第三军这个关东军最后一支成建制的部队,整个南满战事也就基本上可以说结束。
面对眼下各部队已经异常疲惫,同时伤亡不轻的现状。杨震给全军各个部队,下达咬紧牙关打好最后一仗,干净利落消灭这个自甲午战争以来为祸中国多年,打响了全面侵华第一枪的关东军的通告。
杨震在通报之中鼓励部队,充分发挥抗联不计疲劳、伤亡,连续奋勇作战的精神,彻底的将关东军这一始终充当,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急先锋的战略集团歼灭掉,争取一战彻底解放全东北。打好东北战场最后一战,彻底的解放全东北。
打好东北战场最后一战的口号,随着杨震的这封电报传遍了各个作战方向每一个连队,甚至是每一个步兵班。已经因为连续作战过于疲惫,伤亡也不轻的的部队,在这句口号的激励之下,本就因为连续的胜仗而高涨的士气更加的上扬。在各级政工干部的鼓励之下,所有的疲劳统统都丢到了脑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