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各国的眼睛是雪亮的(2 / 2)

加入书签

然而哪怕是黄牛皮所做的鞋底,同样经不起长途行军,或者说,只要长途行军,哪怕是黄牛皮所制的鞋底,同样是易耗品。

因而春秋乃至战国时代,少有诸侯国在大冬天开战,一般选择在春耕之后才拉人开打,这时候春暖花开,冰雪融化,不光士卒不易风寒,道路也容易走了不少。

不过哪怕郭猛要作出一副“爱兵如子”的姿态,也没有这么多黄牛可供宰杀制皮;更别提在郭猛未来的规划中,牛将作为牛耕的关键牲口进行生产,决不可轻易宰杀的——至少在郭猛的领地中,绝对要下达“禁牛令”。

“真羡慕能坐车的和坐船的。”

因而这时代的大型战争,更合适的方式是搭乘大车近距离作战;稍微远一些的作战,则希望能利用上水路运输,尤其是旷日持久的大战,没有水路运输,光是士卒日常所吃的粮食便难以解决;而从后方运输粮食,成本可是高到天上去了,孙子兵法可是有云: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盾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虽然就地抢掠免不了激起敌方剧烈反抗,但是相对于远距离后勤运输的靡费,孙子老人家宁可就地开抢。

甚至在铁路铺满大地前,华夏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都普遍认同孙子老人家这个观点,甚至根据指导思想进行反向操作,对深受游牧民族所害的边境大搞“坚壁清野”,迫使游牧民族不得不舍弃擅长的来去如风的抢掠,硬着头皮玩攻城,否则便抢不到大量的过冬粮食。

而对于郭猛而言,下一步的举措将极为关键,因为虢公忌父已然上套,准备与周边饱受狄戎入侵之苦的诸侯国的国君们一块会盟,目标便是直指四周的狄戎们。

“下一步当如何自处?”

若要与周边诸侯国共击狄戎,势必要对盘踞关中的狄戎进行进攻,而以郭猛此刻仅以区区瑕邑一城之实力,必定无法在诸国间拿到大头的战功,必须急速扩张势力。

然而如要扩张势力,以瑕邑当前四周狭小的土地,就算郭猛大力引入牛耕等“先进”农业技术,很显然也是螺蛳壳里建道场,实力扩充有限。

“难道真要去建潼关?”

历史上最早的潼关始建于三国时代曹操征讨西凉军阀,也就是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与马超的恶斗,修筑于名为“麟趾塬”的黄土高坡上,只有一条黄巷坂可通往关内,因而在这个位置修筑关城,便可利用地形轻易将来自关中之敌阻拦于潼关之外,而越过潼关,则真正进入到沃野四方的关中平原。

虽然以郭猛目前的实力不足以保护进入关中平原腹地开垦农田的国人们,但是依托于潼关,郭猛大可以将潼关至函谷关以及关中平原靠近潼关的边缘地带进行开垦,秋收后便将粮食起运至潼关之内,反正运输距离并不远,粮食运输消耗不大,必能一点点扩充郭猛的势力。

“甚至还有另外的好处,那便是这等兵凶之地,只怕国内大贵族们是不屑于跟我抢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