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安慰剂效应(2 / 2)

加入书签

    好在有取消什么企业注册效力,全面停止进口等手段反制,各种国家也会悠着点。

    【这算是科学里最魔幻的一件事,二战时期军医亨利要给一个士兵做手术,但是没有止痛药】

    【护士一着急就给士兵注射了,理论上应该没有任何效果的普通生理盐水(0.9%的盐水溶液,它的渗透压值和人的血浆、组织液的相同),盐水渐渐注入,士兵的痛苦神奇的消失了】

    【当亨利回到哈佛大学后发现,大概1/4的人服用这种被称为安慰剂的东西,疼痛都能缓解】

    【安慰剂可以是一杯水、一块糖、一个看起来很厉害的机器、一个仙风道骨的假高人,于是安慰剂效应就形成了】

    【所以西方的医药领域,每一款新药上市前,都会经过一個叫双盲实验的过程,基本原理就是让患病的受试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下糖丸和试验药】

    【结果让人惊掉下巴,相当数量的受试者感觉吃掉的以为是药的糖丸,会让他们有所好转,很多新药之所以无法上市,就是因为它们和糖丸的效果相差不大】

    【要触发安慰剂效应也很简单,只要医生在为患者诊断时,越温柔越耐心诊断时间越长,那么越有可能触发这个效应,在药品上人们发现,蓝色的药丸比白色的更有效果,胶囊又比普通药丸好一些】

    【这种在科学看来实在是有些离奇的安慰剂效应,其实300年前就被发现了,这么多年人们也搞不清楚这是怎么个事,极其不科学却在科学调查实验中无数次上演】

    【心理学领域,催眠师甚至仅仅通过催眠,就可以让人们的身体形成烫伤的水泡,也就是说人可以用信念的力量,来做许许多多的事,理论上如果你足够虔诚,一杯马尿就可以是省事】

    奉天殿前,众皆哗然,只因为这个说法.太迷信了。

    朱标瞪大了眼睛,嘴巴张了又闭上,很明显三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1/4的人服用安慰剂后会缓解疼痛,这个数字太夸张了。

    换句话说,历史上那么多的疾病被治愈,其中不一定全是大夫医术精湛,药物有效果,反而是这种被称为安慰剂效应的东西在起作用。

    毕竟天幕说了,只要演得足够逼真,那么触发安慰剂效应的概率就越大。

    这对于刚刚接受了科学思想的众人而言感觉是那么的荒诞,而且从古至今都没有人怀疑过自己的病到底是不是被药物治愈的。

    这种蒙头裸奔数千年的感觉

    “催眠说的是祝由术吗?”刘基浏览过许多古籍,因此看天幕描述,第一时间想到了祝由术,也被称为巫术,上古时期的巫师们据说能借此术沟通天地人鬼神。

    眼见大部人都是懵逼的状态,刘基就大概简述了一遍,由于年代久远现存的古籍也不多,因此他也只是只知道皮毛。

    祝由术通过一些现在人见了都皱眉的方式来影响人,像法器,铃铛,咒语等。

    “不过,这可能是我多心了。”刘基最后解释道,他也分不清到底是不是同样的东西,但是这种催眠凭空让人身体‘被烫伤’的方法,感觉就很邪门。

    “这是把双刃剑,关键在于会这门奇术的人是正是邪,用得好了能治病救人。”朱元璋总结道,“不过天幕挑明了安慰剂效应,以后许多药物,画符入水怕是要失效了。”

    群臣也是苦笑,有时候知道得太多也不见得是好事,像他们如果记性好生病时还记得这个效应,每次吃药前估计也会在心里嘀咕一下吧,毕竟谁也不希望糊里糊涂的把身家性命托付到一个庸医手上。

    【与之相对的是反安慰剂效应,很好理解,也就是本该有效的东西,在充满怀疑的人手里使用效果就大打折扣,在他们眼里圣水如同麻将】

    【讲到这我想许多人就能想明白为什么,去看那些有各种来头的高人的朋友,总有的人感觉特别棒充满欢喜,而有的人则内心鄙视、一脸肉疼】

    【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个别人口中的高人,听到他种种神奇的故事时,你可以用安慰剂来悄悄判断一下,他是不是一个博概率的江湖骗子】

    【而安慰剂效应的本质,至今人们仍争论不休,但它好像是一个特别好的,连接科学与非科学的桥梁】

    《药买回来,就觉得病好了一半》

    《不用,我一般问了药的价格后,病就好一半了[狗头]》

    《中医,道士画的符,祝由术,都是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是不是欺骗了大脑,然后大脑命令身体产生相应的激素》

    《其实很多药都是起辅助作用,帮助免疫系统战胜病魔》

    《黄桃罐头就是安慰剂》

    奉天殿前,众人一凛,果然评论区提到了道士画符、中医和祝由术。

    从评论区提到的各种场景可以看见,安慰剂效应几乎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朱元璋等人也平复了一下心情,算是接受了这种说法,不过有机会肯定要去实验一下的。

    而且刚好,这个实验是比较容易做的,它没涉及到其他新材料、新技术什么的。

    汉末,南郡。

    刘备等人想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张角画符救人,于当时的瘟疫中肯定也救了很多人,因此这也是这么多人狂热的跟着他造反的原因吧。

    众人看着评论区热烈的讨论,里面提到了很多的生活场景,因此对这个现象也是了解得更加深入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