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第102章 奉皇命!诛杀叛将封常清 高仙芝(2 / 2)

加入书签

    李小三伸出袖子,擦拭着额头的冷汗。

    算了,不挨揍就行啊,他在心里如是自我安慰着。将来不自由就不自由吧,总比那挨揍的滋味儿强不是吗?

    ……

    此时的大明宫含元殿,老年李隆基正在御座之上焦急地来回踱步。

    他看着面前的地图,手紧紧的握成拳,抬起又放下,半晌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指着地图大声喊道:“斩!斩!斩封常清!”

    “陛下,这使不得啊!”下首侍立的高力士立刻上前劝谏,他面色焦急地规劝道:“封常清仓促应战,只能在洛阳城中招募一群乌合之众,难免有失,现在叛军气焰嚣张进逼潼关,在这紧急关头,临阵斩将有损我大军士气,望陛下三思啊!”

    李隆基苍白的胡须颤抖着,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缓缓地说道:“他丢失了大唐的东都,自己逃回潼关!甚至还妖言惑众,动摇军心,煽动高仙芝一同退守潼关!我看他们是与叛军暗通款曲,想要出卖潼关献关投降,以谋富贵!”

    高力士跪倒在地上,不住地叩着头哀声劝谏道:“陛下!这种话您怎么也能相信!边令诚乃小人也,昔日向高仙芝索贿不成暗恨在心,今日必是挟私报复,陛下怎能以一小人之言,而自毁万里长城呢!”

    “你……你……”李隆基伸手颤颤巍巍地指着高力士,嘴唇蠕动两下,愤怒地骂道:“高力士!你竟敢将朕比作那刘义隆?!莫非你真以为仗着朕的恩宠,就可以肆意妄言了吗!”

    “陛下!不听忠言,悔之晚矣啊!”高力士痛哭流涕,悲恸不能自已。

    昔日那个英明果决的三郎啊,你究竟去了哪里?他在心中放声悲呼。

    凭心而论,除了李白那事儿老高干得不太地道以外,他还真是一代贤宦。

    但话又说回来,李白脱靴那件事儿,能忍是他大度,忍不了也是人之常情。

    “朕意已决!”李隆基一双眼睛瞪得滚圆,他怒气冲冲地下令:“高仙芝、封常清,此二獠丧师辱国,暗通叛军……斩!”

    他看向高力士:“再有敢为此二獠求情者,皆斩!”

    说罢,李隆基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留下高力士依旧保持着跪伏的姿势。

    他多么想劝动李隆基,但他却无比了解这位陪伴了几十年的皇帝,只要是他决定的事情,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他的想法。

    难道我大唐真的要步刘宋的后尘,自毁万里长城了吗?

    高力士的心里逐渐绝望,不行,为了大唐,我一定要做点什么……

    可他却绝望地发现,虽然他是这个帝国数一数二的人物,可面对这样一个乾纲独断的昏庸之主,他却什么都做不了。

    且不提心里暗恨自己无能的高力士,此时得到命令的边令诚恨不得长着翅膀飞回潼关,好报当初高仙芝不给办事的仇怨。他特意换上快马,对着随从下达死命令,务必要在天黑之前赶到潼关。

    当他赶到目的地的时候,封常清正在抓军队的训练。他令人将封常清带到驿南西街,自己坐在椅子上,悠然地等待着封常清的到来。

    很快,封常清便被随从带到他的面前。

    “见过边监军。”

    封常清恭恭敬敬地行礼,他知道现在是非常时期,再加上边令诚素来与高仙芝不和,他尽可能地想要让自己不出错,以免边令诚找到借口,去找高仙芝的麻烦。

    “免礼。”

    对于将死之人,边令诚也并不在乎太多,他盯着封常清看了半晌,直到把后者看得心里发毛,才用阴柔的声音大声宣读敕令。

    “奉皇命,诛杀叛逆封常清、高仙芝!”

    “叛逆?”封常清愣住了,刚一抬头便被边令诚的随从按住。他用力挣扎着,大声抗辩道:“什么叛逆?你说清楚!”

    “陛下圣明烛照,早就发现你和高仙芝与叛军暗通款曲。”边令诚阴阳怪气地说着,刚说了一半,便听到外面嘈杂的声音。

    他停下话头,看向屋外,高仙芝带着一队兵卒走了进来。

    边令诚没说话,只是摆摆手,一队陌刀手便从屋内涌出,环卫在他的左右。

    “哟,这不是高大帅吗?”边令诚阴阳怪气地掏出一封明黄色的圣旨说道:“你来的正好,陛下也对你有恩命。”

    见边令诚掏出圣旨,高仙芝无奈只得跪下。

    在宣读完旨意之后,高仙芝愤怒地抬头,一双虎目通红:“我退兵的确有罪,万死不辞,但说我截扣军饷,与叛军暗通款曲,这是赤裸裸的诬陷!”

    “皇天在上,厚土在下,中有这些跟随我的弟兄们,我是什么样的人,难道边监军不知道吗?”

    说到这里,高仙芝伸手捶着胸膛,大声喊道:“我从东出长安以来,招募健儿数万人,尽管朝廷允诺的赏赐很少,兵甲也不齐全,但我高仙芝从未克扣过任何一人的粮饷或赏赐!”

    “引军到此,也是因为想要据潼关之险要而固守,并非畏惧敌军。若我真有畏惧叛军,或是与叛军暗通款曲之事,诸位可以直言;若我并无此事,诸位当为我鸣冤!”

    话音刚落,跟随高仙芝过来的数百名士兵齐声喊冤,声音惊天动地。

    一旁的封常清叹息一声,从怀里掏出一封奏折双手递给边令诚:“臣死以后,望陛下莫要小觑叛贼,则天下平定,可计日而待矣……此书乃是常清谢罪之表,望边监军转交陛下。”

    高仙芝深深地看了一眼边令诚,他知道今日无论如何,也是他的死期,便也不再抗辩,而是看向封常清,伸手握住他的臂膀,流着泪说道:“封二,你我相知多年,从贫贱到显赫,再到如今阶下之囚,是我一步步将你提拔到判官,再到接替我为安西节度使,只是想不到,今天你我会死在一处,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吧……”

    “高兄,愿你我来世再做兄弟,一同为大唐效命!”封常清的声音黯然。

    边令诚一摆手,早已准备好的士兵走上前,高高地举起手中的陌刀。

      历史上封常清先死一步,高仙芝是边令诚去府衙抓过来的。

        不过高仙芝说的话,基本都是我从旧唐书翻译的原话,说真的当初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真恨不得把李隆基弄死……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