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梅花三弄(2 / 2)
曲烟茗重又强自镇定,道:“茶壶之中确是并无茶叶。泡茶之水,为这些日子于梅花上收来的梅间雪水,故水清甜且带淡淡梅香。此为天泉,最适饮茶。紫砂茶壶则是自家父起便日日冲泡安国黑茶,数来已有二十余年,久而久之,茶香浸润紫砂壶内壁,纵使不置茶叶,亦是浓香满溢。”
桐亲王听闻曲烟茗的声音,不禁眉间轻锁,捏住品茗杯的手微微紧缩。
“将那壶呈上来。”宁帝道。身旁的宦官闻言匆匆走向曲烟茗,将那把紫砂壶递与宁帝。那壶成半球形,坯体坚致、平滑明亮,壶状如馒头,溜肩以下、气贯其中,壶身圆滑如莼,底大若盘、极为稳重。盖纽拱起,与壶身弧度一致。壶嘴系填塞而成,根部上下成圆弧状,软软地与壶身熨帖在一起,难见黏接痕迹,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壶身上镌刻有“梅雪枝头活火煎,山中人兮仙乎仙”的诗句。
宁帝凝视手中紫砂壶,眸光几不可见地深沉,仍旧笑道:“古人曾云‘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用在此处,颇为合适。”若无其事地让松墨将紫砂壶还与曲烟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曲烟茗吟诵道。此言一出,众人皆是惊住。
宁帝眸色更深道:“不想曲姑娘竟也对圣贤之语颇为熟稔。道为无、天地万物为有,道能生天地万物,即无可生有。故道兼有无而言,无言其体,有言其用。有无之间,本就无分。以为的无其实是有。曲姑娘,朕说的是也不是?”
“圣上英明,”曲烟茗颔首应和。
“琴曲悠扬、茶香飘袅,若不吟诗,当真可惜。以茶作诗,众位爱卿意下如何?”宁帝笑意浮现道,“谁可为首?”
桐亲王低沉声音响起:“皇兄,本王忝为首位。清茶未有叶,独嗅厚香偕。无有何须辩,狂狷发浩歌。”
“此诗简练又雄壮,”宁帝略带意味深长道,“果然是征战沙场的悍将,连茶诗都无端端生发豪气。冯爱卿为兵部尚书,不知与大宁文武双全的将军相比,所吟茶诗如何?”
冯尚书行礼道:“我自是难比桐亲王,且献丑了。紫砂团作半高山,犹是玲珑掌上玩。何求道迹圆壶里,且放茶香方寸间。”
宁帝点头道:“冯爱卿由壶发感有无二字,与兵法之中的无中生有可谓同途。高爱卿,朕许久不闻你吟诗罢。”
“臣惶恐,”高百青忙起身行礼,道,“老臣的茶诗是,亭亭树上嫩芽开,素手摘成幼嫩材。温火炒作纤毫现,乾坤一叶揽风怀。”
话音甫落,不少人交口称赞“好诗”。宁帝目光落在远处的高竹寒身上,道:“虎父无犬子,高编修的茶诗想来也很是高明。”
高竹寒忙起身行礼,不假思虑道:“七弦轻抚念华年,日月壶中住世仙。老叟犹思三弄曲,佳人煎泡雪梅间。闻香尚晓飘忽事,品荈(音喘)才知般若禅。天水含芳留雅韵,清风悄散化云烟。”吟罢,博得满堂喝彩。
“哈哈,还是探花的诗拔得头筹啊。大宁人才济济,甚慰朕心。”宁帝开怀大笑道。
角落里的顾余修,却是眉头紧皱,喃喃道:“茶又称荈、茗,这首诗藏有曲烟茗三字。”顾余修抬首望向大殿正中的曲烟茗,见她含情脉脉地看着高竹寒。
桐亲王忽然问道:“不知曲姑娘可会那煎茶古法?若是会,今日不妨让众人见识见识。”
曲烟茗袖中两手紧握,略略冷静道:“煎茶法还是当年新做饼茶滋味最好,目下正是天寒地冻,怕是做不来。”
“桐亲王何必着急,”宁帝望着他目光幽深道,“待得冬尽春来、新茶初发,桐亲王再来宫中与朕一同品鉴茶汤、促膝长谈,该是极好。”
“圣上的意思是?”皇后微蹙眉头问道。
宁帝笑道:“如此技艺精湛的茶师,还请皇后允朕时时借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