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贵航的新型教练机(1 / 2)

加入书签

第370章贵航的新型教练机

“这次跟美国的谈判结束之后,在沪飞那边搞喷气式客机国产化的事情也要抓紧提上议事日程了。”

丁高恒翻看了一下办公桌上的台历,然后对怀国莫说道:

“图波列夫那边的方案我看过了,还是很有诚意的,如果合同金额这方面实在谈不下来,那可以在技术转让的细节上找一找,反正他们主要是缺钱嘛,其它方面应该会容易松口一些。”

后者把手里的会议纪要放到一边,点了点头:

“没问题,实际上我们跟图局那边的沟通还算顺利,目前谈判的焦点是有关D436T1发动机的技术转让细节,马达西奇公司和扎波罗热制造厂希望能在其中占据更多的地位,但俄方的伊夫琴科-进步公司不愿意让步。”

科工委层面的对外技术交流合作都是由怀国莫在负责,今年的工作量已经肉眼可见地变多了起来。

“苏联解体,给分家之后的各国留下了一堆烂账,这个事情如果真要纠缠下去,恐怕没那么容易理清楚,我们没时间等他们慢慢扯皮,有必要的话,可以给他们两边都施加一些压力。”

从今年以来,科工委的管辖事务范围增加了很多,相应落在丁高恒头上的压力也大了不少。

尤其是民用航空产业这块,蛋糕太大,涉及到的利益之争非常复杂,很多双眼睛都在盯着他。

能一直顺风顺水搞下去也就罢了,真要是中间出现点什么挫折,恐怕少不了有人落井下石。

还加入了一些他当时没有提到过的细节。

“那我让他们月末过来?”

只是在画饼技术上确实还欠缺一些火候,对于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大边条翼和DSI进气道这几个关键核心技术的优势论证不太到位。

常浩南把手边弄散开的资料归拢到一起,重新装回档案袋里:

或者不如说就是他一手推动的。

仅仅在一年之前,华夏的航空技术进出口也就是跟俄罗斯进行的极少数几个合作项目,以及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口一些低档次(高性价比)的战斗机,数量非常少而且谈判过程简单到类似在菜市场买菜,根本用不了多少人手。

不过对方的效率也确实是可以,这才过了五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没什么正经外援的情况下,就已经把项目材料提交上去了。

总之可以看出主观能动性还是很强的。

相比于专门负责对外交流合作的部门,国防科工委这方面的人才终究有限,尤其是随着订单交易额,以及订单背后其它层面影响的不断提高,之前从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调集起来的人手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力不从心。

“这个飞机么……潜力当然是够的,而且之前我和飞行员交流的时候,他们也确实反馈说我军严重缺乏合适的高级教练机,歼教7那个飞机我还坐着上天飞过一次,别的不说,那个视野就非常糟糕。”

“对了小常,还有一件事情。”

实际上,如果从一个穿越者马后炮的角度看,二毛由于立场和政策持续性地左右摇摆,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并且尽管手握一些关键技术,但完整度普遍太低,淘一些成品回来还行,真要搞长期合作还是比较有风险。

此时,坐在旁边的常浩南也找到了合适的空当切入话题:

见到常浩南看完了资料,丁高恒便继续开口道:

一方面他在这方面的抗性已经比较高了,另一方面也是对于现代商用软件编写的复杂程度缺乏直观的认识。

“我们那个软件的基础框架再有半个月左右基本上就能搞定,虽然后面还有一大堆收尾工作要做,但基本功能,尤其是力热耦合这块的基本功能是具备了的,正好我还想着找个什么项目来搞个应用测试,他们过来反而给我省事了。”

但当年搞三线建设的时候,是人家当地老乡支持着航空系统把几家制造厂和研究所给拉扯起来,现在你直接拍拍屁股走人,实在不是个事。

但又不是简单复刻了一遍。

常浩南接过档案袋。

丁高恒半躺回椅子上,有些苦恼地挠了挠头:

“新型号立项这种事情,就不是咱们科工委自己能拍板的了,所以梁卓平那边给他们回复的建议是最好能再拿出更完善一些的设计,尤其是对于飞机的具体性能,要有一个更具体的预期,让客户意识到自己对于这种新飞机的需求。”

常浩南从里面拿出并不算厚的两叠资料,迅速翻阅了一遍。

而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尽快拿出一些足够有说服力的成果,直接把意图不轨者的嘴给堵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