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我们自己的标准!(2 / 2)
“……”
当听到丁高恒说出两份文件的名字时,下面的一众专家也开始窃窃私语地讨论起来。
而且还故意装出一副不经意的样子。
丁高恒说着从公文包里面取出两份文件,分别交给了自己左右手两边的第一个人:
那也至少能算是半个学生了吧。
研讨会是在科工委一个不太起眼的会议室里面进行的。
“没错,但是那个标准实在没有什么操作价值……”
看着窗外飞速向后掠过的街景,刘振响不由自主地开始思考起这种可能性来。
类比一下的话,大概是从零开始建立一座图书馆,因为没有经验,只好照着其它图书馆的样子,先确定书籍分类方式跟所需书目,至于具体的书可以后面再慢慢补齐。
由于是临时通知的会议,因此大多数人只知道是要来参加一个跟航空工业有关的座谈会,但并不清楚具体内容是干什么。
90年代初的时候,面对国内几乎一片空白的标准体系,科工委面对的最大问题甚至都不是不知道该如何确立标准,而是根本不知道有哪些标准需要确立。
毫无疑问,刘振响就是那个被炫了一脸的小伙伴:
“行了行了,知道你有个厉害的学生,等624所那边的事情处理完,我也把组织关系迁回京航当教授……”
“这两份是机要员刚刚从涪城那边带过来的,《航空涡喷和涡扇发动机进口总压畸变评定指南》,因为赶时间没来得及印刷更多副本,劳烦各位专家先传阅一下,一会刘振响同志也会给我们介绍相关情况。”
副导师什么的当然无名无分而且很不好听,但如果能做个联合培养导师的话……
好像一个刚刚获得新玩具的孩子,虽然嘴上说着一般,但还是忍不住要拿出来在小伙伴们面前晃悠。
所以当时的原则就是先不管具体内容,靠拿来主义占据坑位,把标准体系给建立起来。
刘振响的话音刚落,坐在会议桌尾端的另外一位专家开口表达了不同的意见。
他轻轻弹了弹手中的文件:
“因为我是这边最后一个,所以占了些便宜,比各位同志看得时间更多一些。”
每个人面前只摆着一瓶水,并没有会议文件。
“这一套方法一方面耗资巨大而且非常繁琐,另一方面,跟我国现有的航空发动机设计体系的配合程度也不好。”
参会者的数量不多,总共只分着坐了两排。
“去去去,那是一回事么……”
刘振响轻轻咳嗽了两声:
跟之前的阎忠诚一样,尽管时间不足以让大家看完其中的内容,但对于这些业内人士来说,只要扫上两眼,就大概能判断出这份东西的价值了。
“我倒是觉得,写出这份指南的人,想的应该并不是要对老标准进行修改。”
“其实等到明年常浩南正式读了博,伱也可以来当他的副导师。”杜义山一脸狡黠。
“比如我们并不清楚不同形式的畸变扰流器对压气机稳定性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同一畸变扰流器能够产生多大的稳态、动态畸变强度,积分时间尺度对稳定性裕度是否有影响……”
“但我们刚刚看的这份指南思路完全不同,它采用了发动机进口综合畸变指数中的紊流度来评定压力畸变,测试方法也是采用了86年的时候,刘院士曾经提出来过的插板模拟法,不过应该是对板型进行了优化和讨论。”
“更重要的是,在这份指南的最后部分,还提到了工程设计阶段的气动稳定性综合评估方法,我简单看了一下,绝对是有过发动机设计经验的人才能写出来的东西,指导性非常强。”
“所以这绝不是对1994标准的修修补补,我们应该把它当做一个属于我们华夏自己的、全新的标准来对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