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第148章 孙恩大礼包已开启,开始准备桓(2 / 2)

加入书签

    刘牢之一愣。

    “请进来。”随后看了一眼堂内的众将。

    “你们先下去吧。”

    众将面面相觑,相继退下。

    片刻后,

    一位衣袂飘飘,高冠宽服的老人走进堂内。

    “道坚,别来无恙啊。”

    “舅舅?”

    刘牢之看清来者,不由一愣,随即黑着脸道。

    “舅舅是来替桓逆当说客的?”

    老人捋着白须,淡然一笑。

    “我是来救伱的。”

    刘牢之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老人笑着道:

    “看来你也知道,司马元显容不下你。”

    “所谓兔死狗烹。”

    “越国的文种、秦国的白起、汉朝的韩信都没有落下好下场。”

    “还不如支持桓玄将军,可保你身家性命与荣华富贵。”

    ……

    【东晋所倚仗的军事力量主要是刘牢之统率的北府军。】

    【但早就对司马元显不满的刘牢之却临阵倒戈投降了桓玄。】

    ……

    大汉,

    你说就说!

    提什么韩信!

    他又不是乃公杀的!

    瞥了一眼旁边还在生气的吕雉。

    刘邦一阵腹诽。

    本以为这刘牢之是一帅才,没成想是一蠢货。

    帮司马元显是在帮朝廷,名正言顺。

    帮桓玄是在帮反贼,千夫所指。

    脑袋长屁股上了吧?

    刘邦不屑的嘲弄着,转念又突然想到。

    等会儿!

    他不会是先投桓玄,看其灭司马元显,再挥军攻灭桓玄,到那时晋廷就是姓刘的了!

    不过这跟刘裕的宋武两字好像没什么关系啊?

    ……

    【桓玄逼近建康,司马元显试图守城但溃败。】

    【桓玄入京后,称诏解严,并以自己总掌国事,受命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领徐州刺史,加假黄钺、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

    【随即诛杀了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俩。】

    【又下令将刘牢之外放,不让其带兵。】

    【刘牢之起兵反抗桓玄,却因无法得到部下的支持而被逼自杀身亡。】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皱着眉头,嫌弃的看着天幕。

    跟王恭,反王恭。

    跟司马元显,反司马元显。

    刚归顺桓玄,又要反桓玄。

    朝秦慕楚之人。

    况且桓玄已经占据朝廷,已经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你投降,也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你自己相当三姓家奴,你的将领可不一定想跟你反复横跳一直当反贼。

    能支持你才见鬼了!

    蠢货。

    ……

    【刘牢之死后,北府军高层被桓玄扫荡一空。】

    【刘裕审时度势,暂投桓玄以行韬晦。】

    【由于刘裕屡建军功,于北府旧部中颇有声望,故桓玄也不敢小视他,任命他为中兵参军。】

    【公元402年五月,孙恩妹夫卢循率领孙恩残军袭扰沿海诸郡,桓玄派刘裕东征,讨伐卢循。】

    【公元403年正月,刘裕败卢循军于东阳。卢循逃往永嘉,再为刘裕追败,随后刘裕一路追击至晋安,卢循渡海南逃。】

    【六月,刘裕因功被加封为彭城内史。】

    ……

    天幕上

    东晋的疆域上,一个大大的『楚』字被印在上边。

    ……

    【公元403年十一月,楚王桓玄加自己的冠冕至十二旒,以楚王妃为王后,楚国世子为太子。】

    【十一月十八日,由卞范之写好禅让诏书并命临川王司马宝逼晋安帝抄写。】

    【二十一日,由兼太保、司徒王谧奉玺绶,将晋安帝的帝位禅让给桓玄,随后迁晋安帝至永安宫,又迁太庙的晋朝诸帝神主至琅邪国。】

    【十二月三日正式登位为帝,国号:楚。】

    ……

      越看历史越了解什么叫天命。

        这玩意真是人力无法预料、无法控制的。

        没有孙恩之乱,刘裕恐怕一辈子都出不了头。

        孙恩、桓玄,刘裕的两大贵人。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