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各朝后续(2 / 2)

加入书签

但是对那些儒家提出来的想法,刘彻还是有些不太满意。不过董仲舒最近提上来的东西还有点意思。

董仲舒提议的是“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这个董仲舒精的很,知道完全照搬儒家那套刘彻肯定不满意。此时的所谓“儒家思想”,并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

在当时确实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

它既能够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也神化了专制王权,这正是刘彻所追寻的思维体系。

不过如何施行还得商议,唉,这就是千古一帝的苦恼吗。

刘彻心中还是非常得意的。

(……希望他知道巫蛊之祸后还能这么得意=_=)

……

唐,贞观朝臣也加班中,天幕对大唐太好了,具体年份,每年发生何事都一一列出来了,他们只要一推算就知道何年何地发生了什么灾情。

还有周边小国,看了天幕后,李世民对周边小国甚至更遥远的国度也更加关注了,世界如此之大,在大唐还有余力时,多观望一下总没错。

……

李隆基这边可就焦头烂额了,各种上书如雪花般向他涌来,弹劾安禄山史思明的,抱怨藩镇做大的,劝谏抑制藩镇权力的,民间百姓恐慌的……

各种各样,他看的头疼。

李隆基现在对身边人充满了怀疑,老是觉得大家看他的眼神都很奇怪,他越想越愤怒,可又不能直接杀了了事。

现在他要重新选拔人才,周围的人他一个也不想用了,又想到之前他办的科举,竟然一个人也没入选,都怪李林甫!

天宝六年,唐玄宗李隆基举办了一场规模最大的选举,四海之内有一技之长的人均可到朝廷参加选拔。

李林甫听说之后异常慌乱。

虽身为宰相,李林甫却从不关心百姓的疾苦,一味贪图享乐,他知道,一旦朝廷选拔了优秀的人才,他的地位可能摇摇欲坠,于是他用迂回的花言巧语术,将决定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的党派虚张声势的为朝廷招揽人才,暗地里却制定了最严苛的程序,最刻薄的条件,稍有差错便被淘汰,这一年的科举没有一人被录取。

面对李隆基的疑问,李林甫堂而皇之的说“野无遗贤”。

全天下的人才都网罗到了朝中,民间已经没有人才了。

李隆基能看不懂李林甫玩的那些把戏吗,但是他已经摆烂了,他也不想管,不但没有怪罪于李,还对他大加赞赏。

杜甫也参加了这次科举,被李林甫淘汰了。

李隆基现在回想起这事,不仅不觉得自己有错,把错全部怪在李林甫身上,都是这种奸臣,害朕身边竟然一个人才都没有,他们全都该死!

李亨看着他爹李隆基越来越疯狂,只能苦笑。

……

明,朱元璋把“不征之国”的概念重新“修改”了一下,他想到后世周围的那些国家竟然围着那个“美国”转悠就生气。

不过蒙古的事也不能不解决,他正和朝臣们商讨,想着几个儿子放着不用也有点浪费。

那日-本忒恶心人,正好他最近看老二朱樉不顺眼。

朱樉被朱元璋封为秦王,就藩于西安后,他不仅强抢民女、搜刮民财,还在秦王宫里滥用私刑,随意把宫人绑在树上饿死、用火烧死。

但到底是自己儿子,也不能真处置了,所以朱元璋头疼的很。

……不如让朱樉滚去日-本,让他历练一下,把这两不顺心的凑一起,兴许还有不一样的收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