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第189章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6000章节(2 / 2)

加入书签

    在朱家人给朱瞻基讲述完接下来的任务之后,他当即表示,无论是谁想收拾朱祁镇,他这个当爹的都要帮帮场子。

    ……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

    由于景泰七年年底,朱祁钰身体不济,令武清侯石亨代他告祭太庙;正月十三那天又让他代为祭天,得以接近皇帝的石亨也得知了朱祁钰身体不行的情况。再加上朱祁钰只有一个早夭的儿子朱见济,石亨考虑到朱祁钰没有子嗣,所以便起了别样的心思。

    就在最近,京师正有一种流言,说大学士王文正力劝朱祁钰立襄王朱瞻墡的长子为皇储。如果是这样,那么王文将是定鼎之臣,立有首功。即便是重新立沂王朱见深为太子,那谋议也是文臣之事,功劳也轮不到石亨他这种武将。

    在这种心理的促进之下,他与都督张鞁、太监曹吉祥密谋,当场,三人做了分工。宦官曹吉祥进宫去见孙太后,密告她复辟一事,借机取得了孙太后的支持。

    石亨和张鞁则一起去找太常寺正卿许彬商议。许彬听说二人的来意后,当即以手加额,说:“这是不世之功!不过,我老了,不中用了。徐有贞多计谋,你们可以去找他商议。”

    二人又连夜去找徐有贞,徐有贞得知二人的来意之后大为兴奋,当即胸怀宇宙观察天象,见紫微有变,连忙对二人说道:“帝星已见移位,咱们要干这件事,须得赶快下手。”

    几个人经过详细谋划,决定在正月十六晚上动手。

    然而就在正月十六的当天夜里,徐有贞从耳目那边得知了于谦、商辂密谋起草奏疏,收集百官签名准备在第二天奏请朱祁钰复立沂王朱见深为皇太子的事情。

    他当即换上朝服,对妻女说道:“我要去办一件大事,办成了是国家之福,办不成我徐家就是灭顶之灾。你们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说罢他紧急去武清侯府上找石亨通传消息,打算商议下一步怎么办。

    在得知消息之后,石亨呼啦一下站起身,在正堂内踌躇地走了两步后,下定决心道:“徐御史,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咱们一不做二不休,就在今夜三更举事!去南宫迎接太上皇拨乱反正!”

    见徐有贞迟疑,石亨便给他吃着定心丸:“放心吧,徐御史,本侯手里尚能调动一百精兵,皇城门的钥匙也在本侯手里捏着,想要进入宫城,简直轻而易举,只要从南宫之中将太上皇迎出,那么拨乱反正之事,将再无阻隔!”

    “好,就这样办!”徐有贞一咬牙,不成功便成仁,赌了!

    反正于谦他们也不待见自己,索性不如拼上一把,赢了从龙平步青云,输了大不了一死呗。

    “事成之后,那于谦等人……”

    听了石亨的话,徐有贞抚须而笑。

    “一朝天子一朝臣,相信太上皇会明白这个道理;更何况,我可是听说于谦想要扶持襄王进京做皇帝……”

    石亨的眼神变了,他情不自禁地对徐有贞肃然起敬。

    狠还得是读书人狠啊,自己怎么就想不出来这么毒的计策呢?

    朱祁镇的性格,早就被徐有贞摸得个一清二楚。

    或许他的人格魅力不错,能以俘虏之身让瓦剌人对他恭恭敬敬——但在某些方面上,他绝对是幼稚的。

    在被俘虏后,朱祁镇居然还希望大明朝廷去给他赎身,而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被俘虏究竟意味着什么。当然了,他要真的成熟的话,也不能被王振蒙蔽成那个样子。

    史书上固然是有为尊者讳,把很多事情推到了王振的身上让他背锅,但是朱祁镇……他本身也不是什么成熟的人。

    徐有贞当然清楚,于谦只效忠于大明皇帝,而至于这个皇帝是朱祁镇还是朱祁钰他是无所谓的。但徐有贞更清楚,朱祁镇这人耳根子软,再加上朱祁镇本来就对于谦有偏见,这谗言进起来,那可是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的。

    石亨点齐兵马出门,徐有贞又顺路邀请了左都御史杨善,以及靖远伯王骥一同举事。二人几乎没有任何的迟疑,便说要以死来报答太上皇。

    毕竟当年王骥劳师远征毫无所获,要不是王振和朱祁镇力保,他可得吃不了兜着走。

    王骥不顾七十多岁的高龄,亲自披甲上马,而且将儿孙都带在了身旁,以示不成功便成仁。石亨、曹吉祥会师以后,又等到了张鞁率领的大队京营兵,三股人马汇合成一处,一齐向皇城进发。

    张鞁的借口瓦剌骚扰边境,要保护京城安全,所以才能够一路上畅通无阻;而石亨则是掌管皇城钥匙,是天子的近臣,所以根本没人起疑心。

    四鼓时分,大队人马从长安门直接进入皇城。

    我兵团畅通无阻!畅通无阻!

