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兵临城下(2 / 2)

加入书签

杨轩笑了笑,看着左右道:“吴先生所言甚是,流寇主力为四大将军手下亲军,这些人不过其中十之一二,久经沙场,且一人一骑,快速机动。

当日流寇败于凤凰山,张献忠被杀,众人多以为流寇大势已去难以东山再起,川东将军曾英狂妄自大亲率兵马出阵以图歼灭这残兵败将,但战场之上反而为流寇所趁,最后身死城破。

缘何如此,实在因为张献忠已死,流寇主力尚存,流寇以数万精锐之师背水一战,即使孙武再世也难有所作为。

今日白石江一战我军大获全胜,众将建议全线追击,本候刻意放缓步伐,就是担心重蹈覆辙之故。”

吴兆元连声称善,拱手道:“侯爷,如今鞑子入寇,占我土地,易我衣冠、屠我人民,更是在各地大肆圈占土地,民众稍稍反抗轻则屠村,重则屠城,种种暴行骇人听闻。

当天天下,民众无不横遭其祸,户无不有亲属为鞑子所害,鞑子之祸,天下大敌,而流寇不过疥疮小患而已。”

杨轩站起来,来回度了数步,看了看左侧的钱邦芑说道:“吴先生言之有理,别的不说,当年鞑子入川,烧杀抢掠,历历在目,轩虽然愚钝,但无时不刻想誓师北伐,以还我衣冠,解救万民于水火。

但四川四面盆地汉中、云贵都在盆口,若为流寇所有早晚派兵来攻,如此恐川省再不为我所有。故当年诸葛武穆北伐,须先平定南中之乱。

在下不才,不敢自比诸葛武穆,但诸公都乃一世豪杰,当继承先贤之志,断不可使国土沦丧,让百姓为鞑子所奴役。”

众人一听,纷纷跪下称是。

吴兆元拱手道:“侯爷所言正是,诸葛武穆当年七擒孟获平定南中,为后人引以为美谈,现在流寇盘踞云楠,地方更有沙定洲作乱,侯爷当如何平定今日南中之乱?”

杨轩笑道“很多流寇不满官府残暴,横征暴敛走投无路最后从贼,我们口中所谓盗贼,在他们眼中更是义军。

故自先帝登基以来,朝廷虽然多次大败流寇其军,擒获其首领,缘何起而复叛,实在因为官府没有善待其精装,安顿追随其民众。

要平定流寇之祸,需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先在军事上挫败流寇所部,将其困在弹丸之地,然后推行新政,让大家都能够安身立命,如此其军自散,流寇之祸自然平息。”

吴兆元内心大喜,拱手道:“侯爷,如今流寇新败,局促于二三州府,其所占领底盘可谓弹丸之地。

侯爷,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诸人皆为张献忠义子,情同父子,其账下诸将也追随其南征北战数年,情同兄弟。

当年张献忠在凤凰山为鞑子所害,风闻临死之前曾经留有遗言,希望能够摒弃前嫌共同抗击鞑子。

罪官为流寇所掳掠,昨日其平东将军孙可望召见罪官,希望两家能罢兵言和,大人停止进军,流寇则派出兵马追随侯爷北伐。

正如大人所言,我们现在最大敌人乃鞑子,罪官以为不如与流寇罢兵言和为上。”

杨轩摇了摇头道:“本候非嗜杀之辈,流寇之祸当以诏安为上。

在我义勇军之中,十三镇主将,靳统武、王之邦二人可出身流寇之中,如此可见本候政治解决,招安流寇的诚意。

数年之前,本候也曾与征西将军李定国见面,深知其为当世之虎将。

若大家条件谈得拢,不要说招抚其部,未来北伐中原,当借重李定国、刘文秀诸公。”

当即稍作思索,说出自己招降条件。

斩杀李干德武大定袁韬等谋害前四川巡抚杨展之元凶。

以民间义士身份改称张献忠为八代王,将来可在其战死之所建立私家祠堂,祭祀其北上抗清之举。

孙可望担任侯府总参议,不再领兵。

流寇按照义勇军编制其部改编为两镇兵马,由李定国、刘文秀分任总兵统率之,所部将士比照义勇军标准发放俸禄。

其余人马,择优者录用官职,分任地方。

一般民众分派地方屯田,官府发放种子稻谷,给予抚恤,前三年免征田赋丁赋,第四年后委派官员比照地方征收赋税。

.....

众人一片哗然,特别是以民间义士身份请封张献忠一事,很多官员不以为然。

想那张献忠多次背叛朝廷,挖掘大明皇陵,逼死残害大明襄王、楚王、蜀王多位亲王,残害其宗亲,现在居然要建祠堂祭祀,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特别是钱邦芑,跪下拱手道:“侯爷,此事万万不可,别的不说,但说郡主一家为其屠戮,蜀藩数万宗亲为其所害,此等大奸大恶之人,侯爷竟然准备设立祠堂进行祭祀,不要说老臣过不去,郡主哪里也不好交待啊。”

杨轩笑道:“自嘉靖以来,时人评价天下大弊,不外乎宗藩,卫所,官僚而已。

崇祯年间,天下宗藩数十万,大大小小龙子龙孙皆需国家供养,以全国之力尚不能供给宗藩,恒古未闻,既然朝廷不能解决,当然民众不堪其扰起而反抗。

洪武年间全国有内、外卫547个,所2563个,朝廷本来以为依靠卫所土地豢养卫所兵丁,但卫所土地为军官所吞噬,卫所兵丁待遇不如普通民丁,如此全国二三成膏腴之地沦为卫所军官私产,此天下大弊,朝廷不能解决,当然民众不堪其扰起而反抗。

如此观之,李自成张献忠作乱,朝廷不是没有责任,各朝各代大臣不是没有责任,张献忠虽然是大奸大恶之辈,但不能将整个板子打在张献忠头上啊。

除此之外,我等祭祀表彰的并非张献忠聚而作乱,而是其北上抗清,我等祭祀其人,就是告诉那些投靠满清鞑子之辈,就是告诉身在沦陷区的民众,就是张献忠这种大奸大恶草莽英雄也知道国家大义,华夏之辩。

就像洪承畴吴三桂之辈自诩忠义,不要连张献忠就比不了。”

众人听如此一说,纷纷允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