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空军的财神爷(2 / 2)

加入书签

从法律层面上,当然可以讨论这些留在契卡洛夫工厂里面的飞机到底有多少比例属于伊留申集团。

但这没有意义。

联盟解体本来就是一团乱麻,能从混乱中抢到多少东西全凭各自本事,如今就算说出花来,库切罗夫也不可能把这些停在总装车间里面的东西交出来。

眼下正处在伊留申集团和塔什干本土势力争夺契卡洛夫工厂遗产的关键时刻,没必要因为这些零碎的东西得罪其中的重点人物。

在库切罗夫的带领下,走到了伊尔76总装线附近。

“前面四架飞机也是伊尔78,完工度大概70%,在有足够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大概可以在半年之内全部完工。”

“最前,也就是我们现在经过的四架是军用运输型的伊尔76TD,完工程度大概一半左右,主要是动力系统还没有到位,如果彼尔姆发动机厂能够提供足够的D30KP2发动机,那么也很快,最多……一年半到两年时间吧。”

“为什么这四架飞机要这么长时间?”

跟在怀国莫身后的梁卓平有些好奇地问道。

毕竟真要说起来,伊尔78的复杂程度其实要比伊尔76更高。

“因为我们现在没办法像以前那样同时生产这么多飞机,所以必须要排队,排在后面的自然就慢了。”

库切罗夫也没有在这种事情上隐瞒——尽管他这段时间为了迎接华夏采购代表团的到来已经做了不少表面功夫,但厂子的现状对于了解内情的人来说还是一眼便知。

就算他不说,华夏人只要花上几天功夫在塔什干市区转悠几圈拉拉家常,也能了解个七七八八。

“这个一号车间过去可以同时对12架200吨级的大型飞机进行总装,现在么……只能保证3-4架了。”

老厂长的声音中带着些许落寞。

不过他转而又对梁卓平和怀国莫保证到:

“就算是这样,我们的性价比和效率也已经算是很高的了,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地方能够保证在两年之内给你们提供10架崭新的战略运输机,而且价格么……后面都可以谈。”

这倒不是假话。

实际上现在世界上能够提供战略运输机的供货商满打满算也就三家而已。

其中麦道,或者说波音的C17必不可能卖给华夏。

而安东诺夫那边又没有了生产安124的能力,况且由于起降条件的限制,安124和伊尔76之间也并不构成竞争关系。

契卡洛夫厂唯一的竞争对手,实际上是自己过去造出来的那800架伊尔76。

如果开价过高,华夏人完全有可能转过头去买旧货。

要知道这个时候才是1997年初,独联体各国手中的二手飞机机况尚且不错。

远的不说,就乌兹别克空军自己,手里就有十几架根本用不上的伊尔76等着脱手。

而大修伊尔76的业务,像是白俄571航空修理厂之类的地方都可以完成,竞争就很激烈了。

“何必留到后面,我想我们今天就可以开始谈。”

……

在有利可图的米尔济约耶夫极力撮合之下,华夏和契卡洛夫厂关于目前这10架飞机的相关谈判非常顺利,甚至都没需要坐上谈判桌,直接在一架伊尔76的机舱里面就达成了口头约定。

由于厂里急着用钱,加上这些飞机对于乌兹别克来说本来也属于白嫖,完全不涉及研发费用,崽卖爷田心不疼的情况下,10架飞机打包才要价1.08亿美元。

当然,对于这个时代的华夏来说,这已经可以算是一笔惊天大单了。

但如果让人在阎良的常浩南看到这个价格肯定要直呼离谱。

17年后的2014年,华夏从二毛手里购买的3架二手伊尔78,单价4500万美元。

哪怕计算这些年的通货膨胀率,单价960万的新机也确实称得上是清仓甩卖了。

当然,双方第二天还是办个了简短的仪式,把正式合同给定了下来。

毕竟都担心对方会反悔。

不过,随后和伊留申集团,以及契卡洛夫厂三方关于新型伊尔76MF运输机采购的谈判,却是从一开始就进展缓慢。

二手飞机说穿了是过去联盟的资产,低价卖了也就卖了,但是新机,尤其还是刚刚完成首飞不久,还没有完全定型的新机,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洛兹科这边把飞机单价咬死了定在每架3300万美元,而且必须在未来10年内至少采购36架。

关于这个数量,怀国莫倒是没什么意见,但3300万美元的单价对于华夏来说还是太高了。

十一号工程总共省下来差不多20亿美元,总不能转手就把一多半都交到伊留申手里不是?

这可是纯正意义上的对外采购,不涉及技术转让的。

连续几天的交锋下来,双方都不愿意让步。

于是谈判就这么陷入了僵局。

“要不,我们联系一下那位财神爷同志,问问他有没有什么看法?”

在第不知道多少轮谈判结束之后,梁卓平谈笑间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