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禁弩不禁弓(2 / 2)

加入书签

“若此为狄戎之计,用战马换回大量臂张弩,届时以大量弩压制潼关城头,吾军便会受到极大影响。”

“不然,弩虽可曲射,然则曲射之功较之弓难于掌握,更适合平射,而汝站于城头,弩之平射便大受影响。”

“况且弩上弦不易,射速较慢,于狄戎而言,攻城之时弓箭射速五倍与弩,与其用弩,不如用弓。”

后世的战例也表明,如果不是守城战,弩在野战中使用,往往是在车阵之中,或者前排有长枪兵或盾牌兵做肉盾保护,否则进攻之战中,通常不如弓的使用更为广泛。

当然不可否认,弩的穿透力极强,普通盾牌或许能防住普通的弓,但是要防住强弓或强弩便极为勉强,历史上古罗马晚期的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进攻帕提亚帝国,并非没有携带盾牌,只是此战完全被帕提亚弓骑压制,不少盾牌被射穿后伤及之后的剑盾手,在遭对方骑弓和步弓射击一天后,最终全军崩盘。

只是纠不是后世之人,自然对弩这一新式武器无论性能还是用法仍有很大误解,更是对郭猛放飞自我来者不拒地出售弩相当不解。

毕竟对于如此威力巨大之物,不应该视若珍宝好好藏起来,趁对方不备再好好来一下么?

“人方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而非区区一两件兵器。”

虽然受太史公偏见影响,对其司马家族世交的李广吹嘘较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哪怕在汉匈战争前期,汉武帝对李广并未刻意提供较弱的兵员和装备的情况下,颇具大侠风范的李广出塞之后基本就没好消息传回。

这并非汉武帝所给兵器质量过劣,而是李广对于麾下士卒管束不严,简直便是穿上汉服带着汉甲汉弩的游牧部队,遇见匈奴大军突袭,自然损失惨重,通常能打出一比一的交换比便已是不易。

相反琢磨出匈奴弱点的卫青,却在汉匈作战早期,装备与李广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数次大破匈奴诸王,而自身损失却极其轻微。

哪怕是双方摆齐车马硬碰硬的漠南大战,卫青也是以自身损失三千余骑的代价击斩首匈奴王庭一万九千余级,从而赢得了汉军内外普遍认为的“一汉当五匈”的评价。

卫青和李广的两相比较,很自然能看出哪怕使用了相近的武器装备,一名优秀统帅选择合适的战法,对上相同的对手,会有多大的战功差距。

所谓的“李广难封”,绝不仅仅是汉武帝老人家带了有色眼镜看李广,李广自身统兵治军水平亦有诸多关系。

而所谓的“一汉当五匈”,绝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的汉军装备了铁制兵器,而匈奴仍处于青铜兵器时代,双方武器有代差而造成的战力差距——这种唯武器论者,便很难解释同时期的卫青和李广战功之差,最终只能把卫青的战功往外戚身份上扯。

然而历史表明,战法通常比一两件武器的效能更为重要,否则便很难解释二战初期拥有更为优良性能坦克的法国,仅仅七周时间便被纳粹德国一波带走。

“就算狄戎手上有了弩,难道便能克制骑兵突骑之术么?”

若有了弩便能克制骑兵突骑之术,诸葛丞相何至于要如此麻烦,发明八卦之阵,以盾兵枪兵弓弩兵以及少量骑兵多兵种配合以步制骑?

郭猛拍了拍纠的肩膀,不管其现在是否能理解,终究最后是要尝试了解的;若是始终无法理解突骑这一战术在这个时代的划时代意义,那便只能如李广一般,被历史的后浪所取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