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发报(1 / 2)
电报十九世纪初就发明了,不过当时是有线传输,到了20世纪初,无线电报才被发明出来,这时候电话都已经出现了。不过电报的成本更低,在传真及长途电话普及以前,专门为电报发明的电传打字机曾经一度遍及发达国家各地的办公室,专门用作长途通讯。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电报依旧是人们长途交流的首选,而且按字数收钱。
电报的核心是摩斯密码,通过滴答长短音作为基础单位,然后用最多5个单位来表示一个数字或字母,最终通过这种方式来传输信息。而中文则通过4位数字来表示一位汉字,编码后进行传输。
在嘉一上学的时候,填涂答题卡和志愿表时需要填写名字,但是需要使用数字代码来代替汉字,因为自动读卡机无法识别中文,只能够识别数字,所以每一个名字都是对应了一个4位数的编码的。
当时还发了一本小册子,专门让人来查阅自己的名字是什么编码。
嘉一曾经以为这是摩斯密码,还专门去了解过摩斯密码,后来才知道,这是汉字区位码,并不是中文电码,区位码是专门为计算机设计的一套汉字编码,虽然和中文电码一样都是4位数字表示,但并不一致。
摩斯码更早一些,而区位码是计算机出来后才确定的。很难说,这两者之间没有继承关系。
嘉一道现在都记得自己名字的编码——1941 5027(成一)。
所以现在想要再来复原一套摩斯密码,对于嘉一来说并不麻烦,而且现在通用的语言是字母语言,对于编码就更加简单了,只需要将基础字母进行编码就可以,不需要像是汉字一样,将所有的汉字都编码一遍。
很快,嘉一就将自己所需要的摩斯码给编好了,而利用铜晶之间的联系制作两个想通的通信法阵也不算困难,他设计定地柱的时候就利用过铜晶的共振特性,现在再利用起来也不算麻烦。
设计好的通讯工具是一个小小的圆盘,差不多一个餐盘大小,上面布满了花纹,在正中间是一块(半块)暗红色的铜晶。
这只是一个原型机,所以看起来有点粗糙,外面的花纹是暴露的符文法阵,虽然看来很有魔幻的感觉,但是在嘉一眼里,有点像是电路板都暴露在外的工程样品。
拿着这个通讯圆盘,嘉一将一头交给了弗劳尔,另一头自己拿着,一路赶到了威克姆城。
在城内找了一个地方住下,嘉一将圆盘拿出来,将精神力联通进入圆盘内部,用精神力触发铜晶的控制器,控制着铜晶进行振动,在另一边,另一块铜晶立马就感受到了振动,开始发出信号,圆盘上亮起光芒。
嘉一:“喂喂喂能收到吗__”
…………
弗劳尔:“收到了收到了真的收到了想不到你这个东西还挺管用的啊”
…………
嘉一:“怎么没话了语言要精简不要重复好几遍还有要用__结尾__”
弗劳尔:“这东西太快了你是怎么做到的虽然不能传输声音但是竟然能够传输文字__”
……
……
两人就这样用铜晶“电报”聊了好长时间,嘉一的铜晶电报同谍战剧里面的电报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只是他发报的时候不需要使用手动去触发,而是直接使用精神力控制铜晶的振动,振动的长短来表示滴和答两种报文,另一边接收后再人工的解析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