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来自土耳其的求救声音【二更】(1 / 2)

加入书签

但很快,王士珍接下来的报告又令王辰浩陷入担心当中。

“陛下,最新情报显示。”王士珍拿出一份情报呈交给王辰浩御览,他在一旁解释道:“苏俄的红色力量正在不断扩大,前不久苏俄、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外高加索四国外长秘密举行了会议,似乎要组建联合政府!”

“苏联?”王辰浩嘴里顿时蹦出这两个字来。

王士珍愣了一下,旋即想到王辰浩向来都是高深莫测的,于是也就不足为奇了,点头道:“没错!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准备组成联合政府,简称为苏联。”

王辰浩想了想,说道:“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地处欧洲,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想要发展受西方限制和威胁很大,他们加入苏联不足为奇,我们也无法阻止。不过,外高加索控制这里海巴库石油区,如果加入苏联,等于解决了苏联未来发展所必须的石油问题。”

“没错!”王士珍赞同道:“欧洲、西亚和中亚地区已经出现十多个苏维埃政权了,红色力量果然强大。现在他们分散成多个小国对帝国构不成威胁,可是如果他们联合起来成立苏联,对帝国就构成威胁了。”

“不能允许外高加索加入苏联!”

王辰浩当即定下了基调,继续说道:“命令科威特驻军司令部联络波斯、阿富汗在里海沿岸举行联合军演,切断外高加索共和国对外石油出口通道。”

“陛下英明!”王士珍顿时喜道:“联军在里海军事演习。针对性明显,外高加索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就是巴库区石油出口,他们必然派人向帝国求救,那时帝国乘机向其施压。阻止其加入苏联。”

王辰浩笑了笑,道:“没错!这将是帝国跟苏联之间的第一场博弈!”

王士珍点头表示了解,接着又请示道:“陛下,那中亚的阿拉什、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怎么办?他们如今也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跟帝国西疆区和北疆区接壤,是不是也向他们施加压力?”

王辰浩想了想,说道:“当然要施加压力了!只不过方式要改变一下!”

王士珍连忙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王辰浩淡淡一笑,说道:“今年不是要举行第三次大中华共荣圈联邦成员国联合军事演习吗。演习地点就设在西疆军区,同时邀请这三国一起参加演习。”

王士珍回味了一番,顿时惊喜道:“陛下此计策可谓一箭双雕啊!大中华联邦军事演习只有黄种人国家才有资格参加,这三国虽然有些俄罗斯人种。但是主体还是突厥人种为主,借助军演拉拢他们加入大中华共荣圈,阻止苏联拉拢他们加盟。不过……”

王士珍话锋一转,问道:“听说苏俄准备进攻这三国国内的白俄军残余力量,这个时候我们邀请三国加入联邦军事演习。恐怕会直接跟苏俄交恶。”

王辰浩冷哼一声道:“以苏俄现在的实力,他们绝对不敢跟帝国叫板。况且,朕也想试探一下苏俄对华的态度,如果他们还想着拿回西西伯利亚或者连东西比利亚也想收回的话。那朕就不惜一战,彻底把苏联从地球上抹去。”

王士珍点头道:“帝国此前没有介入俄国内战。似乎让一部分苏俄人以为帝**队跟欧洲干涉军一样的不堪一击,是时候展示一下帝**事力量给他们看看了。”

王辰浩说道:“既然是炫耀武力。那么演习规模就要大到让敌视帝国或者蔑视帝国的势力喘不上来气,演习军费问题朕会跟财政部打招呼的。”

“臣领旨!”

王士珍得到王辰浩的首肯后,立即着手进行准备。

就在中华帝国准备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来震慑苏联安抚邻邦之时,欧洲再次爆发了战争,希腊趁着同盟国瓦解,奥匈帝国解体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趁着奥斯曼帝国国内动荡,革命风起云涌之时,希腊军队挑起第二次希土战争。

希腊军队敢公然对土耳其开战,主要是背后有协约国撑腰。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同盟国阵营的奥匈帝国瓦解,整体上协约国阵营占据了优势。不过协约国受五国公约限制,同时也没力气发动战争了,但他们又不甘心,于是协约国集团决定利用其他小国家对同盟国阵营的成员国进行攻击,以试探同盟国阵营的反应。

希腊一直窥视土耳其的国土,于是协约国便对土耳其开刀。

协约国一方面资助小亚细亚半岛上的武装叛乱,一方面则准备以军事入侵相威胁,企图迫使安卡拉政府分裂,进而奥斯曼帝国也向奥匈帝国那样瓦解,剪除同盟国羽翼。而希腊首相维尼泽洛斯也深知,只有扑灭安纳托利亚民族解放的烈火,才能确保希腊对于小亚西亚领土的永久并吞。

于是,他借机向协约国提出向土耳其进攻的要求,并且很快得到了协约国的批准。

1920年6月22日,希腊军队从伊兹密尔地区发起进攻,一路向北指向巴勒克西尔和布尔萨,另一路则向东开往乌沙克和阿菲永方面。与此同时,英法协约国以调停为由,也出兵穆达尼亚和班德尔马,与希军相呼应。

土耳其民族自卫军和当地驻军未能有效抵御由英国装备起来的希腊正规军的突然打击,被迫撤退。由6个师组成的北路希军,在攻占了巴勒克西尔以后迅速向东北推进,与一支在班德尔马登陆的希军纵队合击布尔萨,不久即攻陷了这一海峡地带的军事重镇。由此,希腊军队在小亚细亚半岛上拥有了伊兹密尔和布尔萨南、北两个根据地。

南路希军在占领阿拉谢希尔之后不久。又将土耳其人逐出了乌沙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