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李俞改编的《寄生虫》(1 / 2)

加入书签

羡慕坏的王景酸溜溜的道:“李导,景小姐的公司签导演吗?我真想去面试。”

    “不要想太多,她的星光璀璨是为她一个人服务的。不会签约任何艺人、导演。

    当然,我除外。她以前倒是很想签我,我没有答应。”

    李俞很无情的断了王景的念想。

    好吧,其实李俞明白王景是在说笑。

    王景早在九十年代就和朋友创建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当打工人哪有当老板自在。

    王景的电影公司也参与了《唐探》的投资。

    玩笑开过后,开始正式进入正题。

    “《唐探》的大小演员基本都定下来了,可以选定一个好日子开机了。”

    王景恢复正经的表情。

    “日子你来定就可以了,你才是电影的导演。”

    李俞把这些工作都推给王景。

    不少港岛人都有点迷信,特别是港岛娱乐圈的人。

    开机前烧香拜神的传统就是港岛的剧组带到内地来。

    《唐探》的剧组除了王景这个导演是港人外,有很多灯光摄影之类的幕后工作人员也是港人。

    把决定权交给他们,让他们找个大师选個好日子,他们舒服了,李俞也省事了。

    两伙人合作就得省心省事才好,这样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

    王景没有推辞,他接受了李俞的建议。

    随后,他向李俞提了一个请求。

    《唐探》开机那天李俞到开机现场给他撑撑场子。

    华流公司是《唐探》的最大投资方,李俞又是编剧。

    这种对电影的前程有益的事就算王景不说李俞也会到场。

    所以李俞非常爽快的答应了王景的请求。

    没过几天,王景就选好开机日期了。

    又十多天后,《唐探》正式开机。

    在国内拍了一些时日,把国内的剧情拍完,王景带整个剧组的人飞往暹罗取景。

    王景施施等人离开后,李俞在紧盯《长城》后期的同时开始筹备自己的下一部电影。

    现如今,李俞的电影想要卖座已经不成问题了。

    只是在地位爬升这一块遇到瓶颈了。

    他想要继续提升自己在圈内的地位还得靠拿奖。

    所以他打算憋个大招到国外再拿一个大奖回来,一个可以超越陈楷鸽历史成就的大奖——金棕榈的最佳影片,也就是戛纳的最高大奖。

    冲奖的电影李俞都选好了,他打算拍原时空里那部名气很大的《寄生虫》。

    《寄生虫》是2019年上映的新罗电影,顺利拿下同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最高大奖,在全球范围内都拿奖拿到手软。

    身为一个立志要把棒子薅秃的男人,李俞再薅他们一回,把他们国家唯一的一座金棕榈奖薅过来很合理吧?

    因为李俞的缘故,新罗偶像剧在国内的影响力比原时空差了不知多少倍。

    很多原本靠着运气一炮红遍东亚的新罗艺人成了籍籍无名的小角色。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李俞都已经给他们的影视剧行业作出这么突出的贡献,再为他们的电影行业抛头颅洒热血一回吧。

    《寄生虫》里那么窒息的故事背景放在内地是不太合理的。

    李俞决定把故事的背景定在港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