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大势所趋(2 / 2)
而张燕见应劭不再重提旧事,也乐得与应劭说话,同时向应劭吹嘘自己部众的安居乐业。
刘辩尚且避免不了任人唯亲之事,只能有意识的管控,张燕自然也不能幸免,甚至情况更加严重。
一四三.四二.一六八.三六
对于张燕的抱怨,应劭指定要给他的前辈们说些好话的,遂言道:“张平难此言有失偏颇,河北诸山谷中亦是天子子民,幽州刘公、冀州贾公,皆得先帝信重,委以重任,身为臣子,岂能不思回报先帝遗德?”
所以这天接下来的时间里,应劭没有再和张燕谈自入雒阳或遣子入雒阳的问题,而是真的履行了自己作为一州刺史的巡察之责。
他身旁的孙轻则大声劝说道:“中郎将不能去啊,去了雒阳,只怕有去无回!”
应劭见张燕已然动心,自不会拒绝,满口答应。
张燕想到自己心中一直感念刘虞的仁义,在贾琮死后还怀念贾琮的德行,曾私下祭拜,而今想来,他顿时觉得憋屈,不满地说:“彼辈空有贤名,满口仁义道德,却行此下作之事!”
张燕算是有才能的,让自己的手下自带部众的小帅们服服帖帖,但这是有代价的。
张燕本身就是靠着纠结一帮少年为盗起家的,包括张燕改姓继承张牛角的帅位,他的儿子也姓张,还有一众小帅对这种接替的支持,等等这些都能看出这些人是讲义气的。
张燕有些心动,可他只坐在原处,不做言语,不置可否。
真当张燕是什么善男信女啊!
良久之后,张燕终究下定不了决心,原本他打算见完面就将应劭送出去的,但如今,他挽留道:“使君既要巡察,不如再往前走,彼处有屋舍可供休息。”
“况且金城太守有三子,皆在雒阳。”应劭补充道。
只是张燕自己都没觉察到,在不知不觉间,他已真的在考虑要不要送质子进雒阳了。
期间应劭与张燕讨论的,皆是如何使百姓安居乐业的话题。
但他只略一思量就给出了答案:“凉州偏僻,只需不生乱即可,然张平难所在位于河北腹心,岂可相提并论,张平难莫要妄自菲薄。”
张燕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想让别人小觑自己。
这时,张燕的表情才好转了一些。
虽然张燕曾派人向宪帝请降,但实际上他对于宪帝并无多少好感,听到应劭连连提起先帝,本就不太好的脸色更坏了。
这自是没什么,然而应劭亲自这一察,便察出了问题。
应劭是文武全才,历史上的他为泰山太守时击败过人口巅峰期的青州黄巾,后者作为一个群体在三国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帅们能聚集部众,却未必有管理的才能,他们与张燕的亲信故旧占据着黑山军的管理层。这些人与张燕有情分,但与被管理的人就未必有情分了。
问题就出现在这一点,能够在骤然富贵之后不忘初心的人当然有,但屠龙者终成恶龙同样屡见不鲜。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