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政治寄生(1 / 2)

加入书签

“Au  chien  qui  fume”名气很大,店面却是很小,摆不了多少张桌子,于是,巧妙地侵占街道空间,在店外设了几张桌子。

接近零度的气温,店外依然有人坐。

一张桌前,坐着国际部的霍奇·麦基和路透社驻巴黎记者普罗兹尤克,这是一位著名记者,法国德占期间也没有离开巴黎,东躲西藏,一直向伦敦传递新闻报导。

路透社的新闻有看头,这是报纸读者的共识,卢浮宫的发布会新闻需要出现在路透社报纸上,而且是比较重要的版块,霍奇·麦基就是在做这件事。

看了两人一眼,冼耀文走进店内,走到预定的桌前,抽出夹在腋下的报纸,坐于桌前,阅读着法新社的新闻报道。

世界有四大通讯社,美联社、合众通讯社、路透社、法新社,严格来讲四个通讯社都是靠贩卖新闻为生,记者四下出击,拿到劲爆的新闻然后卖给报社。

美联社的起始是合作社性质,几家报社凑在一起联合组建一个合作进行新闻搜集的机构,费用大家均摊。等做大了,收集的新闻不仅供自己使用,也对外供稿,非盈利性机构成为营利机构。

合众通讯社的情况和美联社差不多,只是规模不如前者。

法新社、路透社有一个共同的爹哈瓦斯社,前者是家族继承人,后者是叛逆儿子跳出家族自立的门户,前者成了别扭的法国国企,后者依然是私营企业。

假如冼耀文对通讯社感兴趣,四大当中,路透社最容易参与进去。

路透社的主体是路透电报,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虽未上市,但股份有在市场上交易,且路透社为了保证报道的客观性,不允许单一股东持有太多股份,所以,路透电报的股份非常分散,想拿到足够参加董事会的股份不会太难。

冼耀文对操控舆论没什么兴趣,对路透社遍布世界的记者网却是兴趣浓厚,如果先报纸一步获知、分析记者网获取的信息,想来每年至少有几次掌控信息差优势的机会。

下一步,他要实现持股路透电报,间接持有一个不错的情报网。

现在,他要琢磨如何收买缩写为FIO的法国新闻办公室的某个人物,实现对新闻先睹为快,以及琢磨在巴黎组建经统旗下情报科的子部门新闻分析小组。

他有必要吸收几个原“自由射手和法国游击队”的情报分析人员,二战期间这支游击队的情报能力,可比遥控抗德的法国政府正规情报机构中央情报与行动局强多了。

细细分析一下,即使新闻分析小组暴露也不至于惹来什么麻烦,搜集商业情报没什么见不得人,只需掩护好FIO的那个关键人物,这个人若是出问题,会增加以后和他人合作的难度。

事情刚琢磨清楚,耳朵里传来摩托车的轰鸣声,改过的排气管发出的声音有点独特,一听就知道孙树莹来了。

冼耀文蹙眉,为又要增多的安保开支心疼半秒。

巴黎不是天堂,这个丫头还没出事,不代表以后也会平平安安,开着摩托车炸街,犹如一坨狗屎满街跑,太吸引人们的咒骂和小混混的眼球,这丫头离被轮大米只有一步之遥。

数秒钟后,一个头盔放在桌面,“姆妈还没来?”

冼耀文瞄一眼,孙树莹还是早上那身皮衣打扮,只是脖子上多了一条毛线围巾,“不冷吗?”

“不冷。”孙树莹摘下围巾放在椅面。

“噢,宝树应该快了。这个月初公司多了一名女演员,艺名叫高宝树,长相和宝树也有几分相似。”

“是吗?”孙树莹诧异道:“艺名是你起的?”

“不是,只是凑巧。不过就因为这点巧合,我打算给她开一部戏,讲姐弟恋的故事。”

孙树莹嬉笑道:“你和姆妈的故事?”

“只能说以我和宝树的故事为灵感,女主角是太平轮的幸存者,男主角是华泰保险大股东家的公子哥,因为太平轮事件,两人流落香港街头……”

孙树莹打断道:“不合理,临时法院刚判决中联企业赔偿,华泰保险就宣布倒闭了,根本没有赔钱,大股东的公子怎么会沦落街头。”

冼耀文淡笑道:“恶有恶报,恶人自有恶人磨,是大部分华人的朴素想法,可以安排男主角前往香港的途中出点意外,比如遇到土匪,所有财产都被抢走,如果还嫌不够,再安排他丢一只手。”

孙树莹笑道:“你对自己这么狠?”

“只要观众喜欢看就好。”

“后面呢?男女主角怎么认识的?”

