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4(2 / 2)

加入书签

林如海也不是个心细的,江南局势紧张,他整天疲于应付,加上对岳母足够的信任,觉得自己每年往贾府送大笔银子,黛玉在贾府的日子肯定差不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贾府这个姻亲收了自家的银子,却盼着他早日归西,好接收他林家的万贯家财。

贾母来了之后就找借口,给林如海送信的时候,送去了调养身体的养身丸。林如海感念岳母的慈母之心,每天都按时服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调养,他那孱弱的身体,已经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了。

他现在对贾母那是感恩戴德,这一点儿从他现在逢年过节送来的礼单就能看出来,那是恨不得把自家的库房给搬空了。

贾母不得不在信里说自己什么都不缺,他与其送东西,倒不如找机会调回京城,这样黛玉也能和他父女团聚。更重要的是黛玉的年龄也不小了,这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他这个做父亲的该调回京城了。

林如海如今视贾母的话为圣旨,收到贾母的信,就开始琢磨怎么调回京城。说实话,回京城谁不想,尤其是他这个巡盐御史的位置,还真是不好坐。

江南的水太深,这些年他为了盐务上的事情是战战兢兢,唯恐走错一步。甄家在江南根基深厚,他这一路走来还真是不容易。

而且他有预感,如果再在江南待下去,他还能不能活着回京城都是一个问题,这也是他急于把黛玉送到贾母那里养的原因。

好歹他们林家也曾是侯爵,经营了几代,他为官这么多年,难道真的养不起一个姑娘,非得送到亲戚家养?真不至于,他就是考虑到江南如今局势动荡,怕有人对黛玉暗下毒手。

毕竟敏儿的前车之鉴在这摆着,贾敏对外都说是骤失嫡子、忧思过度,好好的嫡子因何突然暴病而亡?家里养的大夫都是吃干饭的?还不是着了别人的暗手,就连贾敏也是如此。

林如海盘算了很久,给皇帝写了封恳切催人泪下的奏折。他是太上皇的亲信,乾元帝对他的信任本就不多,想派亲信去替代他又顾忌太上皇。

如今他主动提出要回京,乾元帝对他的识趣非常满意。他拿着林如海的折子去请示太上皇,太上皇素来体恤这些跟着自己打天下的臣子及他们的子孙。

林如海又在折子上说的那么恳切,他自然不会拦着。他摆摆手直接对乾元帝说:“那就把如海调回京城,身体不好,礼部比较清闲,就让他去礼部吧,这些年他在江南干的也算尽心,皇帝看着给安排个合适的位置吧!”

乾元帝一听这话就知道,自己原先的打算说出来,太上皇肯定不满意。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礼部的刘尚书早就上折子要告老还乡,林爱卿的能力做礼部尚书

绰绰有余,父皇您觉得呢?”

太上皇满意的点点头,也不在过问乾元帝准备安排谁接任林如海的位置。乾元帝也很满意,陪着太上皇闲话几句家常,回到乾清宫就着手安排心腹去江南接任的事情。

史湘云之所以天天心心念念的想来贾府住,是因为在这里没人管束。贾母宠着她,她每天有姐妹们和宝玉陪着,吃喝玩乐,日子别提有多逍遥了。

现在宝玉被拘在前院书房读书,一天到晚除了给贾母请安,基本上就不进后院。她整天都要跟着姐姐妹妹们去给嬷嬷学规矩。行走端坐一举一动都被嬷嬷监督着,稍微有些不妥就会被嬷嬷罚。

看着姐姐妹妹们都练得认真,她就是有再多的不情愿,也只能跟着一起学规矩。贾母也知道她心里有些不情愿,但只装作没看见。湘云跟贾母撒娇习惯了,每次学完规矩都要跟贾母哭诉,嬷嬷太严格。

贾母没有安慰她,只是转头夸了今天学的最好的宝钗和探春,夸完还给了奖励。湘云撇撇嘴,心里暗下决心,明天她要比探春做的更好。

宝钗落落大方的跟贾母道了谢,贾母留几个小姑娘在自己院子里吃了饭,然后告诉她们,因为这些日子她们的规矩学的好,两位嬷嬷说了给放半天假。

几个小姑娘一听,都乐了,吃了饭就约着一起去了黛玉的院子,好不容易才能休息半天,可不得起个诗社,赏赏花。惜春打发丫鬟去拿自己的画笔,她下午要画一幅牡丹图。

宝钗提议,庄子上刚送来的大闸蟹正是新鲜的时候,倒不如开个螃蟹宴,热上一壶黄酒,小酌一杯。她的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宝钗做事素来周全,打发莺儿回去,让人送螃蟹来,贾府的主子一个不落都吃到了薛家送来的大闸蟹。

中午贾母吃饭时,厨房就把做好的大闸蟹送了上来,还特别贴心的蒸了两笼蟹黄包。贾母把丫鬟打发出去之后,一个人啃了个过瘾,还喝了一坛酒。

吃太多,撑着了的她领着丫鬟难得出了院子,准备去园子里消消食。看着花团锦簇的园子,贾母突然想起在宫里的元春,离她封妃也没几年了。据说她能封妃是因为告发了西院贾蓉他媳妇秦可卿,这秦可卿是废太子的女儿。

贾母浑身一激灵,这事儿她得回去好好查查,这秦可卿到底是什么身份。还有贾珍那个老混蛋,希望现在他还没跟秦可卿牵扯上。这一笔写不出两个贾,要是宁国府那群混蛋犯了事,她们荣国府,哦,不,是一等将军府也是要受连累的。

想到这里贾母也没心思转圈了,赶紧回了院子,招来贾代善留下的暗线,把事情交代一遍后,让他们赶紧去查。,,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