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剩余(1 / 2)

加入书签

事实上大唐时代的老人一点都不老,他们只不过四、五十岁而已,比起来虽然年纪大了一些,但是筋骨都还是非常的正常。

这个时代,想活到七八十岁,还是非常的困难,最主要是疾病应对的问题。

以前由于人口不多,或者是不集中的关系,人的交际往来是有限制的。

但是在华夏中原,虽然感觉不到人口特别的集中,但是范家庄园的人很多,而且彼此照顾,所以他们的交际网本来就越广泛了,人的交际往来越广泛的时候,对于眼界就会看得更开眼界。

看得更远的人,生活视角就会越远,活下去的欲望越强,拥有活下去欲望的时候,对于自己的身体的管理,就会比以前更为重视。

以前他们该怎么样生活,就怎么样生活,现在他们发觉他们竟然有选择余地了,有很多人枯木逢春,真的重新活出味道来,范家庄园的老人真的是重新活了,第二次,从以前的绝望到现在的幸福,他们比任何人都珍惜。

在范晶晶的想法里,大唐这一片大地,人口太少,用这么少的人力开发,又没有机器的帮助,肯定不够。

至于想要吃饱,那肯定是错错有余绰绰有余。

范晶晶觉得大唐之所以还在贫穷阶段,除了有一部分人占用了太多的资源之外,最重要的其实是生产效率的低落,面对环境挑战的勇气有限。

占用了大部分资源的人,最主要是他们取得了生产用的土地。

也集中了太多生产用的人才,这些人虽然生产的效率非常的低,但是在风和日丽,风调雨顺之下,还是能够生产出多余的粮食。

虽然这些多余的粮食,只有一点点,但是他们把这些多余的粮食收集起来不说,还侵占了五成人民可以吃饱的口粮。

造成自己的富裕,也造成了大唐人普遍面黄饥瘦。

范晶晶让人们看到,凭着自己的努力却不贫困的可能性。

在这个可能性里面,范晶晶并没有占有大部分的粮食,而是把生产的所得,让人民都拿到,并且有剩余的生产可以投入作坊。

生产的粮食,比以往多,比以往好吃,比以往丰富。

然后他们发觉作坊的生存,似乎比农业的生存更好,只要生产的产品,是人们所需要的,从来不愁销路。

范晶晶一直强调必须以农业为重,所以他们也就清楚地认知,粮食不能够被别人绑架,一旦粮食被别人绑架,粮食的价格可能就会虚高。

作坊的人,在这一次粮食危机里面,如果没有范家庄人的存在,将会大部分的人被饿死,而是从事农活的人虽然有饥荒,面黄肌瘦,但是他们基本上还是活着。

虽然他们取得广大现实范例不易,只能够从身边的范例里得到一点点的教训,还有一点点的体会,他们身边会有一些人,不断的宣传他们的想法,他们会从别人的说法里面,寻找一些他们认为正确的,并且把他们作为经验传承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