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通过海峡!(2 / 2)

加入书签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按照沈盛广同志的意见,先确定一下这个‘最后通牒’的内容!”

    ……

    一天之后。

    已经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入口外的公海上转了十几个小时圈的朱玉周忧心忡忡地看着远处依稀可见的恰米利卡山。

    在之前接到那个要求他尽可能放慢速度的电话之后,他就几乎没怎么睡着过觉。

    身后的这艘大船,对于他本人、对于律创集团、乃至对于整个华夏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每在路上耽搁一天,夜长梦多的风险就增大一分。

    从出航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星期的功夫,船队附近目视距离内出现小艇和直升机的次数就已经突破了两位数。

    其中最危险的一次,甚至有一架直升机想要强行降落在瓦良格号的甲板上面。

    好在他提前看出了对方的意图,及时下令进行转向规避,这才没能令其得逞。

    但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

    要是继续这么兜圈子的话,被人找到破绽登船,甚至破坏牵引绳恐怕都是迟早的事情。

    朱玉周当然也知道,眼下这会,国内估计正在和土耳其方面进行激烈的交涉。

    但至少在他看来,结果很难让人感到乐观。

    地中海,终究还是太远了。

    “船长先生。”

    实在有些顶不住的朱玉周回头对那名只穿着一件背心的大毛船长说道:

    “我去休息一下,如果你发现附近有什么异常情况,一定要叫醒我。”

    “好的,朱,你去吧,这里交给我。”

    后者的心态倒是很好,毕竟出海补贴是按天算钱,哪怕一直在黑海里面转悠,也不会影响他的收入,

    朱玉周点点头,刚准备转身走下甲板梯,就听到旁边的海事卫星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他整个人直接一个激灵,困意几乎瞬间消失,用旁边船长几乎看不清身影的速度扑了过去。

    “这里是尼古拉·奇克尔号,请讲。”

    听筒那边是粗重的呼吸声。

    过了几秒钟后,才传出来老伙计叶俊奇的声音。

    “海峡管理机构已经撤回了禁止通行的指令。”

    简短的一句话,让朱玉周连日以来紧绷着的神经突然放松。

    他顿时觉得有点头晕目眩。

    好在及时扶住了旁边的把手:

    “那……那就是说,我们能过去了?”

    “是的,不过还有一些技术方面的要求,过一会会有一艘交通艇上船,和你具体说明情况……”

    为了不让自己的这波仰卧起坐成为小丑行为,土方提出了很多技术方面的细节要求。

    比如要求制动拖轮的马力不小于16000匹,还需要额外在舰艏、舰舯、舰艉分别设置两艘辅助性的拖船,以及另外三艘防止与跨海大桥或者海岸建筑发生碰撞的顶推船,使整个船队的规模达到12艘。

    此外,在通航时,要求能见度不得小于5公里,水流不得大于三节,风力不能大于五级。

    实际单从航行安全的角度考虑,这样搞颇有点小题大做了。

    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窄处有708米,最浅处也有27.5米,对于尚未舾装完成的瓦良格号来说绰绰有余。

    而且,华夏方面雇佣的拖船队又是由常年在海峡附近工作的老船员组成,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么夸张的声势。

    不过么,华夏方面也能理解安卡拉的思路——

    把瓦良格号给拦下来,已经是面向全世界公开的事情了。

    现在敲诈一笔的目的又没有达到。

    那就得给外界一个交待,解释一下你上蹿下跳这么多天到底是为了啥。

    总不能承认说我想敲一笔,但被反杀了。

    那也太丢人了。

    于是只能在技术上死抠细节,表现出一副“我是为了国际水道万无一失才这么严谨”的姿态。

    所以,对于这些纯技术要求,华夏直接照单全收。

    反正费不了多大事。

    但技术以外的部分,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一条,那肯定是毫无疑问地被完全放弃。

    当然我们作为五大善人,也不是说完全不讲道理。

    华夏承诺,如果通航过程中对海峡和岸上设施造成任何损伤,都将从一份巨额专项保险中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只不过,担保方从土耳其银行换成了华夏国内的保险公司。

    还顺便成为了未来很多年中华夏保险业的单笔最大业务。

    第二和第三条,则更换了一种说法。

    也就是参照之前和欧盟达成过的协定,双方参照WTO成员国的待遇向对方开放市场和投资。

    对于旅游业,乙匡尧同志花费了很多口舌,才让安卡拉方面接受了土耳其在华夏国内其实声名不显的现实。

    而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他出于善意地建议,可以考虑开放两国之间的免签或者落地签政策……

    而第四条,因为涉及一个北约国家的防务问题,确实有些敏感,因此最终被换成了一个完全务虚的说法。

    “双方将致力于增强两军战略互信,提高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原则指导下,逐步深化军事交流程度……”

    总之,这场雷声大雨点小的“黑海-地中海危机”,就在让一众国家的目瞪口呆之中飞速结束了。

    虽然某些域外大国再次强调了一艘无动力船只通过海峡可能造成的“风险”和“威胁”,但在没有提前准备的情况下,显然也做不了什么。

    ……

    三天后,在博斯普鲁斯大桥两端上万名围观群众的见证之下,周围簇拥着十几艘辅助船只的瓦良格号,缓缓通过海峡的最狭窄处,顺利进入地中海。

    甚至连桥上的车辆通行都没有受到影响。

    正午12点整,为首的尼古拉·奇克尔号鸣响汽笛,向博斯普鲁斯海峡、向黑海、向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致敬。

    这艘跨越了两个时代的巨舰,终于在下水之后11个年头,第一次挣脱地理上的束缚,走向茫茫大洋。

    而在本次航行的终点,它将会继承起自己在建造之初的使命,成为另一支红色海军的标志性力量……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