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回:忆昔(2 / 2)

加入书签

她没赶上陆冥之年少的时候,没见过那个一心复仇浑身带刺的少年,她面前的陆冥之永远波澜不惊,甚至连情绪起伏都很少,虽说还带着刀枪的锋芒,但锋芒外却早已有了刀鞘。

那是她这辈子都追不上的十四年。

程念容低着头,心中想到,倘若自己早生十年,那站在陆冥之身边陪着他一路走过来的人会不会就是自己。那该是怎么一番光景?

陆冥之的声音将程念容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可甚么是天下大同呢?朕不曾见过,也不知道是怎样的。所以非得殚精竭虑不可。”他笑了笑,“紫光阁的人和朕也算是年纪相仿,想法相同,朕心里想的也是他们心里想的,虽说闲来无事也抱怨两句,但到底人心是齐的”陆冥之见程念容许久不曾回话,微微晃了晃她,唤了两声,“念容,念容?”

程念容回过神来,转头环住了陆冥之的脖子:“你能做到的,你想的都能做到的。”

但愿如此……

陆冥之心道。

倘若他对付自家事也能这般就好了。

……

紫光阁自然只有一日的假期,等过了那天,照样要过牛拉车的日子。

毕雨伯新近发现紫光阁特供的云片糕好吃,议事的时候便时不时拿两个塞到嘴里。

裴荣瞪他差点闹到眼皮抽筋,索性随他去了。

紫光阁虽说不大管规矩,还时常吵架,但一旦要是意见统一了,那效率奇高,着手将一条一条的政策朝下推行。

大昭初年的基础打的还算是牢固,一系列政策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暂且还没有出甚么纰漏。

自定元元年开始,已经考出了三批进士,万岁更是仔仔细细挑出了政见相同且得用的人才来,或是朝中留用,或是下放地方,好保证从紫光阁出去的政策都能真正实行下去。

再加上年前万岁又斩了一拨儿“图谋不轨,寻衅滋事”之人的脑袋,朝堂上也逐渐安静下去,以紫光阁为首的一批新贵成长起来,蔚然成风。

先前的开关一事也逐渐安定了下来,最先敞开的第一批五个码头闽南江南月港、广州、厦门、福州、应天已经往来游船如梭,给大昭带回了第一批“西洋货”,没朝廷允许,还没人敢买卖大物件,带回来的多是布帛一类家用物品;而鱼米之乡新熟的粮食也已经是第二年从北海湾新线运抵京城了。

先有了应天府的基础,第二批沿江港口才好展开来行动,如今且看第一批港口形势还不错,本应该着手开放第二批苏州、杭州、温州、重庆港口,谁知道,略微出了一点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