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碧蹄馆之战!李如松竟然讲诚信了?(1 / 2)

加入书签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

    这是相当‘矛盾’的一天。

    此时的大明朝境内,所有形势‘看起来’都是一片大好。

    毕竟‘援朝’之战打得如此顺利,顺利到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明军不日便可攻下王京,恢复朝鲜!

    然而,在这同一日的凌晨时分,在这天寒刺骨,夜深人静的黑夜里,远在朝鲜半岛‘马山馆’的李如松却是勒停了胯下的马匹。

    马山馆距离王京只有九十里,也就是说,前方不远便是倭军的主力大部队了。

    望着眼前横七竖八的死人,以及混乱撒了一地的刀枪武器,李如松陷入了沉思之中。

    眼前的这一幕很显然,在不久之前,此处‘才’经历过一场激战。

    而且从战场的情况看来,倭军是被‘撵着打’的那一方。

    李如松猜测,这里应该就是查大受派人传回来的那场‘胜仗’所在地了,而查大受等人此时肯定还在更前方。

    “李提督,看这情况,我军形势大好啊!”副将杨元满面欣喜地指着前方一地的倭奴尸体,提议道:

    “咱们何不速速赶去支援查总兵!好杀倭奴一个片甲不留!”

    杨元的提议并不无道理,前方的伙伴们打了个‘好开头’,作为后方的他们理应趁着形势大好,一鼓作气赶去支援才是!

    李如松也是这样认为的,可就在他准备下令,让此行的四千辽东铁骑全部火速前进时,他却是突然间想起了什么。

    “李提督,听我一句劝吧!留个‘后手’,不然你就要死在这异国他乡了!”

    张重辉的这番话又一次飘响在了李如松的脑海内,一阵短暂的思衬过后,李如松做出了一个决定!

    “我先带两千人去前面试探情况,你先在此等着,等一个时辰后,你再率剩下的两千人向前进发。”

    李如松对副将杨元吩咐完后,即刻便调拨出了两千铁骑,先一步向王京进发!

    望着‘先行离去’的李大提督,杨元的心里其实有些不太爽。

    毕竟‘先行’便代表着能先杀人,先立功!而‘后行’便代表着要晚些杀人,更是要晚些立功!

    而李提督打仗的狠辣本事谁都知道,杨元猜测,等他一个时辰后再进发,到时候估计连倭奴的人头都捞不到几个了!

    这还打什么仗!立什么功啊!

    纵使心中不服,杨元也只能憋着,谁让李如松是他的上司呢?

    等一个时辰就等一个时辰吧,大半夜的,打个盹儿,养精蓄锐也好……

    ……

    碧蹄馆。

    身为此次入侵朝鲜的倭军第一军指挥长官,小西行长没想到,自己居然是败的最快,且也是败的最惨的那一个。

    被明军戏耍了那么多次,小西行长说不愤怒都是假的。

    眼看所有倭军竟都‘跟风’一般的仓皇撤退到了王京,小西行长知道,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眼下倭军连连败退,军心溃散!而明军势头又大好,屡战屡胜!

    小西行长很清楚,再这样下去的话,他们这半年多以来的‘心血’,便‘全都’将要付之东流了!

    小西行长更清楚,他要是再这样坐以待毙下去,丰臣秀吉会宰了他的!

    事到如今,倭军们已经被明军们给打得吓破了胆,完全‘振奋’不起来。

    小西行长决定,眼下必须先把将士们的‘士气’给‘提’起来才行!

    军队中唯有士气足了!将士们才能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而要想提起将士们的士气,最直观有效的法子,便是打一场胜仗了!

    于是乎,小西行长在与其他军的指挥长官们进行了一番商议过后,设计出了一个‘圈套’!

    倭方准备先派出一小股,约‘百千人’数量左右的倭军,用来吸引明军侦查军们的注意力!

    再故意制造出‘且战且败’,‘且战且退’的‘假象’,诱使明军大部队一同发起进攻!

    而倭方则准备在马山馆附近设下包围圈,等明军大部队一到,届时早已埋伏好的数万倭军,直接便可以给已经陷入了‘圈套’中的明军们来一个‘包饺子’!

    小西行长以及加藤清正等倭军指挥长官们,都对这个‘计策’表示十分赞同,似乎胜利已经在朝他们招手了一般。

    然而,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快。

    倭军派出去的小一千人‘诱饵’,虽然成功的‘勾引’到了前来侦查的明军。

    可这队由查大受率领的明军侦查军,却是跟没杀过人的疯子一样!居然把那一千多个‘诱饵’!一路砍到了距离王京只有二三十里的碧蹄馆附近!

    本来想着‘且战且退’,‘诱敌深入’的小西行长等人都傻眼了……

    这也‘退’得也太‘过’!‘深’得太‘深’了些吧!

    再‘深’点都要到王京门口了啊!

    没办法,小西行长等人只好临时改换战略想法,从一开始的准备在马山馆设伏,改成了直接在碧蹄馆设伏!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等待着明军的大部队前来支援,再将他们一举‘包’下!

    小西行长就这么盼啊盼,终于,在天微微亮时,他盼到了明军援军的到来!

