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内讧(1 / 2)

加入书签

杨长看到敌人效率举盾,把一众将领护在身后,情不自禁露出玩味表情,心说你们至于吓成这样?我把龙筋弓拉断也射不完。

    仔细一想也没错,黑压压的士兵虽有好几万,但军中高级将领也就十几个,谁愿意被一箭贯喉?

    鲁智深刚才被马掀翻在地,却因皮糙肉厚没有受伤,再加上杨志及时赶来掩护,就算仇琼英与杨长不出手,萧五哥也不能偷袭得手。

    而杨长刚才虽射的准,但严格意义来说是冷箭,若敌阵辽人也见样学样,杨志、鲁智深不说丧命,大概率有中箭受伤风险。

    有鉴于此,杨长趁敌人调整阵型,并纵马前出作掩护。

    “速速上马回阵。”

    “是。”

    “哦”

    白面无须、金甲白马、凤翅镏金镋。

    即使原来没见过杨长,耶律怀义、耶律涂山、耶律高八等辽将,都在旁人介绍下猛咽口水。

    是的,在那个以髯为美,体现力量的古代,杨长却特立独行不蓄须,活像个柔弱小厮。

    虽然他‘特立独行’,却同样让对手体会到震慑,那震慑不是源于外表狂野,而是强烈对比形成的恐惧心理。

    谁能想这样的身体,能装着抛弄千斤石狮的神力,而且还有惊世骇俗的箭法,根本是近战远程都无敌。

    这种怪物亲自下场,斗将还有继续的必要?谁会嫌自己命长?

    辽将们面面相觑,杨长突然举镗指前大喝:“斗将就得光明正大,无论一对一还是二战二,我们都一一奉陪,但若临时增派夹击,就别怪我亲自出手!”

    “嘶”

    “他什么意思?”

    “我的理解.杨长不打算上场,除非咱们不讲武德?”

    耶律余睹没参与讨论,而是注意到杨长缓缓上前,之后在萧五哥尸体旁驻马,然后擎住镗尾往地上戳扎,挑起尸身取下箭竿又扔下。

    那画面,就像牙签扎田螺,之后丢掉外壳一样,轻松自如。

    杨长本来是捡尸取宝,却让辽将误会他有意威慑,激烈的讨论倏然停止。

    “嗯?你们继续派人,我不出手。”

    “喏,他们也回去了,咱们换人接着来。”

    “我先回阵。”

    别看这厮说得诚恳,对面辽将一个字都不信,也都没了继续斗将心思。

    就在杨长转身的同时,耶律余睹顾盼左右首先提议,说道:“杨长今日准备充分,有他这尊杀神镇场,继续斗将无非徒增伤亡,不如暂且退军商议对策?”

    “有道理。”

    “我看行。”

    “就这么办。”

    看到众将都出言附和,监军蒲察石家奴也没话说,但建议耶律余睹部殿后,也得到大家的同意。

    于是五万辽军乘兴而来,还没碰到城门就有序回退,这举动把杨长都看呆了。

    “这什么情况?他们为何后退?”

    “吓跑了?”

    “不能啊,这才死几个人?他们好几万人呢。”

    “不是.俺还没上”

    刘唐一脸无辜看向杨长,抱拳试探问道:“哥哥,好不容易遇到一次,带我们追上去爽利杀一圈?”

    “今日就没打算出击,咱们也就回城去吧,正所谓穷寇莫追.”

    “丝毫不追?就凭这三千骑兵,也够他们喝一壶,您再考虑考虑?”

    “双方兵力差距太大,一旦被围就容易出问题,打仗可以用奇但不能太莽,别把我当成无所不能。”

    杨长果断否掉了追击,他有信心保证全身而退,其余人可就不好说了,训练一支骑兵不容易,可不能随意派去糟蹋。

    阳曲城有步骑三万,按说他尽起城内之兵,可轻松击败五万敌人,但金军显然有其它后手,而且绝不会都出自石岭关。

    一旦阳曲驻军全面陷入战争,就很难及时抽身去支援他处,所以杨长此时并不着急,他现在把辽军当鱼,想多拉扯盘几天。

    这样既能稳住太原战事,又能为受到其他地方情报争取时间,那样才能及时作出调整。

    所以在辽军退兵后,杨长不但让夜枭军追踪监视,又增派斥候前往各地查看。

    此时以太原为中心,左有汾州、右有平定军为羽翼,是杨长新打造的北部防线,重要城池都有兵将驻守,并不像之前怕敌人绕后,但收复汾州、太原就分地屯田,鼓励聚集大城百姓回乡垦荒建房,不是所有人都有城池保护。

    阳曲是西路金军南下必经,平定军是东路金军入太原必经,两地可拦住九成以上敌,而太原接壤宪州、岚州,以及与汾州接壤的石州,都因山脉阻隔行军困难,如果翻山越岭进入太原腹地,大概率会受限补给而劫掠乡里,这是杨长不希望看到的。

    当然,这几个州虽与太原接壤,却受限交通困难没被金人武力征服,加上各州的官员都很果断投降,所以百姓生产没荒废、地方军政建制几乎没变,粘罕只是派出少量官员监督,并对这几个州采取包税制。

    简而言之,这几个州靖康前怎么样,此时情况也都大体不变,以前的官员还继续做官,百姓也继续种地纳粮。

    只不过能迫于武力归顺,也可能迫于他人武力背叛。

    此时杨长名声大噪,其实已经可以派人去接管,并有很大概率能收复失地,但他兵少将寡难以铺开,若急着收复这些州郡,光复太原之初的困境就会重演。

    没经历过战争的百姓,能指望他们拥护自己?不被豪绅、官员煽动就是万幸,如果杨长采用金人办法治理,会为后来治理埋下祸根。

    这情况类似赵匡胤开宋,由于和平演变接过后周权柄,没自上而下打破原有利益结构,造成皇权长期被士大夫压制,即便有皇帝雄才大略图强进取,但士大夫们几乎不会共情,只会一门心思维护权利与搞钱。

    经年累积、聚沙成塔,便导致王朝末期国家财富和土地,集中在部分权贵及附庸手中,这就让朝廷收支越来越难以为继,而为了保证国家正常运转,最终只能疯狂压榨底层百姓,直到民不聊生、王朝覆灭。

    当然,最终都是昏君、奸臣扛下一切,记在史书上留罪状供后人唾骂。

    杨长并没想得这么深远,但接手阳曲之后的小动乱,让他意识到治国并不容易,光明照不到的地方总有小人,偏偏这厮不愿向小人妥协。

    那几州望风而降的地方官,杨长是一个都不打算用,所以明知道是几滩浑水,而且还会消耗自己的精力,便不打算这么早去蹚。

    按说这些自私的骑墙派,几乎不可能主动招惹自己,但人间的事情总有万一,晴天打伞可未雨绸缪。

    看到杨长收兵撤回城,耶律余睹悬起心终于落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