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八百个心眼(1 / 2)
周瑜知道李基是当世首屈一指的智者。
可正因为如此,周瑜料定以着李基之智没有理由会拒绝自己。
一开始,周瑜还当真以为孙策尽得了李基真传,其智略不在自己之下,所以在孙策面前不仅事事谨慎,还甘心奉之为兄。
只是这种误会或许能够持续一时,但周瑜与孙策多相处了几日后,双方智商上所存在的巨大沟壑,很快就让周瑜意识到似乎是自己想多了。
当然,尽管周瑜完全探清了孙策的底,但也是深深地被孙策的豪迈英气所折服,让周瑜倒也不至于后悔与孙策结义。
只是孙策身为国士弟子,擅兵擅勇,却惟独不擅谋,不可谓不怪异。
这一点,让周瑜不禁为之猜测了许多,且在多次旁敲侧击对孙策的人际关系与家族背景打听后,得出了一个唯一合理的结论。
李基当初之所以收孙策为徒,为的仅仅是安抚吴郡世家,为的仅仅是替刘备拉拢孙坚,所为的一切都是基于政治上的利益。
所以孙策明明拜于李基门下多年,智商也是正常的情况,才会学不到半点智计。
这让周瑜顿生危机感,意识到孙策身为李基弟子,可孙策在李基眼中恐怕仅仅只是一颗棋子,在刘备集团之中的地位完全称不上牢固。
随着讨吴盟军的败亡以及孙坚的身亡,周瑜更是感觉到孙策在李基眼中价值,恐怕已经所剩不多了。
因此,不管是为了这个义兄的未来着想,还是为了能有机会一展才华,周瑜便向孙策献上了征讨荆南四郡为孙坚报仇的战略。
且在周瑜看来,这无疑是眼下最好的时机。
趁着李基尚未完全压服控制扬州世家,趁着孙坚身亡未久还需要顾及些许颜面与情谊,趁着李基当下也需要一个削弱荆州的方略之际……
综合种种因素,李基没有理由会拒绝孙策的借兵请求才对。
以利弊而论,此计对扬州、对刘备、对李基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而对于孙策来说,只要能借兵前往荆南四郡,那便是龙归大海,大有可为。
至于李基会不会觉得孙策此去将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继而心生忌惮不愿借兵,周瑜认为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李基眼中,孙策擅兵勇且不通智谋,且对于孙策重情重义的性格相当了解,定然不会过分警惕。
且周瑜自身的名声不显,即便周瑜自恃有运筹帷幄之才,可却不为外人所知,甚至未曾展露过丁点,更不可能被李基所警惕。
其他聚拢于孙策麾下的家将,黄盖、祖茂、韩当之类,或可为前驱先锋,却不可能会被李基这等人物真正放在眼里。
因此,周瑜自信李基大体便是会试探一番,然后假惺惺地说些拉拢之言,最终必然会满心欢喜地将孙策当成棋子一般落在荆南四郡之中。
起码,易地而处,以着理智来判断,周瑜也是不会拒绝孙策的提议。
这数息之间,或许屋内仅仅只有三人,却可谓是有着八百个心眼子在不断闪烁。
李基四百个,周瑜三百九十九个,孙策仅有一个……
或许周瑜所考虑的甚多,但孙策却是真的来告家长求安慰求认可的。
而经过了一番有心算无心的试探下,李基则是将孙策与周瑜的想法都已经洞悉得八九不离十。
数息后,李基一副温和从容的模样,开口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