    一开始,小西行长是有些失望的,因为他们在此设下了‘好几万’全副武装的倭军,可等来的明军却是只有那么区区一两千人而已。

    然而,当小西行长定睛看到,那带队之人是李如松时,整个人都兴奋了!

    如果说小西行长最讨厌的明朝人,是那个把他当成傻子一样糊弄的外交副使张重辉的话,那他第二讨厌的明朝人,便是这个说话不算数的大明提督李如松了!

    如此大的一条‘鱼’落网了,小西行长怎么可能甘心?

    为了抓住李如松这条‘大鱼’,小西行长也是豁出去了!他直接便是宣人去将驻扎在王京附近的所有倭军军队,全部喊来参战!

    一时间,碧蹄馆这个平日里毫不起眼的小地方,因为李如松的到来,彻底‘热闹’了起来!

    在小西行长的‘强烈号召’之下,凡是还在王京的倭军们,几乎全都来了!

    什么第四军,第三军,第八军!

    虽然在这之前,这些倭军们可能连面都没有见过,可一旦打起仗来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

    全都哗啦啦的混合在了一起,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与此同时,一头扎进战场的李如松也终于意识到了不对!更意识到了这是倭军们故意设下的圈套!

    望着越杀越多的倭军,李如松就是想撤退也来不及了!因为最‘显眼’的他,已经被漫山遍野的倭军们给彻底包围起来了!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这些倭军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李如松这个老大!

    一旦李如松死了,群龙无首的明军们,便将会彻底溃散军心,任由倭军宰杀!

    眼看李如松成为了战场的‘中心焦点’,被倭奴们紧紧缠绕追杀着,‘罪魁祸首’查大受急得都想要吐血了!

    身为李家家丁的查大受本想着,自己死了也就死了!可没成想,自己居然还把李如松给拖下了水!

    这位李大少爷要是出事了!辽东的李成梁老爷怎么可能放过他的那些家人们啊!

    ……

    这场仗,从天黑,打到了天亮。

    战况之惨烈,纵使李如松带来的这两千人都是大明朝的精锐辽东铁骑,可再怎么以一当十,也架不住倭军们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天亮了,阳光照射当空的那一刻,本该是充满希望的。

    可在这一刻,李如松却只看到了他最亲信的家将李有升为了保护他,而被倭军们的铁钩……生生钩下了马!

    又惨遭……倭军们的乱刃分尸!

    朝阳升起了,那是温暖蓬勃的,可此刻的李如松却只看到了这令他睚眦欲裂的一幕!

    望着一个个为了保护自己而死去的亲兵将士们,有那么一瞬间,李如松又想起了‘那个人’说过的那些话……

    难道……他命里真的有这一劫吗?

    只是刹那间的恍惚,李如松又再次镇定了起来!

    如以往战斗时那般,李如松再次挥舞起了火铳,抱着向死的决心,对明军将士们呐喊道——“死战!”

    打仗?本来就是要死人的!

    要是怕死!李如松就不是那个身先士卒!带头冲锋的李如松了!

    ……

    战争仍在继续着。

    眼看李如松身边的亲兵越来越少,而包围追杀李如松的倭军却是越来越多!身为弟弟的李如柏见状,忙是先将保护自己的亲兵挪去给了他哥哥!

    李如松感不感动没人知道,李如柏倒是十分担心老大哥,毕竟李如松要是倒下了,所有人都得完蛋!

    伴随着战争的进行,明军的数量越来越少,且绝大多数的明军都陷入了‘死战’的状态!

    杀红了眼的辽东铁骑们,其实已经不抱有能够活着回去的心了!他们现在只想杀!多杀一个赚一个!多杀两个赚一双!

    死?

    打仗本来就是要死人的!

    事实证明,‘亡命之徒’的战斗力是极其强悍的!尤其还是战斗力本就强悍的辽东铁骑!

    从目前的大致情况看来,人数较少的明军显然处于劣势一方。

    可实际上,倭军们的情况也不好!

    为了鼓舞士气,小西行长与其他军的指挥长官们也都亲自上场冲锋陷阵了!

    然而,明军的强悍实在是出乎了小西行长等人的意料!这些抡着铁棍子的大明骑兵们打起仗来实在凶猛!一棍子下来直接便能把人给捶得肝胆欲裂!

    最令倭军们感到恶心的是,明军骑兵们手里抡人的铁棍子,时不时还会放几发冷枪出来,将他们射得眼冒金星后,直接便是当头一棒!

    仗打到这种程度,原先还嫌弃明军来人少的小西行长也是不由得庆幸了起来。

    庆幸着明军还好只是派出了两千人而已,这要再多些,他们怕是要吃不消啊……

    与此同时,李如松正在面临着生死时刻!

    只见一个穿着金光灿灿盔甲的倭军将领手持利刃,一路披荆斩棘,直直朝着李如松砍来!

    从此人十分夸张耀眼的装扮看来,这应该是个高级将领。

    事实证明,好像的确如此,因为此人,的确有两把刷子!

    在这一路猛砍之下,这位‘金光大汉’竟直接突破了李如松亲兵的保护,径直砍到了李如松的跟前,并且还将李如松给砍下了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