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第218章 老朱狂喜!捷报,北伐大捷!(2 / 2)

加入书签

    不过也只能如此了。

    很快。

    蓝玉大军拔营启程。

    所有大军很快都回到了冯胜的中军。

    ……

    应天。

    初夏的早晨。

    紫禁城在晨光的抚摸下逐渐苏醒。阳光穿透层层叠叠的琉璃瓦,折射出金光耀眼,显得颇有几分神圣的味道。

    微风轻拂过高高的宫墙,带来些许凉爽,却掩盖不住紫禁城内厚重的权力气息。

    奉天殿内。

    朱元璋高坐于龙椅之上,面沉似水,满脸冷肃。

    殿下排列着朝服鲜亮的文武百官,他们肃立两旁,清晨的阳光从殿外斜射进来,金光照耀下的朝堂,气氛显得庄重而紧张。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倒有三百六十二日都是这般过的。

    朱元璋精力旺盛,身体强健,天天早上早朝,中午晚上批阅奏章,也是孜孜不倦,没有一日懈怠。

    此时。

    殿内臣子正念着奏章。

    忽然。

    朱元璋身边的陈老太监被小太监引着,快步走下台阶。

    不多时。

    陈老太监捧着一封奏章,急匆匆走到朱元璋身边,低声耳语了两句。

    朱元璋接过陈老太监的奏章,急忙打开。

    目光如电般扫过纸张,片刻功夫。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道不可抑制的光芒。

    随后,被震撼的说不出话来。

    殿下奏事的臣子早已知趣闭嘴。

    众人都偷偷看着朱元璋的表情。

    良久。

    朱元璋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终于。

    朱元璋大笑着站起身来。

    “好!好!好!”

    台下的臣子和朱标望见,不禁侧目。

    朱元璋大笑道:“北伐大捷了!北伐,胜了!”

    说着。

    朱元璋将手中的奏章交给陈老太监。

    “给太子,让太子念给众爱卿听听!”

    朱标接过奏章,也是迫不及待扫了一眼。

    眼神中闪过一抹震撼。

    随后念了起来。

    “臣,征虏大将军冯胜谨奏陛下:洪武十九年四月初八,臣领北伐大军,值遭元庭伪帝脱古思帖木儿潜带精兵二十五万,突袭我前锋。

    又,金山城内纳哈出部贼兵二十万余,悍然出城,图以夹击之计迫我。我军虽危而不乱,整军待战,奋勇应敌,处置果决。

    战于金山城外十五里地,我军急击贼军,大破之!

    斩脱古思帖木儿大军七万余首,俘敌兵十八万。

    於战中,擒获伪帝脱古思帖木儿、伪太子及伪亲王、伪丞相等,共计上千人!

    兼获敌马军资数以万计,叛逆晋商首领吴清臣亦在战中身陨,其家族一百三十五口皆已悉数擒获!

    其间,金山城内之开元王纳哈出亦被我军所诛,城内贼军死伤逾两万,俘敌兵亦达十八万之众。

    城中亦俘获伪王八位,平章多人,王公及高官共计上千!

    今金山城已彻底为我军所占,城池之下,旌旗所指,无不破。附呈功臣名单.

    此战之功,皆陛下神武之赫赫威灵,使臣等振臂一呼,而贼寇灰飞烟灭。臣等仅以此捷,献上陛下龙颜。

    臣冯胜拜上!”

    话音落下。

    整个大殿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没有听清这个战报一般。

    良久。

    忽然。

    户部尚书李原名第一个反应过来。

    他躬身朗声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北伐就此大功告成,伪元朝廷一举覆灭,此诚为不世之功!陛下亦为不世之英主!”

    众臣闻之,如梦初醒,齐声附和!

    “陛下,此乃天佑大明,北伐大捷,元贼授首,实乃陛下英明神武,国家之幸,万民之福!”

    “陛下,元贼既灭,北方安定,自此大明疆域无垠,国泰民安,此皆陛下之洪福齐天,臣等不胜欢欣!”

    “陛下威震四方,元贼闻风丧胆,今次大捷,更显陛下英明果决,臣等为陛下贺!”

    群臣纷纷出列,争相祝贺,声震殿宇,气氛热烈非凡。

    眼看着气氛热烈,朱元璋也是满脸欣喜。

    他笑道:“朕明日将亲自将此事告祭太庙!众臣工一同前往,太子陪祭!”

    众臣子齐声恭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北伐大军已返程。

    当然,只返回了五万。

    这一次被俘的人高达三十多万,无论如何,冯胜也不敢将这些人就这么放在草原上不管。

    只能留下大批驻军监管他们。

    还好纳哈出在金山城囤积了大量粮食,足够大军吃上半年的。

    暂时倒也不担心被俘军士吃饭的问题。

    同时,鲁王卫和平安也被留在了原地。

    如果那些俘虏胆敢作乱,无非再将他们屠戮一遍就是了。

    营帐中。

    冯胜和鲁王朱檀站在一起。

    因为这一次鲁王卫在北伐大战中举足轻重的表现,朱檀已经成了北伐军中的二号人物。

    冯胜一直对他极为倚重,什么事情都找他商量。

    此时,冯胜叹息道:“直到现在,脱古思帖木儿也一直在说,他不知道什么传国玉玺,更没有见过!

    唉!他若是这个态度,不但陛下那里面上不好看,就算是对他自己,只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至于我们…更是无法跟陛下交差!”

    说着,冯胜怒哼道:“永昌侯当真是胆大妄为!竟敢私自逼迫脱古思帖木儿交玉玺!也难怪他对咱们如此敌视了!”

    朱檀笑笑。

    “便是没有蓝玉的事,只怕他对我们的敌视也不会减少!毕竟我们毁了他的雄图大略!

    锦衣卫的报告你我都看过了。

    这脱古思帖木儿在草原上蛰伏多年,一直以来,都以一个暗弱之主的形象示人,但始终保持着对元庭大军主力的控制能力。

    直到这一次取得晋商支持,这才突然爆发,转眼就收服了草原上十几万大军,还联络了纳哈出!

    如果不是有鲁王卫…只怕这一次他就成功了!

    眼看着必胜的局面变成如今这样,他岂能不恨!”

    冯胜点点头,叹口气道:“他若是坚持如此,只能这样了。”

    说着,冯胜笑笑,道:“这脱古思帖木儿倒也有意思,他绝口不提恨的事情,反而张口闭口再说草原人日后恐怕要被大明人奴役了。

    呵呵…我圣天子富有四海,陛下胸襟更是宽广无比,岂是他这种蛮族头领可以揣度的!

    陛下早就说了,要对汉人蒙人色目人平等相待!他所想的情形根本不会出现!大概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老祖宗当年都对汉人做了什么,所以担心被对等报复吧?”

    朱檀听到这话,忽然眼睛一亮。

    他笑道:“若是这位大元皇帝的心结是这个,我倒是可以跟他聊聊,说不定传国玉玺就聊回来了!”

    冯胜闻言,眼睛一亮。

    “哦?”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