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航空动力的问题(1 / 2)

加入书签

第87章航空动力的问题

另外一边,镐京,阎良。

在完成了发动机喘振故障的分析之后,常浩南总算腾出时间休息了几个小时。

动力联合攻关组还有一部分同志在检查和分析那架01号原型机的受损情况,以确认故障的具体影响,以及排除尚有可能存在的其它事故原因,估计要等到明天早上。

这个活当然不需要常浩南去完成。

不过属于他的任务也还远没有结束。

找出问题,毕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关键还是在于解决问题。

涡喷发动机的压气机和之前他研究的空调用风扇虽然说起来都可以归类为“叶轮机械”,但其中的差距跟同样属于“飞机”大类的飞行者一号和安225差不多。

吃过晚饭的常浩南在阎良的厂区周围一边散步一边思考着后面的计划。

由于胸前夹着八三工程的工作证,他自然可以在整片场区内自由活动,只有少数几个建筑或者房间需要额外的许可,而正常的散步显然不可能,也不需要到那种地方去。

所以一路上常浩南的思维完全放在了关于航空发动机的事情上面。

现行的叶轮机械设计体系中一直沿用着“定常附壁流型”的传统思想。

而压气机中气流扩压流动导致的流动分离一旦发生,就不再是上述流型所能描述的范围。

既然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到附壁流以外的情况,那么在非设计状态下出现流动紊乱或者失控也就几乎是必然现象了。

从这个角度考虑,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改变叶片设计,拉高失速裕度,延缓流动分离的发生。

尤其涡喷14是一个已有设计,如果要进行修改的话肯定还是要保留原来的设计思想。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对于弯掠叶片的研究之后,常浩南自信能很快解决这个问题,只要负责发动机制造的410厂效率能跟上,就不至于对八三工程的进度产生特别重大的影响。

但是对于马上就要进入三代机时代的华夏空军而言,涡喷14终究只能是一个过渡。

它无法撑起一个大国未来的天空。

常浩南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飞到了更远的地方。

歼10和歼11,两种三代机的目标动力都是一样的。

涡扇10。

但是借用他重生之前网络上比较流行的一个段子。

1996年的涡扇10到底来没来?

——如来。

真的是如来。

这个时候距离涡扇10的立项已经过去了将近10年时间,但要说项目本身的进度么……

基本上就是没有进度。

或者说是薛定谔的进度。

1987年立项的涡扇10跟涡喷14几乎是同步发展的。

在可以说没有任何发动机设计经验的情况下,连涡喷14这样的二代发动机都有很明显的拼凑借鉴痕迹,涡扇10的情况就更不用想了。

虽然没有像涡扇6一样被多次更改设计目标和转移设计地点,但是总体设计方案的多次推倒重来也是免不了的。

就连借鉴原案都中途更换过。

而这功夫涡扇10应该就正好处在某一次设计方案归零的过程中。

其实这也很正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