“还没想好,你如果有兴趣,后面的故事交给你。”说着,冼耀文朝一个方向看去,瞬间,脸上笑容绽放,站起身走上前,接了费宝树的包包,“从家里过来?”

“从12区过来,去了那里的白玉洛。”费宝树笑着说道。

“白玉洛?”冼耀文带着费宝树在位子上坐下,“12区有这个地方吗?”

“不是正式地名,一战时来法国的劳工有一批浙南人没回国,他们一起住在两条街巷,一条叫拉奇诺,另外一条没名字,白玉洛是他们自己叫起来的名字。”

“哦,过去做什么?”

“前几天我在留法会认识一个温州女人,她丈夫在白玉洛开了一家饰品厂,我拿几个袖扣样品过去,看看她们能不能做。”

冼耀文淡笑道:“你还挺会照顾自己人,但你应该是听错国际部的意思了,袖扣找法国还有意大利的供应商,是想吸收法式珠宝的细腻和浪漫,意式珠宝的大胆浮夸和自由奔放,订货量不会太大。

主供应商还是会到香港找,成本可以节约很多。”

“啊,那怎么办,都说好三天交样品了。”费宝树心慌道。

冼耀文在费宝树背上拍了拍,“没事,交就交吧,只要样品合格,为了你的面子,中华制衣可以下一笔订单。”

费宝树既喜又忧道:“这样好吗?”

“没什么不好,中华制衣马上也要出海,用得到的。样品出来了你寄回家。”

“嗯。”费宝树颔了颔首,撩了下衣袖,露出手腕上的一个镯子,“我回来的时候路过跳蚤市场,停下逛了逛,在一个摊上买了这只镯子,玻璃种的翡翠,你猜我花了多少钱?”

“看你这么得意,一定很便宜,不会只要几个法郎吧?”

“怎么可能这么便宜,500法郎,还有一个添头。”费宝树打开包包,从里面取出一条圆柱体的翡翠亮给冼耀文看,“这个表杠和镯子用的是同一块料,老爷,你要不要?”

“我又不用怀表,给我也没用。”冼耀文拿过表杠,看了两眼道:“玻璃种只要8港币,翡翠在巴黎的价格这么贱吗?你不会看走眼了吧?”

“我不会看走眼的,以前在孙……以前我跟人学过怎么鉴别。”

“嗯。”

冼耀文想起费宝树前夫是上海有一号的收藏家,费宝树耳濡目染之下,会鉴别翡翠也没什么稀奇。

孙树澄看两人你侬我侬,当她空气一般,忍不住出口揶揄,“你们是来吃饭的吗?”

“呵呵呵。”冼耀文笑着看向孙树莹,“我们小公主生气了呀,要不要送你个礼物哄哄你?”

孙树莹嘟了嘟嘴,“要。”

冼耀文先让费宝树点菜,他又对孙树莹说道:“你家学渊源,肯定知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这句话。欧洲到处都有当年的出口瓷,还有八国联军那会被抢的古董。

巴黎这边我不太清楚行情,但伦敦的跳蚤市场我去逛过,很多中国古董不值钱,几个便士就能买到,你可以挑点精品放着传家,等到了你孙子那一辈,我想应该就变得值钱了。

这是第一件礼物,我再说第二件礼物。

从前年开始,内地的银行就从民间回收银元,按重量和成色把银元分为甲、乙、丙三等,现在的价格差不多是甲等袁大头1.3万元一枚、乙等孙小头1.2万元、丙等杂洋9700元。

这个价格已经是第四次涨价,1949年第一次公布的回收价是2000元一枚,不分品类。

国家的钱是印的,多印少印几兆亿不会有什么影响,银是贵金属,全世界都认,回收银元有利可图,收购应该不会停,会一直持续下去。

这就意味着民间保有的银元会持续减少,过上几十年,等大家日子都好过了,银元的收藏价值就会体现出来。”

“你想让我回内地收银元?”

冼耀文摆了摆手,“没这个必要,哪些地方印过银元都有据可查,1928年,在美国就印过一批银元,现在银元已经不是货币,想买到当年的模具不会太难,其他的,你搜集一下线索,去台湾、内地高价回收模具,总能搞到几个。

印银元的机器有德国产、英国产、美国产,生产机器的工厂十有八九还在经营,想找到同款机器很轻松。

有了机器和模具你就可以自己印了,不用印多,每种印一两万个放着,让它自然包浆、老化,放上几十年跟市面流通过的看不出区别。

另外,印完了,马上封存机器、模具,几十年后,卖给银元炒家,一定能卖上大价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