    石亨心里无比兴奋,他知道,这事儿基本上已经成了,接下来就看太上皇朱祁镇愿不愿意复辟了。

    他刚一扭头,就看到徐有贞重新将大门锁上之后,拎着钥匙就要往肚子里吞。

    “你做什么?”他立刻阻止,这要让他把钥匙吞了,那保不齐得肠穿肚烂而死……

    “我怕有人开门。”徐有贞面色坚毅。

    石亨一阵无语,心说你老徐平时心眼儿挺多,怎么现在就犯傻了?

    他抢过钥匙,扔在了一旁的小水坑里。

    “扔了就行。”

    将门锁住之后,众人继续前行,刚走出去没几步,忽然之间阴云密布,遮住了本就不多的月光。

    见众军士止步不前,徐有贞当即便站出来,大声说道:“将士们,富贵就在前方,拨乱反正在此一举!此乃幽而复明之象,说明此时天象也在告诉我等,太上皇被乌云蒙蔽,需要我等去拯救!”

    本来还在害怕的众军听到一身朝服的徐有贞都这么说了,立刻便相信了他的话。

    众人继续前行,一路顺利地来到南宫。然而,南宫的宫门被朱祁钰用铁水浇筑,一时之间根本就打不开。

    “不要慌!”石亨早有准备,这门就是他当年带人浇筑的,所以他当然有所准备。

    他一挥手,军士门便扛着一根儿巨大的圆木走了过来。

    众人扛着木头,齐心协力地撞门。

    “一,二,三,加油!”

    铁门发出咚咚的闷响,然而他们费了半天劲,根本撞不开门。

    情急之下,石亨命令他们换个思路——去撞墙。

    果然,年久失修的南宫围墙被撞了一个大洞,众人顺着那撞出来的大洞便钻了进去。

    此时的朱祁镇早就被声音惊醒,他慌忙之中,还以为是朱祁钰要对自己下手了。

    但他也没想跑,左右不过伸脖子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于是他拿着烛台,便走了出去。

    走到门口的时候,正好看到石亨他们几人呼啦啦地带着一群人跑了过来。

    他刚想表现得慷慨一番,痛骂一顿朱祁钰,却没想到对方并没有挥刀,而是呼啦啦地跪倒了一大片,齐声高呼万岁。

    “你们……你们这是……”

    朱祁镇心里忽然腾地一跳,莫非……莫非你们是来请我即位的?

    但是他还是心虚,万一这是弟弟派人来试探自己的怎么办?

    “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我实在也不是谦虚。”朱祁镇开始谦虚起来,“我一个太上皇,怎么能够复辟呢?”

    “陛下业已病重,已到弥留之际,臣闻于谦等人想要迎立襄王之子入京登基,为免宣宗皇帝基业沦入他人之手,还请太上皇早登大宝,重整乾坤!”

    徐有贞的声音很大,也很有冲击力。

    这一波直接把在场的所有人都给整蒙了,包括朱祁镇。

    而就在此时,天空上的乌云忽然散尽,重新显现出月光。

    “太上皇,这正是拨云见日,天象正应我等所求,还请太上皇早登大位,以正乾坤!”徐有贞再次大声请求道。

    徐有贞这话音一落,所有人的士气为之一振。

    “请太上皇早登大位,以正乾坤!”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朱祁镇仰天叹息道:“罢了,罢了,为免父皇基业被宵小所趁,朕义不容辞!众卿,朕为你们开路!”

    “陛下,不可啊……”石亨想上去劝一劝,但却被朱祁镇止住了。

    “朕走在前面,料守军也不敢对朕不敬!”

    说着,他一马当先,走在前面。

    后面的人赶忙跟上,簇拥着朱祁镇向奉天殿而去。

    一路之上,朱祁镇挨个地问参与政变的人姓甚名谁,连那些大头兵都没放过,表示不会忘了你们这些功臣拨乱反正之功。

    众人尽皆感动不已,表示愿意为太上皇效死。

    到了东华门的时候,守门的士兵想要阻拦,朱祁镇立刻挺身而出,表明自己的身份。守门士兵一下就傻了,太上皇从南宫出来了?这不就说明……

    嘶……想到这里,守军再无疑问,立刻放行。

    开玩笑,谁想管?谁敢管?

    朱祁镇站在奉天门,看着久违的奉天殿,不禁感慨万分。

    八年了,整整八年了!你知道朕这八年是怎么过来的吗?

    他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心中充满了激动。

    马上,马上自己就要重登大位,再次掌握这个帝国至高无上的权力了!

    朱祁镇带着人,一路走进了奉天殿,却发现左右早就站满了人。

    都是一些身着重甲的卫士,朱祁镇也没在意,只当是维持秩序的大汉将军。

    他走到龙椅前,抬头看去,却发现上面坐着一个人。

    他下意识地,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父……父皇?你没死啊……”

      今天出去相亲了,回来的有点晚,抱歉……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