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农业循环利用(2 / 2)
例如三宝龙本地的郑氏家族,嫡系一脉被连根拔除,庶出的郑安生就可以予以重用,因为已经死死的绑在了南洋军的战车上。
郑安生的民团已经被编为新兵第四营,由他担任新兵第四营的营长,正在进行封闭式军训。
这属于超规格提拔重用,其他的新兵营长都是一些表现优秀的连级军官。
这样做的目的
就是将郑安生重新树立为三宝垄郑氐家族的掌舵人,今后成为了南洋军的中级军官,其地位和影响力都由南洋军背书。
这样一来,郑氏家族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只能死心塌地的跟着南洋军一条道走到黑,有利于稳固当地的统治。
在冯国辉看来
必须要善于利用当地华裔势力,拉拢一派,孤立一派,镇压一派,才能将地方局势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而不是浮于表面。
在军力建设方面
留下的两艘西班牙帆船已经被南洋军接手,532名西班牙水手被分别安置在四艘帆船上,每个人身边都跟了两三名华人学徒。
这新加入南洋海军的两艘风帆护卫舰,被冯国辉乘兴命名为“镇河”号,“镇湖号”,操舰所缺的人手,直接从民用运输帆船的水手中招募。
在整个南洋地区
华裔商人拥有的货运船舶占据了所有船舶总数的6~7成左右,航线从扶桑,朝鲜,大陆,吕宋,,东南半岛及整个东印度群岛各港口,几乎遍布华埠。
舟船云集往来,占据了海上运输线的主要部分。
在这个年代
扶桑岛,朝鲜半岛依然处于严重的闭关自守状态,黑船事件虽然打开了扶桑国门,但其国内革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激烈斗争此起彼伏,尚未开始轰轰烈烈的“明治维新”运动。
在跨国海上运输中,基本上看不到扶桑商船的影子。
借助这一有利条件,冯国辉仅仅在三宝垄港就配齐了所需水手。
南洋海军以胡华山为舰队司令长官,这几日已经编组出海训练,渐渐适应军事化训练,海军的雏形渐现。
9月11日
胡老虎自南方梭罗市的胜利战报传来,同时到来的,还有押解而来的1790余名土著青壮苦役犯。
这只是第1批,后面还有更多。
随同这些苦役犯到来,二叔冯兆亮也紧跟着开始忙碌起来,择址建造的6座砖窑和三座石灰窑开始大兴土木,风风火火的干了起来。
在城南区域陆续规划出了工厂区,新市镇商业区和手工业作坊区,用石灰线画出了范围,相继陆续动工。
二叔冯兆亮在市政建设方面已经很有经验,身边的一拨人曾经在泗水经历过工厂建设热潮,如今重复建设并不陌生,很快就上了手。
这个年代的工厂条件普遍较为简陋,只要有厂房,有平整的场地,有人手,再加上起主要作用的蒸汽机械陆续到位,一座新工厂就开办了起来。
规模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主打的就是一个能手工就不麻烦机械,一切从简,慢慢积累。
就比如糖厂,设备非常之简单。
主要是一个由蒸汽机带动的轧压机,这碾压机就是两根铁棍子转动,可以把甘蔗反复的压榨出汁。
在这一道工序之后,就全部都是手工了。
通过在硕大的铁窝里反复的加热提炼,从一个铁锅到下一个铁锅,最后就提炼出粘稠的糖稀来,结晶出来就是颜色偏暗黄的老冰糖。
就这样一个小厂,实际上就是小作坊,每天能够生产上万磅结晶冰糖,无论出口还是用于南洋日用百货商店系统售卖,价值都提高了10多倍。
这样的一座糖厂可以提供百余人的工作岗位,因为熬制,转运全都是人工,只有榨汁这一环节实现了机械化。
在糖厂榨汁过后的甘蔗渣,经过粉碎后与炼油厂的豆粕,米厂的谷糠混合后,就是最优质的动物饲料。
利用这些大批量的动物饲料,南洋公司兴建起了养马场,养牛场,养猪场等一系列集中饲养场所,进一步深化利用。
而这些养殖场所的粪肥,通过传统的堆粪发酵工艺,最后播撒到大田中能够极大的增加产量,尤其是对传统的香料作物。
这一切的做法
何止南洋地区的这些土著闻所未闻,就连白人殖民者都没听说过,将农业产品的价值提升到最大化,又创造了众多的工作岗位。
南洋军这一切都是秉承着大帅的意志,无条件的去执行。
但随着执行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其中的奥妙无穷,细细咂摸起来更有滋味。
对这种叫做“循环利用”的方法,简直着了迷。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