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当世文武天花板(2 / 2)
李基眼下所能做的,便是为刘备集团在到来的乱世之中争取到足够的先机与底蕴。
而原轨迹之中的天下诸侯讨董,明面上是失败了,但实则诸侯们争取的却是汉室衰落后留下的政治资产。
其中,又以曹操和袁绍为最!
曹操以着刺董以及盟军号召者的名声,不仅广受英才来投,还被东郡郡守王肱赠予东郡一郡之地起势;
至于身为诸侯盟军盟主的袁绍,本是冀州牧的韩馥却畏于袁绍名声,又见无数人心归附于袁绍,不仅被迫让出了整个冀州,甚至最后被袁绍吓得在厕所之中以刻刀自杀。
由此可见,声望之用有时更甚于雄兵数万。
因此,即便阻止董卓当下力有不逮,但李基却不会将那等庞大的声望相让之。
当即,李基略微沉吟了一番后,开口道。
“今汉室衰落,朝中大权为董贼所逆乱,正是身为汉室宗亲的主公该有所作为,兴扶汉室之际。”
刘备的神色一肃,道。“请子坤教之。”
李基当即正色道。
“董贼欲为王莽行废立之事,使皇纲失统,有翦覆四海之危!”
“而朝中衮衮诸公畏其威势而不发一言,可须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者尚有多位汉室宗亲牧守四方,焉能使董贼独断专行,祸乱天下而无人能制?”
旋即,李基大袖一挥,朗声道。
“主公可待洛阳消息至,若董贼当真劫夺国柄,妄行废立之事!主公宜即可修书于牧守四方之汉室宗亲刘虞、刘焉、刘表,号召四方宗亲斥责讨伐董贼!”
刘备的眉头一皱,有些怀疑地开口问道。
“这?可行否?”
不怪刘备犹豫,实乃号召掌握四方重兵的宗亲州牧讨伐董卓,一个不妥,那便是与叛逆无异。
“只要能说服幽州牧刘伯安支持,那便是大义在我。”李基答道。
刘虞的地位,在一众汉室宗亲之中可谓无人能比。
刘虞此前便为宗正,又迁为幽州牧,大败乌桓之后,更是被先帝刘宏加封为三公太尉。
而某种意义上,汉室刘家便是整个大汉最大的世家。
刘虞作为汉室中最为德高望重的族老,如今族长变更之事为外人操持控制,刘虞只要愿意出声斥刘协为董贼所扶的伪帝,四方汉室宗亲当进京勤王,匡扶刘辩复坐帝位。
那么于理于义,只会在刘,而不会在董。
甚至,这比之原轨迹之中,曹操所传于四方号召诸侯勤王的矫诏要有说服力得多,亦只会更让天下人信服。
且如此一来比原轨迹之中还多了一个好处!
即便天下人人皆知董卓乃是把持朝政,祸乱大汉的贼子,但董卓眼下所代表的无疑是大汉朝廷。
而原轨迹之中以着袁绍为首的众多诸侯所组成的盟军,本质上仍然是代表着地方。
不管是讨董盟军击败董卓,又或是董卓迁都西安,这都是向天下人传递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大汉朝廷不敌地方势力,这对于汉室的打击程度尤重于董卓之祸。
作为朝廷,腐败暴虐未必会灭亡,但衰败虚弱必会导致灭亡。
因此,若是能以刘虞名义号召四方宗亲联合地方诸侯讨董,那么起码能给大汉留下一丝遮羞布。
即便大汉朝廷不敌,那也是不敌于汉室宗亲手中,并不代表汉室已衰败到了极点,
而刘备斟酌了片刻,在李基一点点地分析出此举利弊之后,明白或许这是眼下作为汉室宗亲尽可能保存一丝大汉颜面的法子之一。
除此之外,尽去侥幸之心的刘备开始召集麾下文吏武将,开始在吴郡之中全力整军以及筹备各类军械物资,以应对似乎已经迫在眉睫的大乱之世。
只是,在以着张昭、张纮为首的江东世家官吏,看着在会议上依然稳坐在刘备次座的李基之时,不少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
而在张纮以着眼神的示意下,一个陪于末座的小吏骤然出声道了一句。
“此为吴郡之议,昭亭侯何在于此?”
此言一出,正厅之中的声音都为之静了一阵。
旋即,以着关羽、张飞为首的武将纷纷向那个小吏投去了视线,吓得那个小吏当场便是两股战战,连忙解释道。
“属下就是疑惑……”(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