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各有心思(2 / 2)
这卖家当一开始卖的都是抢手货,贵妇不用出面,自然有人会上门收,交易在暗中进行,双方守口如瓶,依然能维持着虚假的体面。等抢手的卖得差不多,就要卖不太好脱手或者不太卖得上价的,上门回收的看不上,贵妇只能拿着到跳蚤市场卖。
上野市场就是贵妇们出没的跳蚤市场,地方不大,却有好几个回收点,买和卖的地方分开,回收点都在犄角旮旯里,只要贵妇们有默契,一个一个间隔开进入回收点,依然能掩耳盗铃般维持体面与自尊。
松田芳子对上野市场非常熟悉,前些年,她经常会过来挑点好东西,家里不少古董家具、摆件,还有葛饰北斋、下村观山等几位画家的画作,都是从这里买到的。
她懂“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的道理,在家里囤点古玩意错不了。只不过她没想到自己的处境会直转而下,没了今天,目光长远的打算变成颇有讽刺意味。
旧地重游,她无限感慨。
好像天照大神对她还挺关照,她松田芳子又回来了。
鼻腔里冒出白烟袅袅,她的目光看向一个把自己围成伊斯兰女人的贵妇,挑剔地甄别优缺点,她想找一个家世尽可能好的,长得又要比她丑的,这样一来才是两全其美,有了一个好傀儡,又不用担心分走太多的高野君。
对冼耀文,松田芳子可谈不上有什么感情,毕竟认识才几天时间,要是产生感情,那就是对感情的践踏,犹如一见钟情,把感情二字往死里玷污,发骚就说发骚,扯什么看一眼就爱上。
她从冼耀文身上获得了情绪与精神上的满足,也看到了走上高位的希望,虽说这人狡诈如狐,自己的小心思在他面前无法隐藏,都被算得死死的,将来大概很难从他那里占到便宜,但是,她感受到了一丝真诚,她应该不会被兔死狗烹。
“高野君,我听你的,把小心思先收起来,只愿你能对得起我的付出。”
心里嘀咕一声,松田芳子站在原地,观察着一个又一个贵妇,良久,她才挥了挥手,“跟着这个女人,找到她的住址。”
“哈依。”
一个鞠躬,她的身后冒出一个人远远地缀上刚刚卖好家当离开的贵妇。
羊城。
永汉路,惠爱大新。
大新即大新百货,与香港的那一家并非凑巧同名,它们同属于蔡家的产业。
林醒良辞别送行的大新经理,走出几步后,立刻面色不虞。
他本来想借着在香港的合作关系,在惠爱大新为好运来搞一两个柜台,但事情并不顺利,倒不是这边的大新不给面子,而是广东这边要学习上海的先进经验,组建国营百货公司,蔡家成了统战对象,惠爱大新成为国营百货公司的统战目标,高管和职员们前途未卜,一个个人心惶惶,根本没心思提升业务。
林醒良非常郁闷,果然被先生料中了。
启程来内地之前,冼耀文对林醒良有交代,内地的营销模式和香港不同,把主要精力放在裁缝铺和成衣铺,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百货公司上,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主体,新政权又是百废待兴,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国有风很快就会刮进流水和利润都不错,且影响面比较广的零售业,我们要挤占的就是全面国有化之前的夹缝。
还好,他听了先生的话,先拜访了裁缝铺和成衣铺,搞定了几家经销商后,才想着来惠爱大新建立奇功,现在,奇功是不可能有了,他该做的事情又回到经销商身上。
站在街边抽了两三颗烟,脑子里演练着等下面见经销商的战术,先生说过,内地的每一笔生意都要做好是最后一笔生意的心理准备,在诚信的基础上,要尽可能让经销商一次性多拿货,在一定的限度内,批发价可以尽量往下压,给足经销商差价空间。
神思片刻,林醒良抬头看看街边店铺的招牌,干净清爽,看不到犹如狗皮膏药的广告牌,一点没有香港的凌乱感,看着相当舒服,但他并没有心旷神怡的感觉,不能挂小广告,好运来就少了一个很好的推广途径,给经销商的扶持只能在报纸和电台上想办法,还有先生特别提起的“捐”营销策略。
抬起左手看一眼手表,他心里合计起了时间,拜访完经销商,他还打算去一趟东堤码头,那里有一座建在船上的珠江水上第二小学,学校一共有300多名小学生,都是疍家人,可以赠送给学校一批衬衣,再给每个学生一块可以用于船上挡雨遮阳的广告雨布,疍家人以船为家,平时要撑船在珠江上到处捕鱼,带着广告雨布到处走,能达到不错的广告效果。
300多件衬衣加上300多块雨布,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最好是向先生请示一下,可是先生人在国外,联系不上,只能先斩后奏。
正因如此,他心里有点犹豫,若是效果不理想,他没法向先生交代。
想到此,他到路边拦了一辆黄包车,去经销商那里之前,他要去珠江边再转转,对广告效果进行二次预测评估。
上了车,他立即吩咐车夫速度尽量快,他已经定好大后天上午飞上海的位子,留在羊城的时间已然不多,必须分秒必争。
池袋。
侦查完地形,冼耀文和戚龙雀就来到这里。
关东大地震发生的时候,黎元洪、曹锟、段祺瑞、阎锡山、吴佩孚、冯玉祥等军政要员,以及梅兰芳、朱葆三、王一亭等社会名流纷纷慷慨解囊,向东洋捐款捐物。
小鬼子忙于救灾之际,还不忘找点乐子,对华人留学生那叫一个亲热,一开口就是孙君、蒋桑、郁先生,要老婆不要,你要我给你送过来;对华工同样亲热,八十的锤子、五十的菜刀,那是一点都不带心疼地往华工身上招呼,八十,八十,让你们跑东洋来抢工作……
反正那一年不少旅日华工把命丢在这里,事后,不少被遣送回国,留下来的华工很少,因为担心再被迫害,原来待在横滨的一批浙江人和福建人聚在一起一合计,横滨是不能待了,大家从小一起光屁股长大,互相知根知底,能信任彼此,不如一起去东京混吧。
这帮人说起来户籍属于两个省,但其实主要是相邻的两个村的村民,田和田都是挨着,下地的时候经常在一起唠嗑。
就这么着,这批人到了东京,集中住在池袋。
1950年8月1日,国内才组建(恢复)几条固定航线的航班业务,在这之前有专包机业务,可以一人包一架飞机,也可以拼车一样,几个人拼一架,有人专门做拼飞机赚差价的业务。那段时间,民航还没有后来那么复杂,舍得花钱就能坐飞机,不需要行政级别。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