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水陆两栖(2 / 2)

加入书签

然而郭猛从“历史经验”中明白,这类大肆扩编的势力独立性过强,尽数收纳进来看似势力扩充极快,然而一旦打起仗来,若是碰上弱旅还好,若碰上硬茬子,顶多遵循以往惯例,派出最低限度的援军便是对郭猛的负责,动员比例极低,这根本不是郭猛想要的。

春秋顶级强国晋国和楚国,哪怕在其巅峰时刻,野战兵力也不到十万之众,而放在战国时代,战国七雄哪怕任何一个要拉出十万之众都是小意思,顶级强国秦国最终在长平和灭楚之战中,都出动了六十万以上的兵力,这在春秋时代完全属于天顶星的存在。

郭猛想要的,自然是商鞅之后那种中央政令能一竿子插到基层的政体,只有这种政体,才能在长平之战中,短时间内动员出数十万丁壮赶赴战场;而不是继续采取分封采邑制,让各个城邑封君在作战中拈轻怕重,百般劝说方挤牙膏般抽出一点兵力意思意思。

——既然关中秩序早已大乱,何不重新按照郭猛意图重塑关中,将这一片近乎白纸般的版图重新勾画呢?

哪怕这个进程会慢一些,但是郭猛有系统附体,寿

命还长着呢,何苦争一时之短长?

若能在关中地区重组势力,拉出一个类似商鞅之后的秦国这类中央集权的政体,那么未来不管是对于近似邦联的草原诸部,亦或是天下诸侯之国,皆是降维打击,哪怕用鲜血也能将其淹死。

“集中力量办大事,或者说,集中天下膏血喂养一处,这可是中央集权国家的拿手好戏。”

非如此,西汉武帝何能在漠北决战中光主力便上场十数万,并动用五十万步兵输送后勤?

西周立国之初所创立的分封制,是绝无能力做到这点的。

分封之制在秦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后,在此后长达两千年历史中虽多次局部复辟,譬如西汉初年,再譬如西晋,明,然而事实证明分封之制并不好用,很快便再度被中央集权所取代。

而大范围执行分封之制的金国之猛安谋克制度,直接导致黄河全流域治河策略彻底完蛋,河北河南大地被黄河反复决口闹得民不聊生,各地起义风起云涌,让金蒙战争的天平迅速倒向了蒙古。

太平天国天京之变后也是大量采取了分封,据称有几千个王,这便让太平天国早期原本充沛的兵力顿时断崖式下跌。

事实证明在大争之世,分封还是集权,这压根就不是选择题,而是智商判断题。

郭猛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占据半个关中,更要占据屏蔽关中的北地,如此宏图,分封制能搞定么?

案自然是否定的。

郭猛只有通过集权,将被狄戎肆虐了数十年后,已然残破的关中资源全力整合起来,才有可能顺利击破狄戎,重新为关中构筑一道安全的防线。

“所以,若郑邑不从,不想要体面,吾等便以刀兵相逼,让汝等体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