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郭嘉的建议(1 / 2)

加入书签

没有什么改革是一劳永逸的,左右不过摸着石头过河。

    刘辩将事情甩给尚书台之后,当天晚上,他静极思动,来到了尚书台。

    此处无论是晚上还是假日都是有人留守的。

    通常来说,这种事会落到尚书郎身上。

    尚书台本身就是一座小型宫殿,刘辩来到尚书台时,看到一处房间里正亮着灯,他没打招呼就走了进去。

    既是尚书台,里面文书众多,在堆积的文书之中,有一处被收拾干净的由案板拼成的简单床铺。

    郭嘉则说:“以臣所见,陛下所求过于广大,大犹不及,现今鸿都门学缺了一面旗帜。”

    属实是麻杆打狼两头怕了。

    刘辩闻言豁然开朗。

    他好像能猜出此人是谁了。

    “奉孝试言之。”

    等他心平气和之后,反而很快就从被褥中钻了出来。

    这时,被褥里的人终于觉察到有人到来,马上从中探出一颗脑袋。

    次日,刘辩主动发现了更多关于崔寔和《四民月令》的消息。

    “奉孝数月来在尚书台感觉如何?”刘辩盘腿而坐,姿态很是惬意。

    重视农桑是绝对的政治正确,将此作为鸿都门学的旗帜,不愁吸引不到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才,并且靠着在农桑上发力,也不愁鸿都门学没有前途可言。

    “《四民月令》如何?”

    虽说可以靠着实践慢慢改进,但未雨绸缪,提前多弥补疏漏也是好的。

    “奉孝不必拘谨,我今日来,并无要事。”

    谈及在雒阳的生活,郭嘉感慨道:“我已经好久没饮酒了。”

    刘辩哑然失笑,又问道:“尚书台还缺人吗?”

    人们总结其中的规律,对节气进行合乎时宜的改变。

    但这样的鸿都门学是缺乏竞争力的,且单纯靠着高官厚禄吸引来的人,有多少愿意专心搞研究的?

    所以刘辩既怕条件差招不到贤才,又怕条件太好召来别有用心的贤才。

    这时代想要发展生产力,想要一口吃成个胖子几乎是不可能事件,刘辩也没有足够的资料和原料支持他在农耕帝国发展工业革命。所以最终一切都要落在农上,农业才是这个时代的根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