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持剑行商(1 / 2)

加入书签

“关中纷乱,然而亦是众人机会所在,何不与瑕邑联手,共襄盛举?”

郭猛力邀洛邑巨商派驻在瑕邑的商人们以庆祝大捷之名,痛饮了一番,席间便提出了久思之策。

“关中原周人城邑所化之部落,十之八九已与瑕邑结盟,有瑕邑及彼子之兵,众位巨商当可在丰镐以东之地畅通无阻。”

洛邑巨商固然眼热关中之牛马羊,此次关中“白灾”,大量牲畜食物无着,为尽可能保存更多元气,便只能忍痛宰杀一些牛羊,为其余牛羊腾出牧草。

而这些短期内集中宰杀的牛羊,若部落无法及时吃完,便是极大浪费;而若是全部吃掉,其实亦是败家之举。

若是能以待宰之牛羊交换潼关以东各国粮食,自然比将此牛羊直接吃掉更为划算。

然而牛羊集中于一时售卖,必定导致牛羊价格暴跌,自然是便宜了潼关以东商人,所谓买低卖高,这是亘古不变之理。

只是哪怕以冰橇之舟沿着结冰的渭河往黄河中下游运输,途中仍不免碰上不怀好意之敌——丰镐以东的半个关中,仍然有诸多狄戎敌对部落。

洛邑巨商财力雄厚,若要放开手脚,组成一支军队并非难事;然而便在周平王眼皮底下,谁能允许商人组织如此私军出来?

毕竟军国之事,在祀在戎。

但凡周王脑子没被驴踢了,便不会让巨商手中有数百规模的私军。

被捆住手脚的洛邑巨商,若要派人

前往关中,便少不了寻求临近诸侯国的军力协助,否则缺乏武装的商队在这久为狄戎所盘踞之地,便如闹市之中手持金碗的孩童一般,随时都有可能吃着火锅唱着歌,忽然就被劫了。

而最靠近关中诸国中,毫无疑问首先是芮国梁国,其次便是虢国。

两月之前,芮国梁国便被狄戎摁着头暴打一通,还是乖乖交出大量工匠方才躲过一关;而虢国则不同,刚把称雄关中多年的荡社之戎一击打垮,哪怕在狄戎之中亦是风头正劲,如此之国,方才是合作之国。

用郭猛熟悉的话来说,那便是虢国,或者说瑕邑,以一己之力打出了统战价值。

“瑕邑之军尚有多少可供驱遣?”

虽说瑕邑缺钱,商人缺兵,两者联合,持剑行商,可谓珠联璧合,然而商人却也明白,瑕邑之军方才出征作战,以这个时代而言,所谓籍不再役,若要发动数量不菲的瑕邑国人出征护卫,是否会激起瑕邑民变,犹未可知。

然而瑕邑在郭猛初步改造下,却与洛邑所来商人们所理解的传统周之诸侯国有所不同。

瑕邑的军事体制,常备之军比重远高于其他城邑,缺点固然是军费耗费巨大,但是好处便是随时可拉出作战。

历史上大规模组建常备之军者,首当其冲便是战国名人——魏国的河西郡守吴起,其所创建的“魏武卒”,便是常备之军,更是优中选优的精锐之师,身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