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第262章 关羽:以我观之,如插标卖首耳(2 / 2)

加入书签

    身为带兵之人,要说他最佩服大宋的哪个皇帝,那非太祖皇帝莫属。

    毕竟……太祖皇帝他是真知兵啊,比某个不懂装懂还要装专家指手画脚骑着驴车跑的强多了。

    赵光义:……

    你这么想,会伤害到我的。

    而看到开宝宋军之后,李允则非常困惑地表示不解。

    也可以理解,毕竟没有见识过开宝宋军的作战方式。

    赵匡胤也没和他解释,只是率领部队原地休整一番后继续开拔,一路畅通无阻,来到了永清城下。

    辽国方面在得知宋军要北伐后,也没打算主动出击,反而开始坚壁清野,全部退到城内,准备以防守的方式来应对宋人的北伐。

    防守虽然不光彩,但是好用,至少当年驴车战神就没啃下幽州这块儿硬骨头。

    “辽国城池,何其雄壮!”李允则坐在马上,摇头赞叹道。

    倒也不是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李允则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醒一下太祖皇帝,千万不要轻敌。

    “以我观之,如土鸡瓦犬耳。”赵匡胤抚须而笑,颇为不屑地看着那为了防备宋朝而修建的永清城城墙。

    李允则闻言虎躯一震,太祖皇帝这么自信的吗?

    嗯……自信点是好事,毕竟身为主帅,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官家您看,城门楼子上坐着的,乃是辽国大将耶律遂正。”李允则指着城门楼子上那麾盖之下的金甲将军说道。

    “耶律遂正?那是谁?”赵匡胤有点懵了,开拔之前,他也详细地看过辽国的将领信息,然而他不记得有一位“耶律遂正”啊。

    “官家有所不知,这耶律遂正,汉名叫做韩昌,”寇准在一旁补充说明道:“契丹名韩宁·雱金,后来获赐姓名“耶律遂正”,他有一个伯父比较出名,叫做韩德让。”

    “啊,韩德让啊,那朕知道。”赵匡胤恍然道:“你早说他是韩德让的侄子,那朕不就知道了吗?”

    韩德让这个名字,赵匡胤并不陌生。作为宋朝的皇帝,辽国有什么出名的人物,有什么能臣干吏,他当然也要有所了解。韩德让起势的时候,正是他的开宝年间,是以对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

    当然了,熟悉车神的同学应该知道这个人,他就是和耶律休哥在高粱河击败赵光义的将领之一,与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并称辽国三驾马车。

    韩德让最出名的,莫过于他当年和萧燕燕有过婚约这件事儿了。

    统和二十六年出使辽朝的宋使路振在其出使日记《乘轺录》中,详细记载了他所听闻的韩萧恋情始末。据他记载,萧绰幼年时,曾被许配给韩德让,后来应皇室要求而嫁给辽景宗。辽景宗死后,韩德让受顾命掌权,萧氏为了确保他效忠于儿子耶律隆绪,就请求重温旧情,让韩德让把耶律隆绪当儿子看,后来又毒杀韩德让之妻李氏,与韩德让同居。

    想当初宋车宗还在位的时候,边境就有人传递消息说“萧氏与韩私通,遣人缢杀其妻,乃入居帐中,同卧起如夫妻,共案而食”。澶渊之盟时,宋使曹利用也目击韩、萧并坐于驼车之上,与自己谈判。《契丹国志》自己也记载,说韩德让与萧燕燕有“辟阳之幸”。

    所谓“辟阳之幸”,指的就是当年吕后和审食其不清不楚的事儿。

    总之……婚约这事儿未必可靠,但萧燕燕和韩德让两人不清不楚的这事儿是真的。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后世网文中经常有成为太后入幕之宾的情节,很多都是有典故的,可不是瞎编的。

    赵匡胤回头看向捋着胡子的关羽笑呵呵地问道:“云长,麾盖之下,绣袍金甲,乃韩昌也。”

    骑马在他身边的曹操皱着眉头,闭眼吸了一口气。

    他说的都是我的词儿啊!!!

    关羽轻轻抚着胡须,不屑地看了一眼城门楼子上坐着的韩昌:“以我观之,如插标卖首耳。”

    之所以不屑,是关羽觉得这韩昌身为汉人,却屈身侍贼,实在是无耻。

    “未可轻敌……”李允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说道。

    “某虽不才,愿于万军之中取其首级!”关羽冷哼道。

    赵匡胤颔首,表示了对关羽的肯定。

    然而曹操忽然回首振臂道:“擂鼓助威!”

    随着曹操的话语,跟随赵匡胤等人来到霸州的厢军开始擂鼓。

    伴随着鼓声隆隆,关羽催动赤兔马,走到一旁。

    李允则一脸问号地看着赵匡胤还有关羽,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官家啊,那韩昌可是远在城门楼子上,左右有强弓劲弩,你让这戴着绿帽子的长须大汉去于万军之中取他首级?是我没睡醒还是您喝多了?几个菜啊?

    本着不该问不问的原则,寇准拽住了他。

    “嘘,这一位,可是斩颜良的关云长!”寇准小声提醒道。

    无论是演义,抑或是正史之中,关羽斩颜良的记录都是实打实记载的。《三国志》就记载说,“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但就算是斩颜良,那也是特么在野战的时候,而不是攻城战啊!

    李允则张张嘴,不知道该怎么劝告太祖皇帝了。

    正纠结呢,就听到一声“劳驾让让”。

    李允则回头看去,关羽已经回到了阵前,手中还拎着一杆奇形怪状的兵器。

    这就是关将军的武器?李允则皱着眉头打量半天,不觉得这玩意儿能帮他杀韩昌——别说韩昌了,就连颜良,这没有矛头的武器,怕不是都没法刺死吧?

    (求月票)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