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第144章 醉打金枝(李清版)(2 / 2)

加入书签

    啊啊啊啊,他也想有人围着他讲故事啊!

    “二哥……”长孙皇后当然很懂自己的男人,她温声软语地贴上来,想要让李世民给她讲述在安西的事迹。

    并且很贴心地表示,后宫的姐妹们,什么韦贵妃啊,杨妃啊,阴妃燕妃徐贤妃都在等候陛下讲述这一路上的丰功伟绩。

    李世民不由得虎躯一震,当即表示等晚上回去之后,和后宫这一大家子莺莺燕燕们一起讲!

    嘿,这不比敬德这家伙和一群大老爷们吹牛香多了吗?想到这里老李不由得心里平衡了下来。

    “好!”围着尉迟恭的群臣爆发出一阵喝彩声——尉迟恭正讲到他连人带马把一个吐蕃骑兵挑飞。

    程咬金吹胡子瞪眼睛地看着尉迟恭,忽然间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他悄悄地退出人群,摸到了李清的面前。

    “秦王,来,喝一个!”程咬金端着碗,冲着李清敬酒。

    李清乐了,他看出来程咬金心里的弯弯绕了,但也没有点破,而是笑呵呵地端碗和他喝酒。

    “俺老程最佩服秦王这样的汉子,来!”喝完一碗,程咬金又倒了一碗。

    一连三碗过后,程咬金嘿嘿一笑:“那个,秦王啊……就是,下次再有这种事,能不能也带俺老程一个?”

    “没问题啊,都小事儿。”李清笑呵呵地说道,反正带一个尉迟恭也是带,带程咬金就不是带了?

    再说他也想见识见识老程三板斧的厉害。

    结果老程却告诉他,他用的也是马槊……但他又表示,如果秦王想看板斧,他可以弃槊用斧,只要下次带他,别说用斧头,就用熟铜锏都行。

    给李清整乐了。

    晚宴并没有持续太久,毕竟主持者李世民和主要参与者李清都等着赶紧各回各家呢。

    正所谓小别胜新婚,李清在饭桌上喝了个肚儿圆,正处于微醺状态,回到家后第一反应就是去公主府找李秀宁。

    “阿姐?”他迈着螃蟹步,推开公主府的大门。

    李秀宁正坐在沙发上看书,见到李清回来立刻起身迎了上去。

    “喝这么多酒……”她微微有些嗔怪地说着,示意两旁侍女退下。

    “还没睡啊?”他嘿嘿一笑,哥俩好一样地揽着李秀宁的肩膀,走到沙发边上坐下。

    “不还是等某个人吗?哼,一连几个月都见不到,发消息回的也那么慢。”李秀宁皱皱鼻子,略有些傲娇地伸出手指在他的脸上戳戳。

    “这不是时间流速不一样嘛……你这边两个月,我那边都快一年了。”李清吹吹头发,“说起来应该是我更想你才对。”

    “哼……”李秀宁眼中漾起笑意,“真的想我?”

    李清轻轻一带,把李秀宁按在腿上,一巴掌扇下去,发出清脆的声响。

    “竟敢质疑为夫?看打!”

    “大王饶命,妾知错了……”李秀宁腻着声音,锦缎一般的秀发铺洒在沙发上,水汪汪的眼睛看着李清,那眼神儿可比芝士拉丝多了。

    “我看你可不知错,必须得让你尝尝我李家的家法!”李清恶狠狠地将李秀宁横着抱起来,向楼上走去。

    高阳公主在门口站着,完完整整地目击了“凶神恶煞”的李清整个的行凶现场,不由得失声。

    “姑母……”

    高阳本来是打算来找姑母看电视剧的,结果却撞见了这么个场面。

    她不敢停留,李清可是她阿耶的结义兄弟,现在能够制止李清施暴的,只有阿耶了!

    想到这里,高阳公主转头就走,逃也似地向宫中逃去。

    ……

    大兴宫,立政殿。

    李世民正在眉飞色舞地和嫔妃们讲述着自己战阵之中的惊险,旁边小白兔一样的杨妃叼着手帕,一双眼睛泪眼盈盈地盯着李世民,时不时因为她的讲述惊叫一声。

    “阿耶!阿耶!”

    高阳公主迈着腿飞速跑来,打断了李世民的讲述。

    老李心情一下就不好了,但身为女儿奴,他也不好责怪高阳,便抬头道:“是高阳啊,有什么事情吗?”

    言下之意就是你没事赶紧走!别打扰你爹在这讲故事!

    这要换成是李治,那后果简直不敢想……也多亏了高阳是女儿了。

    “叔父,叔父他竟然闯入平阳姑母家中,动手打她……”

    听了高阳公主的叙述,李世民不由站起身。

    “什么?贤弟怎么能这样!”

    他现在也有点麻,一边是过命的贤弟,另一边是一母同胞的姐姐,他现在也不知道该帮谁了。

    好家伙,他之前还把醉打金枝当个乐子听,结果现在乐子竟然回旋镖到自己身上了?

    长孙皇后伸手拽住李世民的袖子,示意后者冷静,她浅笑着出声问到:“高阳,你说说,你叔父是怎么打你姑母的?”

    高阳不敢怠慢,绘声绘色地讲着李清的暴行。

    听完之后,立政殿内的众人不禁面色古怪起来。

    长孙皇后附在李世民的耳边轻声咕哝了几句之后,老李憋了半天,终究是没有笑场。

    “那个……咳咳,高阳啊,这种事情,你看呢……阿耶也没法管,毕竟那是他们二人之间的事情,你先退下吧高阳。”

    (求月票)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